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藥網來回答這個問題。 什么是斑塊呢?比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異常情況不控制,或者控制不好的話,會使得體內的細胞受損,此時相當于血管內皮上有了小破潰,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就會運載大量脂類物質在此聚積,刺激身體啟動自我保護機制。 于是大量的巨噬細胞就會趕來吞噬掉這些物質,當吞到一定的極限時,這些吞噬細胞受不了,發生死亡在局部形成了脂質團塊,就形成了斑塊。 由此可見,斑塊就相當于血管內皮上長了一個斑痕,就象我們皮膚上受傷后留下的疤痕,是很難去除掉的,也是很難脫落下來的。 然而,這樣的斑塊卻可以在控制不穩定或者是完全沒有控制的高血糖、高血壓的作用下發生破裂,一旦發生破裂,形成血栓。 脫落下來的血栓可以隨著血液到處流動,但是,血栓在流動的過程中會不斷吸引更多血小板聚積過來,于是血栓會越變越大,流動到心血管里堵塞了血管就發生了心梗,流動到腦血管里腦梗就發生。 所以,長了斑塊就為血栓的發生創造了條件,是發生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那么,應該如何防止斑塊脫落呢?從根本上說,首先是控制基礎疾病,如血壓,血糖,血脂的情況。 當然,如果是控制的目標要比正常值還要低那就更加好了,比如血壓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要控制在1.8mmol/L以下,血糖在保持平穩少波動的情況下,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 另外,如果狹窄在50%以下且沒有臨床癥狀,可以用降脂(他汀類藥物)、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治療,穩定斑塊,預防斑塊破裂引起的各種并發癥;如果狹窄在50%以上且有癥狀,或狹窄超過60-70%,不管有無臨床癥狀,都應考慮采用手術方法,包括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心臟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等。 斑塊不過是動脈粥樣硬化最明顯的一個表現,發生了動脈硬化的血管都可能引起血栓的形成,所以防治動脈硬化的形成不僅僅是預防動脈斑塊的需要,也是防止斑塊破裂最根本的措施。 關注【1藥網】頭條號,了解更多健康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