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Excel是目前功能最強大的電子表格軟件之一。它的表格生成功能及數據處理能力一直是受人們稱道的。作為老師,在每次考試后,最麻煩的事莫過于統計和分析學生成績了。利用Excel的強大的函數功能和各種自動生成功能制作一個學生成績統計通用模板,可以很好的解決老師們這個煩惱。 一個功能較完備的學生成績統計模板至少應具備以下功能: 1、可統計學生個人總分、平均分; 2、可統計學生個人總分排名、平均分等級; 3、可統計本班各科總分、平均分; 4、可統計各科應考人數、實考人數; 5、可統計各科優秀人數、不及格人數、優秀率、及格率; 6、可統計各科最高分、最低分; 7、能方便地查看各統計結果; 8、能有效地防止無效數據的產生,適合多種情況的成績統計。 為了做好成績表,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步 一、建立主體框架這一步要完成下面幾件工作: 1、 確立表頭,2、 確立列標題3、 輸入學生姓名。4、確立幾項標題。包括各科總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優秀人數、不及格人數、優秀率、及格率、應考人數、實考人數等常用統計項目。 二、確立表格格式 三、確立各單元格的數據格式:小數點位數,文本,數字,百分數等 四、利用函數完善功能 常用的8個函數 COUNT():返回包含數字以及包含參數列表中的數字的單元格的個數。利用函數 COUNT 可以計算單元格區域或數字數組中數字字段的輸入項個數。 COUNTA():返回參數列表中非空值的單元格個數。利用函數 COUNTA 可以計算單元格區域或數組中包含數據的單元格個數。 COUNTIF():計算區域中滿足給定條件的單元格的個數。AVERAGE():返回參數的平均值(算術平均值)。 SUM():返回某一單元格區域中所有數字之和。 RANK():返回一個數值在一組數值中的排位。數值的排位是與數據清單中其他數值的相對大?。ㄈ绻麛祿鍐我呀浥胚^序了,則數值的排位就是它當前的位置)。 MAX():返回一組值中的最大值。 MIN():返回一組值中的最小值。 IF():執行真假值判斷,根據邏輯計算的真假值,返回不同結果。 我表的公式為: 第一人 分數總和 =SUM(B3:E3) 平均分 =AVERAGE(B3:E3) 總分排名 =RANK($G3,$G$3:$G$42) 是否雙科優秀:=IF((B3>=90)*(C3>=90),'雙科優秀','非雙科') 是否三科優秀:=IF((B3>=90)*(C3>=90)*(D3>=90),'三科優秀','非三科優秀') 是否四科優秀: =IF((B3>=90)*(C3>=90)*(D3>=90)*(E3>=90),'四科優秀','非四科優秀') 語文考試人數 =COUNT(B3:B42) 總分 =SUM(B3:B42) 平均分 =AVERAGE(B3:B42) 優秀人數 =COUNTIF(B3:B42,'>=90') 優秀率 =B47/B44 及格人數 =COUNTIF(B3:B42,'>=60') 及格率 =B49/B44 語文各分數段人數 10以下=COUNTIF($E$3:$E$42,'<> 20以下=COUNTIF($E$3:$E$42,'<> 30以下=COUNTIF($E$3:$E$42,'<> 40以下=COUNTIF($E$3:$E$42,'<> 50以下=COUNTIF($E$3:$E$42,'<> 60以下=COUNTIF($E$3:$E$42,'<> 70以下=COUNTIF($E$3:$E$42,'<> 80以下=COUNTIF($E$3:$E$42,'<> 90以下=COUNTIF($E$3:$E$42,'<> 100以下=COUNTIF($E$3:$E$42,'<> 10以下 =COUNTIF($E$3:$E$42,'<> 10-20 =COUNTIF($E$3:$E$42,'<20')->20')-><> 20-30 =COUNTIF($E$3:$E$42,'<><> 30-40 =COUNTIF($E$3:$E$42,'<><> 40-50 =COUNTIF($E$3:$E$42,'<><> 50-60 =COUNTIF($E$3:$E$42,'<><> 60-70 =COUNTIF($E$3:$E$42,'<><> 70-80 =COUNTIF($E$3:$E$42,'<><> 80-90 =COUNTIF($E$3:$E$42,'<><> 90-100 =COUNTIF($E$3:$E$42,'<><> 100 =COUNTIF($E$3:$E$42,'=100') 語文最高分 =MAX(B3:B42) 最低分 =MIN(B3:B42) |
|
來自: 昵稱4023646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