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心態”
讀初中的時候,我成績最差,連高中試都不能考。出來工作都好幾年了,都無法擔得起頭來。無償獻血改變了我的心態,并且改變了命運。一善之念,左右了我的人生。 獻血挽救生命,使得病人幸福重來,也使我沉悶變得樂觀豁達,想想一袋鮮血戰勝病患面臨的苦難;無償獻血使我變得淡泊名利,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無償獻血十年,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取健康、幸福與人脈。 “你的心態改變了,充滿了正能量,作用力有多大,反作用也就有多大。人之健康,是因為有純善純良的愛心。”這是當年程站長對我的鼓舞。我像多數蕓蕓眾生一樣,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但有幸遇上自己生命中的貴人——那一群素味平生但心愿一樣的無償獻血者。也許是我的舉手之勞,不但改變別人,從死神中獲得重生;也可以改變了自己,我剛初中畢業那年,荒窘得很,萬念皆灰,一副未日將臨的樣子,振不起作來。把行善積德當成樂趣,也仿佛從陰霉中渡到了陽光心情。其實,人與人之間并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于心態。所以,善與惡,一絲之念取決于自已的心態。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有的人健康有的人疾病叢生,施比受更有涵義。面對落難的同胞而沒有隱測之心,都是淺薄的人生。面對血庫緊張,如果一味地抱怨、生氣,那么將人度已,無償獻血者奉獻為了誰?誰愿意去無償獻血? 我在泗水工作了十年,閱讀蕓蕓眾生,許多面具上都刻著“貪嗔癡”三字,貧者之所以貧,是因為沒有感恩的心態,好象別人對他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甚至乞求以取,一副賴皮不死心。最狡詐的是那些得逞后忘恩負義,得意忘形地擺起款來,全然不知自己還是個欠債戶,面對這樣的賴皮,我倒是覺得羞恥了。我之奉獻,不是因為我是傻子,而是認為自己有情有義,把“義氣”看得比利益重;無償獻血也是一種“布施”,面對苦難者生出一種慈悲心,惻隱而行動,與財布施一樣,功德無量的,更何況獻血還會救人一命,象上天一樣有好生之德,我每遇到無償獻血之人,不由肅然起敬,茂名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也甚感親切。 十多年的無償獻血,早已形成習慣,好象是我的業余愛好,比起其他人的愛好,我的“業余愛好”更有特殊意義,我純碎出于善念的動機,為著他人戰勝病魔,合家團聚而幸福,因而我活著,也覺得很健康,很幸福,也很有功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