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返回]2 《活幼心書》卷下:補腎地黃丸
2.1 處方干山藥(去黑皮)山茱萸(酒浸潤,蒸透,去核,取皮用)熟干地黃(酒洗,焙干)各15克 鹿茸(蜜或酒涂,炒)川牛膝(酒洗,焙)各12克 牡丹根皮(凈洗)白茯苓(去皮)各9克 澤瀉(去粗皮)6克 2.2 制法上藥銼焙為末,煉蜜為丸,如麻仁大。 2.3 功能主治主稟賦不足,腎氣虛弱,骨髓枯竭,囟大,頭縫不合,語遲、行遲、齒遲者。 2.4 補腎地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5~25丸,空腹時用溫鹽湯或溫酒送下。 2.5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返回]3 《保命歌括》卷三十四:補腎地黃丸
3.1 處方熟地黃(酒洗)8兩(再蒸,焙干,取末,忌鐵),山藥(刮去赤皮)4兩,茱萸(去核,取肉,焙干)4兩,白茯苓(去筋膜)4兩,巴戟(去心取肉)4兩,肉蓯蓉(酒洗,去外鱗,破去內白膜,曬干)2兩,杜仲(去粗皮,切,鹽水炒絲盡,取末)3兩,川牛膝(去蘆,酒洗,焙干)3兩,芡實(取肉)3兩,甘枸杞(焙)2兩,遠志(去蘆取肉)2兩。 3.2 制法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男子服之壯陽益精補腎。女子服之則月事以時下,能令有子,小兒服之能治胎稟怯弱之病。主 3.4 補腎地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鹽湯亦可。 3.5 摘錄《保命歌括》卷三十四
[返回]4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4.1 組成生地黃半斤,(酒浸2日,蒸爛研膏與柏拌,曬干),鼠苓1兩(酒炒),白茯苓4兩,黃柏1斤(銼,同地黃曬干),當歸(酒洗)、枳殼(去瓤)、麥門冬(去心)1兩,熟地黃(酒浸)2兩,天門冬(去心)2兩,揀參2兩,甘菊花2兩,生芩1兩。 4.2 功效4.3 主治消渴。 4.4 補腎地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鹽酒送下。 4.5 制備方法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返回]5 《幼幼集成》卷三5.1 組成熟地黃1兩,懷山藥1兩,山萸肉1兩,嫩鹿茸2兩,淮牛膝2兩,粉丹皮1兩,白云苓1兩,宣澤瀉1兩,北五味1兩,補骨脂1兩。 5.2 主治5.3 補腎地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錢,空心淡鹽湯送下。 5.4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