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物理世界只有黑洞、引力波、希格斯玻色子嗎?錯!電動牙刷、導航儀的背后,科幻、超級英雄漫畫的故事里,同樣隱藏著奇妙的物理學原理。“魔鬼物理學”系列,既可成系列閱讀,也可單本欣賞。物理并不只是抽象的公式和名詞,它更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觀察生活的點滴、看看科幻、漫畫,就能玩轉物理! 如何才能得到這套“魔鬼物理學”呢?參與的方式非常簡單!只要你認真閱讀下面的這篇文章,思考文末提出的問題,嚴格按照 互動:你的答案 的格式在評論區留言,就有機會獲得獎品!(PS:格式不符合要求者無效)截止到本周四中午12點,點贊數前三名的朋友將獲得一套“魔鬼物理學”。 【互動問答示例】 互動:這里就可以自由發揮你的答案啦~
當我們從學校里學到關于進化的知識時,我們覺得進化的過程很緩慢。(達爾文令人印象深刻的胡須在這里可能也無濟于事。) 但是,即使在今天,進化一直在發生著,我們也一直經歷著進化,此時此刻,無處不在。 現在就刻畫出幾千年后人類的樣子似乎還為時過早,但是得益于選擇的力量,我們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 1. 成人飲奶 喝奶是哺乳動物的特征之一,但是人類是地球上僅有的能在嬰兒期以后還能消化奶的物種,盡管世界上75%以上的人口仍然是乳糖不耐癥患者。 斷奶后,所有其他哺乳動物和大多數人類都會停止生產乳糖酶,而乳糖酶是分解乳糖和乳糖所必需的酶。 但是大約7500年前,匈牙利平原上出現的一種突變,使得一些人類在成年期仍然可以消化牛奶。而我們可能從奶酪開始的——切達奶酪和羊乳酪含有比新鮮牛奶和軟奶酪更少的乳糖,而巴馬干酪幾乎不含乳糖。 也許,從營養的角度上考慮,這是無關緊要的,但是消化難以置信的高熱量乳制品的能力對人類在歐洲寒冷的冬天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2. 抗病性 進化是關于適者生存的 – 而進化論中的適者生存并不是指在有孩子之前就死于疾病。因此,進化將有助于我們加強對一些常見疾病的理解。 最近我們研究最多的疾病是瘧疾。如果你學過相關的生物學課程,你可能會記得它與鐮狀細胞性貧血有著特殊的聯系。這是因為有一個特定的基因,如果你只有一個這種基因,它將保護你的紅細胞免受瘧疾寄生蟲的侵襲 - 但是有兩個的時候就會扭曲紅細胞并阻止它們通過血管。 但這并不是我們解決瘧疾面臨的唯一難題。也有一百多種稍微不同的基因導致一種蛋白質的缺失,從而破壞紅細胞。這使得瘧原蟲難以侵入血紅細胞。最近,另一種類型的突變阻止了瘧原蟲在胎盤中活動。 類似的情況不僅發生在瘧疾上,進化作用也體現在麻風病、肺結核、和霍亂等疾病。一些科學家認為,生活在城市有助于進化這一過程。 3. 藍色眼睛 藍色眼睛是另一個最近出現的性狀,科學家已經確認它來自于6000~10000年前某個祖先身上發生的基因突變。 該突變影響了OCA2基因,該基因編碼產生黑色素所必需的蛋白質,從而使我們的皮膚,頭發和眼睛呈現出它們的顏色。從實質上說,它是通過限制虹膜中產生的黑色素顯現出來,從而將棕色的眼睛“稀釋”成藍色。 擁有更明亮色彩的眼睛并不會更加具有生存優勢,但是因為藍色眼睛的基因與隱形性狀相似(雖然會稍微復雜點),但這會使得藍色眼睛的父親更加容易辨別出他的孩子,從而使他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保護。 4. 高海拔呼吸 西藏人生活在世界上生存環境最不友好的區域之一,它也是地球上最后一個人口稠密的區域:喜馬拉雅山脈。這里的人能在低氧環境下生活靠的并不是他們頑強的意志,而是基因的力量。 一項研究比較了居住在喜馬拉雅高原海拔10,000英尺以上的西藏原住民,他們與來自北京的漢族人有密切的血緣關系,但北京的漢族人生活的海拔高度與海平面相當。 研究人員發現,西藏人的血液具有遺傳傾向,可以產生更多的輸氧血紅蛋白。 仍然有爭論的是這種突變發生的時間,但一些遺傳學家估計它最近發生在3000年前(考古學家把這個日期推得更遠)。 5. 智齒逐漸消失 能將智齒移除人的口腔的不僅僅是牙科醫生,進化也可以發揮相同的作用。 在我們成為人類的進化道路上,我們的大腦擠壓了我們的頭骨并縮小了我們的下頜,使得第三排臼齒難以從牙齦中冒出來。 數千年前,人類開始做飯,發展農業,于是人類的飲食不再狂野,而是變得越來越柔和。這種飲食方式大大的轉變,由狩獵的食物到柔軟的谷物和淀粉的轉變,使得我們咀嚼食物更加輕松。這就意味著我們的頜部肌肉沒有以前那么強壯了,牙齒下面的智齒反而增加了痛苦和死亡的風險。 ![]() 6. 酒精反應 人在喝酒之后面部發紅的反應,也被稱作“亞洲之光(Asian glow)”,它也是不久之前出現的,可以保護東亞人免受某些致命癌癥的侵害。 約有36%的東亞人(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飲酒后會出現面部潮紅和惡心等癥狀。這是由于ALDH2酶缺乏所致的。 雖然這可能會導致一些人面臨著社會挑戰,如工作應酬。缺乏ALDH2的人也更容易患上食道癌。 有趣的是,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突變發生在農業發展之后,因為農業發展之后才使得酒的生產成為可能。 ![]() 7. 大腦收縮 我們對我們的大腦非常重視,但實際上在過去的兩萬多年里,它一直在不斷的縮小。在成年男性中,這么多年的變化相當于一個網球的大小。但科學家們并不認為這意味著我們變得越來越笨。 一種說法是,我們每個人都更多地依靠社會結構來幫助我們渡過難關,所以我們每個個體不需要太多的大腦空間。但是,被我們馴化的貓和狗的大腦也變小了。因此,有的科學家認為,小的大腦意味動物將更加平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