史海鉤沉:
日軍策劃屠殺計劃
戰俘營1600人死里逃生
盟軍戰俘抵達沈陽戰俘營
1942年10月6日,日本“鳥取丸”輪載著幾千名盟軍戰俘駛離菲律賓馬尼拉港,11月8日抵達了朝鮮釜山港。接著,日本人把戰俘們押上了通往中國奉天(今沈陽)的火車。
11月11日,戰俘們來到原中國東北軍的駐地北大營。戰俘營里除了美國戰俘外,還有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的盟軍戰俘,他們來自東南亞戰場,共1500多名。
第二天早晨6點,日本人開始點名。戰俘們必須學會用日語喊出自己的戰俘編號。
戰俘營里的二號人物石川上尉滿臉橫肉,大家給他起了個綽號“公牛”。在奉天戰俘營里,幾乎每個戰俘都領教過“公牛”的兇暴。英國陸軍忠誠團第二營列兵瑞莫爾的下巴被“公牛”狠狠地打了幾拳,理由是,他給日本人鞠躬時沒把手中的煤筐和鐵锨放下。
在饑餓和寒冷的威脅下,疾病開始襲擊戰俘了。戰俘們得的病很多都有傳染性,所以病菌在營房里迅速傳播,患病人數一度達到800人,超過戰俘總數的一半。第一個冬天就有200多名戰俘死去。
與日本人抗爭
1943年7月,奉天戰俘營司令松田大佐突然宣布了一個意外的決定:戰俘營要搬家。戰俘們的“新家”位于當時的奉天東郊,是一個新建成的專用戰俘營。
條件的改善使戰俘們的健康狀況逐漸好轉。讓戰俘們感到驚奇的是,有一天日本人突然宣布要給他們發錢,前提是他們必須到新戰俘營西邊的工廠去勞動。
于是,約600名戰俘開始到一家名叫“滿洲工作機械株式會社”的工廠上工,生產和加工機械部件。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段。但終于有一天,平靜被打破了。據美國戰俘格羅凱特回憶:一次,他和許多接受過機械培訓的美國陸軍和水兵被安排到工廠勞動。日本人交給他們一些圖紙,要求他們按照圖紙的要求去完成。戰俘們打開圖紙一看,大吃一驚:日本人要他們生產的,竟是戰斗機起落架上用的齒輪。此時,戰俘們終于明白,日本人是要讓他們去生產武器,而這些武器即將被用來與自己的國家作戰。
戰俘們決定反擊,但他們清楚,如果采取極端手段,日本人肯定會對他們施行殘酷的懲罰。于是,他們想了一個辦法,當格羅凱特拿來圖紙后,他們把左側的那套圖紙扔進爐子。本來要加工左右各64套戰斗機起落架齒輪,結果做的全是右邊的一套。生產的齒輪只能全部作廢。
初次反擊的成功給了戰俘們極大的鼓舞,更多的抗爭無聲地展開了。英國戰俘克里斯蒂說:“雖然遠離了硝煙彌漫的戰場,過著艱難的生活,但我們每個人仍然在同日本人戰斗!”
接著,戰俘們又開始打起日本人車床的主意。他們生產出的產品總是不符合要求:不是螺絲擰不上,就是尺寸不對。
戰俘們的反抗,日本人并非沒有察覺,而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太多的理由來懲罰,更何況他們還得依靠戰俘來生產更多的產品。
1944年11月,美國戰俘格羅凱特的一位中國朋友突然告訴他:100架美國轟炸機轟炸了日本皇宮西北僅16公里的飛機發動機制造廠。格羅凱特明白,盟軍已將戰火燒到了日本本土。
日本人策劃屠殺計劃
1944年12月7日,奉天戰俘營里突然拉響了凄厲的警報聲,天空出現了黑壓壓的轟炸機編隊,美國戰俘一眼就認出來,那是自己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
這時,一架轟炸機突然飛臨奉天戰俘營上空,緊接著,3枚炸彈投到了戰俘營。盡管有17名戰俘喪生,但戰俘營的人們沒有抱怨,他們終于看到了結束自己噩夢的希望。
這次轟炸讓日本人感覺自己即將失敗。不過,日本人并沒有消極等待失敗的降臨,他們制定了一個絕密的計劃。
1945年4月,奉天戰俘營陸續押來許多盟軍高級軍官戰俘,其中包括帕克少將等26名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將軍。由于日軍在東南亞的潰敗,他們將這些原本關押在那里的重要戰俘陸續轉移到中國東北。據說,在菲律賓被俘的美國最高軍事長官溫賴特中將也被轉移到了這里。
消息被截獲后,美軍決定籌備營救計劃。5月,美國戰略情報局成員李奇抵達中國昆明,接受跳傘訓練。
1945年8月6日,奉天戰俘營里的日本人突然變得瘋狂起來,他們見人就打。日本人把戰俘們集中到操場上宣布:今天誰也不用去工廠,都站在這里,誰要是站歪了,馬上拉出來槍斃。原來,這天上午8時15分,美國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爆炸,巨大的火球在瞬間就摧毀了廣島60%的城區,有近20萬人死亡。這其中就有沈陽戰俘營里日本人的親屬。
日本人決定實施那個絕密計劃。戰爭結束前一周,戰俘們都收到了日本人發放的雞蛋般大小的14個小土豆。他們被告知要離開,這14個土豆是他們3天的糧食。原來,日本人是要把他們帶到一個煤礦,并在那里將他們全部處決,美國戰俘已知道,日本政府曾下過指令,如果美軍進犯日本,他們就殺光戰俘。
營救盟軍戰俘行動
1945年8月16日,就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第二天,凌晨4時30分,一架B—24“解放者”轟炸機從中國古城西安起飛,機艙內有6名背著傘包的軍人,他們就是美軍派往奉天執行營救計劃的行動小組。
李奇回憶說,翰西尼上校是我們的組長,拉馬爾是醫生,斯塔特上士負責通訊,乙藤是第二代日裔美國人,負責日語翻譯。經過5個半小時的飛行,營救小組抵達奉天上空。10點20分左右,營救小組人員依次跳出飛機。
營救隊員著地后,開始詢問戰俘營的位置,一名中國人主動給他們帶路。這時,從前面的一條小路上過來一伙日本兵。他們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半跪在地上。李奇身邊的醫生掏出槍,準備射擊。這時,李奇讓他告訴日本人,戰爭已經結束了。隨后,營救隊員們被帶到日本秘密警察的所在地。
第二天,營救隊員來到奉天戰俘營司令官松田大佐的辦公室。松田不習慣有這么多的美國人坐在自己的周圍,而且也沒有向他鞠躬。營救隊員說要見戰俘營里的最高長官。過了幾分鐘,美國將軍帕克被帶了出來。
營救隊員在奉天戰俘營的名單上沒有找到溫賴特將軍的名字。后來,他們從松田那里得知,溫賴特將軍被關押在離奉天240公里外的吉林省遼源市戰俘營,那是他們下屬的一個分戰俘營,在那里還關押著41名盟軍高級將領。營救小組決定,第二天由李奇帶著醫生前往遼源。
火車行駛一天一夜后,李奇等人來到了遼源戰俘營。這是一個非常隱蔽的營區,位于一個被樹木掩蓋的半山坡上。當營救隊員見到溫賴特將軍時,發現他被日軍折磨得瘦骨嶙峋。
戰俘們終于回國
1945年8月8日,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8月20日,蘇聯紅軍解放奉天,接收了日偽機關,控制了機場、鐵路等重要目標,其中還有奉天戰俘營。
戰俘們又一次被集合起來,在他們的對面是日本軍官和士兵。一名蘇聯紅軍少校以蘇維埃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宣布解除日軍武裝,這時,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一些戰俘被挑選出來,一對一地站在日本哨兵的面前,接過日本士兵交出的槍,并轉身成為了持槍的哨兵,而原來的日本看守則成了俘虜。
一周后,在蘇聯紅軍的協助下,溫賴特將軍等41名高級軍官也順利到達奉天。9月2日,被日本人囚禁了3年多的溫賴特將軍和英國的帕西瓦爾將軍,在日本東京灣停泊的“密蘇里”號戰艦上,參加了日本投降協定的簽字儀式。當盟軍統帥麥克阿瑟簽署完受降書后,轉身把剛剛用過的鋼筆交給身后的溫賴特將軍。這一頗有意味的過程被在場的攝影記者記錄下來,成為了永久的歷史瞬間。
在奉天,由于蘇聯紅軍提供了交通的便利,戰俘們終于開始踏上他們的回家之路。1945年8月24日,第一批29名急需救護的重患戰俘乘坐飛機離開奉天,隨后,1583名美英等國的戰俘也陸續乘火車前往大連。他們分別搭乘美國海軍的“救援”號醫療艦和當時最先進的APA-145型運輸艦離開大連。在經過40天的海上航行之后,美國戰俘們終于抵達了他們久違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