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巴 來源 | 理財巴士(licaibus) 閱讀之前不妨回答一個問題: 你會為你的微信錢包設置密碼鎖嗎? 前不久,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發文,要求在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切斷,銀行不能單獨直接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代扣通道,要在中途加入一個網聯處理的環節。這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說,6月30日后,我們常用的支付寶、微信等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就不能進行代扣或者自動續費了,比如水電扣費、信用卡還賬、話費充值、視頻播放器的會員續費…..等等,如果沒有經過你的手動操作,將不能直接從銀行卡進行扣費。不過,如果用的是支付寶或微信錢包里的余額進行繳費、支付、轉賬或者提現,是不受影響的。 這樣看來,雖然第三方代扣通道關閉會對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從安全角度上來看,也未嘗不是對我們財富的一種保護。 自從有了第三方支付平臺以來,我們出門幾乎就不帶錢包,只帶手機,在很多城市,商家都已經支持微信、支付寶付款,吃喝玩樂,輕松搞定一切。在2017年,像支付寶、微信這樣的支付平臺,被評為新時代中國的四大發明,作為中國人是不是有點自豪呢? 但我們也要注意到,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隱患。如果說你的手機丟了,那么利用手機付款、轉賬都會易如反掌,因為現在微信、支付寶可以直接登錄,付款步驟非常簡單,也可以直接向商家出示付款碼,商家掃一掃就會自動付款,中間不需要任何付款密碼。 難道,辛辛苦苦攢的私房錢,因為丟手機,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事實上這些風險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的。小巴特意整理了微信與支付寶的支付安全設置詳細過程,供大家參考。 01 微信篇 ● 1. 付款碼自動支付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使用付款碼商家一掃就自動付款,不經任何密碼。我們可以選擇暫停使用這個功能,暫停使用之后就不能自動付款了,如果要使用的話,可以重新開啟,輸入支付密碼。 操作步驟:微信錢包——收付款——點擊右上方——暫停使用。
關閉自動支付的步驟 ●2. 錢包鎖 當然,向商家展示付款碼之前是要成功進入微信錢包,但很多人的微信錢包是不上鎖的,可以直接進入。另外,每次打開微信錢包,就能顯示里面有多少零錢,會有泄露隱私的風險。 上個周末,小巴和閨蜜一起逛街,她買東西付款的時候,通常都是用微信支付的。每次一打開錢包,站在一旁的小巴能看見她的零錢有多少。于是小巴問她為什么不給錢包上鎖,她說,“錢包還能上鎖的嗎?” 相信在生活中,類似小巴閨蜜不懂給自己錢包上鎖的人有很多,應該怎樣設置呢? 操作步驟:微信錢包——點擊右上角——選擇支付安全——錢包鎖——指紋解鎖。 錢包鎖,設置有兩種,一種是指紋解鎖,另一種是手勢密碼解鎖。一般情況下,選擇指紋解鎖還是比較安全的,因為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手勢密碼解鎖能被破解,而指紋不能,除非有人用特殊手段復制粘貼。 錢包鎖設置步驟 ● 3. 數字證書 另外,還要啟動數字證書。啟動數字證書有什么用呢?數字證書就相當于一個認證的程序,它會使你的微信賬戶更加安全。 操作步驟:微信錢包——點擊右上角——選擇支付安全——數字證書——輸入身份證——驗證。 安裝數字證書步驟 ●4. 更換手機號與凍結微信 微信在自己手上都要設置幾重密碼,那么如果說微信被盜了,或者說手機丟了,我們該怎么辦?要知道,微信里面不僅有零錢還綁定了銀行卡,另外,還有大量的個人信息。可以說丟了手機,就好像丟了一筆重要的財富。這是我們都不想發生的,但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如何把損失降到最低?首先就要學會凍結微信或解除綁定。 操作步驟:找到一部手機——登錄微信——我——設置——進入賬號與安全——點擊手機號——更換手機號——完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重新綁定的那個手機號,必須有登錄過你的微信號,不然會彈出暫時不能綁定手機操作的信息框。 更換手機號步驟 如果說你忘記了微信登錄密碼,那么就點擊微信登錄頁面的正下方的緊急凍結。 操作步驟:打開微信的登錄頁面——緊急凍結——通過綁定的手機號凍結(或綁定的QQ號凍結)——驗證——凍結賬號 微信緊急凍結步驟 02 支付寶篇 ● 1.付款碼自動支付 操作步驟:支付寶——付錢——點擊右上角——暫停使用——關閉
關閉自動付款功能 ●2. 手勢密碼 如果沒有開啟手勢密碼,就感覺你的支付像在裸奔,親戚朋友都可以很直觀的看到你的財富信息,沒有什么隱私可言,更談不上有安全感。 操作步驟:支付寶——我——點擊右上角設置——安全中心——手勢解鎖——選擇需要解鎖的頁面——手勢密碼。 開啟手勢密碼的步驟 ●3. 指紋支付 支付寶也可以指紋支付,與微信的設置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微信是先輸入支付密碼,后錄指紋;而支付寶是先錄指紋,后再輸入支付密碼。 操作步驟:支付寶——我——點擊右上角設置——支付設置——指紋支付——錄指紋——輸入密碼——完成。 設置指紋支付的步驟 以上就是微信、支付寶的一些安全設置,如果你的微信、支付寶還沒有設置這些,不妨邊看這篇文章,邊動手設置起來。身處在出門只帶手機就能消費的今天,我們不應該只看到眼前的便利,也要考慮到背后隱藏的安全隱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