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自己種的綠色蔬菜會很放心吧
我有靠譜回答 105個回答我們這一代人,真的是經歷了千錘百煉。幼時開啟求學之路;年輕時為了夢想拼盡全力,四處碰壁,不怕頭破血流;中年成為砥柱,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一刻都不敢放松。這樣拼盡全力的過了半輩子,為的就是一個“活”字,而到了退休的那一天,最強烈的想法就是讓自己“生活”一回。 農村空氣清爽,環境自然,蔬果新鮮,鳥語花香。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十九大報告中的“鄉村振興戰略”新提法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從“城鄉一體化”到“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的發展已經搭上了快車,不再是我們印象中貧窮落后的面貌。近幾年大踏步的發展,讓一些地方有了和城市不相上下的配套設施。回農村成了好多人的鐘意之選。 沒有摩天大樓鱗次櫛比,沒有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沒有摩肩接踵的行色匆匆,更沒有不見湛藍的灰暗天空,反而有著城市沒有的悠閑自在和爽朗隨心。不得不說,退休回農村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是真的到了退休,心境又會不一樣,想和兒女住近一點,幫兒女做做家務,看看孩子。從年輕時候的為了活而活,變成了為兒女而活。看著地鐵上給孫子背著書包拿著水壺、有了座位第一時間給孩子坐的老人,說不出的滋味。雖然都是心甘情愿,可是認真想想這一生我們真的為自己而活的時間有多少? 如果真的可以,回農村,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院子,種種花草,侍弄幾條小魚,再有一兩只活蹦亂跳的小寵物。午后陽光正好的時候,躺在搖椅上,喝一杯花茶,看看年輕時沒時間看的書,困了小憩一會,醒來踱著步子回憶過往,真是非常愜意。 當然,這只是養老的一種選擇,只要心境是平和的,心情是愉悅的,在哪里只是一種外在形式。“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也好,或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只要每天醒來都能感受到幸福,就是最理想的老年時光了。 我去年8月在頭條號寫過一篇文章,說的就是我爸退休后去農村生活的情況。不過他老人家不是租房,而是自己蓋房,現與大家分享一下。 標題:《樂享田園養天年:一種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 我老爸今年67歲,從單位內退十多年了,患糖尿病長達22年。按說像他這歲數和身體狀況,晚年生活的質量和幸福感不會太高。但他卻毅然選擇了一種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活得健康又瀟灑。 老爸退休后,在江蘇老家縣城里蓋了兩層小樓。房子雖大,但兒女都不在身邊,老兩口除了偶爾走親訪友,整天無所事事。老爸閑得難受加上缺乏鍛煉,身體狀態一直不佳。后來,他經過反復思考作出決定,要去鄉下生活。雖然包括老媽在內的親友都極力反對,但當他征求我意見時,得到了強力支持。我當時覺得,他既然自己愿意換一種活法,就沒必要阻撓。對兒女來說,順著老人的心意是最重要的。再說,即使哪天后悔了,也可以隨時回到城里來。 老爸在離縣城十幾里遠的鄉下親戚的宅基地上蓋了兩間小屋,雖然簡單,生活設施卻也一應俱全。隨后,他就開始安排自己的另一種生活,養雞養鴨養鵝、種菜、種糧食……出身農村的他又開始了當農民的日子。老爸會開車,也會簡單維修家電,獨立生活能力很強,不僅把自己的日常安排得井井有條,還經常給鄰居幫點忙,很快適應了農村的新生活。從此,他每天勞動,不僅吃上了自己種的蔬菜,鴨蛋鵝蛋也多得吃不完,雞鴨鵝都養出了感情,舍不得自己吃。由于生活充實,打牌打麻將倒變成了非主流娛樂方式。幾年下來,老爸的身體越來越好,血糖一直很穩定,各項體檢指標也很正常,尤其是精神狀態更比以前好了很多。親友們看到他的變化,態度也都從之前的反對變成了接受,甚至有些羨慕了。因為在我的老家,大多數城里的老人缺乏勞動和活動,整天打牌打麻將更對身體無益,精神空虛的情況也很常見。 由于老媽幫妹妹帶孩子,這幾年一直在連云港,老爸大多數時間是獨自一人。前兩年,他干脆賣掉了城里一直閑置的房子,手里有錢,心中更不慌了。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工資,生活不是問題。他選擇的這種養老方式在讓自己更加健康長壽的同時,也大大減輕了兒女的負擔和隱憂,現在看來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樂享田園,悠然自得。老爸目前的生活狀態讓我很放心,也很感慨。我想,當養老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的當下,老爸這種自給自足的健康居家養老方式對很多老人如何選擇養老或許也是一個啟示吧。無論租房還是蓋房,只要老人們愿意并且能適應農村生活,不也挺好嗎? 青椒。 苦瓜。 毛豆。 茄子。 絲瓜。 冬瓜。
(以上都是我老爸自己種的純綠色蔬菜,確實吃得放心。) 講個真實的事你聽聽吧。有一個浙大教授,老伴已去世,生有一兒一女,兒子在美國紐約工作生活,女兒嫁一澳州男人去了悉尼。而他又不愿去國外生活,說水土不服。子女就請保姆照顧他,可這老頭脾氣有點怪,換了七八個還是不滿意,常發脾氣,保姆呆不住走了。在萬般無奈之下,親朋好友幫忙找人,就找到我公司同事的老婆去幫照顧,月薪3600,生活費用每月3000元田她安排吃喝。不夠再議。同事老婆快五十歲了,公婆剛都去世了,在家也是閑著,再說杭州離新安江也不算遠,每周可以回來一下,所以就同意去試試,再說親戚介紹的,也得給點面子。那老教授確不太好侍候,住八樓(樓層總高十七層),由于他腿腳不好,每天要推出來溜灣,還要幫洗澡,稍不如意就發火,沒辦法,都帶點親,只好忍著,讓著,本想干到春節等他兒女回來再請辭,平時也只好盡量哄著他。但天有不測風云,我同事是公司生產基地的操作工,在一次生產線做維護檢修時,一個新員工沒有護規范操作,導至同左腳骨折,送到醫院醫治,我們派人在醫院照顧,知道他家沒人,可出院后也到了生產旺季,確實人手不夠,只好讓他老婆回來照顧,當他老婆要走,老教授不肯了,非要她帶他走,經過兒女同意,就把老教授帶到了新安江鄉下,這樣一來,奇跡發生了,剛開始老教授每天早起,在院子里自個稍走走,給院子里小花小草澆澆水,吃完早飯,送他到村活動中心和人打點小牌,聊天。沒過半個月他自已能去能回了,后來他也去菜地摘菜,他可以隨便摘,鄉親們講了,你想摘什么就摘什么。想吃什么就摘什么,從此老教授就樂此不彼上菜地轉,有時也幫拔撥草,一個多月后,他競能提水澆菜,抓蟲子,兩三個月后,我同事打電話我要求上班了,并請我去家里吃飯,在吃飯的時候,我們聊起了釣魚,老頭聽的很認真,當我們說魚餌時,老頭說他懂配魚餌,原來他也是個釣魚愛好者,而且還是個高手。他對我同事說,下次釣魚帶上他,我擔心他身體,七十多歲人了,又在千島湖小島上,怕出事,可又不忍心拒絕(喜歡釣魚的人知道,不帶他玩會很失意的)就同意了,我就讓廠醫跟著,還給他配個年輕會釣魚的員工幫他命東西,(我同事幫他買好了所有約魚裝備,化了兩千多),老頭不愧為高手,第一次去就釣了白花,紅珠,黃尾稍等魚二十多斤,還釣了條桂魚有七八兩。老頭可開心了!就這樣到了春節,兒女兩家人回來了,簡直就不相信眼前的老頭是他們的父親,性格開朗,說話中氣十足,走路穩健,笑呵呵,不生氣,不罵人的一個開心老頭。把兒子,兒媳,女兒開心的不得了!對著我同事夫妻倆一個勁地感謝,得知全村人都對他爸好,就更開心了。還給村里捐了十萬塊錢搞文化活動,還叫我同事造房子,順便給他們也建一棟,可惜沒地批了。我聽說后,就對同事說,宅基地我來解決,必競我這同事和我我象親兄弟一樣,也為我做過很多事。因為我們正在征地擴建四期廠房和倉庫,就在離他村不到一華里的地方,只要對市政府附加一個小條件就解決了。一晃五年過去了,樓建好了,老頭更硬朗了。現在都能挑點糞水澆菜了。你說農村養老好不好?你說有條件要不要在農村建個小房小院子? 我己退休十五年了,七年前在老家買個小房,前邊有院,房后有菜園,自己動手裝修,住的很舒適,只是冬天冷住不了,于是幾年來我和老伴天冷回城上樓,春暖花開下鄉。我編個順口溜請大家鑒賞。 我有兩個家,一個在城里,一個在鄉下。天冷回城樓里住,春噯花開回老家。 享受鄉間清凈,遠離城市喧嘩,退休多年,心無牽掛,真的老了。 古稀已過,滿頭華發。與妻相扶相伴,共繪夕陽晚霞。 養老金不多,基本夠花。只求安康,不望奢華,隨心所欲,遵紀守法。城里不態待,回鄉建新家。自己動動手,想啥就干啥。 磚房不算大,座落山腳下。門前沙河道,周邊是莊稼。 木欄做圍墻,靠邊栽水臘,院里五角楓,樹空種南瓜。 林間磚鋪路,窗前養些花,蔬菜品種全,營養綠色化。 塑鋼新門窗,棚壁塑板插。居室一大間,安床和沙發。 門庭有廚房,衛生間特加,舒適又清靜,室雅何需大。 這里風景如畫,有樹有花,有菜有瓜,閑適悠然,看書.聽戲.品茶。 簡單.殷實.慵懶.自在.充實.瀟灑。守著流年,羹醉天涯。 小橋流水人家,親近自然天下,多少城里人夢想,今天實現啦。 這正是:依山傍水楓林間,曲徑通幽蔽烈炎。清風不邀常做客,品茶聽戲似桃園。 我想去建一座帶小院的房子。 我留戀農村生活,留戀“雙搶”勞動,雙搶節節一一換上解放鞋,穿上爛衫,爛褲,戴上爛斗笠,爛草冒,手拿鐮刀,肩挑籮筐到田里割禾插田啦!!
真的不錯,關鍵是要選對地方,對于選擇在什么樣的農村過退休生活我想說以下幾點: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喜歡就關注【老秦農的那些事】 早早就厭倦了城市里的生活,大概二十幾歲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山林隱居的日子,感覺自己一下子非常的輕松,我想是不是我平常壓力太大了!那幾天睡覺是我成人后睡的最舒坦的覺! 隨著年齡增長,經歷多了,這種向往山林隱居的生活,愈發在內心深處變得更加強烈,妻子也非常支持我的想法。我們已經在山上的農村里買了房子和地了,準備在山上生活,做些民宿。 這是房子后面往前面看。
站在院子里向西邊望去,此時太陽快落山了,稻谷快熟了,西風吹來,伴著陣陣稻谷清香。
后山上可以租點地來養養雞鴨鵝,可種點菜,稻谷就朝鄰居家買吧!哈哈哈哈哈哈 這個地方在房子旁邊,是全村人的風水所在,回頭這里可以做下欄桿,供寫生繪畫,聊天。 外面看這個是這樣的! 心能靜下來,才能放松。 參天大樹間能依稀看到房子。 這是村里的情侶樹,一棵是柳杉,一棵是楓樹,一棵樹要倒了,另外一棵樹的樹枝擋住了,時間久了相依相偎成為了情侶樹! 這是冬天的迷霧時候房舍旁邊的杉樹林,非常優美。 今天又上山去了,和妻子規劃著未來的房屋應該如何更改,地面需要如何平整,這里的風水如何好,視野如何舒服,前一兩個月福州高溫38度,這上面非常涼爽,晚上則要該被子睡覺的!真是太好了!和妻子說,到時候做民宿連空調的電費都省了! 你肯定是這樣想的,拿著退休金,去農村租個小院兒,種點兒花花草草,種點兒菜,抱抱大孫子,養養小狗狗,老兩口和和美美,頤養天年。 如果單身,說不定,還有隔壁的王二嫂,剛好也單身,來個日久生情,也不是不可能。 是吧?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要實話告訴你,現實絕不是這樣的。 你不是這個村的,你搬到這個村去,租個小院,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 第一,冬天供暖方式你不習慣 現在北方農村推廣清潔煤取暖,跟城里的地暖還是有區別的,最起碼你得學會照看爐子,不是回家一甩手就不操心取暖的事了。 第二,人情往來你不適應 農村人情大,鄉里鄉親的,紅白喜事,不在乎錢,在乎的是個情,很多都是義務幫忙的,也就是一包煙,兩頓酒。如果你是回的自己老家,還好一些,畢竟有些基礎,如果你搬到新的農村,不熟悉的,這點兒你千萬注意,處理不好,對你的長期居住計劃,肯定會有影響。 第三,生活方式你不習慣 天不亮你得聽大喇叭,有事開會你得聽大喇叭,上面有新政策你得聽大喇叭,上面來檢查你得聽大喇叭,村里修路你得聽大喇叭,村里裝路燈你得聽大喇叭....... 總之,你得學會適應大喇叭。 第四,與人交往方式你不適應 在城市,你可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關上門,住上兩年也不知道鄰居是誰。但是在農村可就不一樣了。你不去別人家,別人就更好奇了,他就忍不住來你家。 別人來了,你熱情招待,他們說你太假,裝的,城里人太虛偽。 你不熱情,你更完犢子了,城里人了不起啊,退休了,還牛哄哄的。你放心吧,不出三天,你的名聲就傳遍全村了。 你說我說的這幾種情況是不是?
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修身養性,種花栽樹,果語飄香, 門前小溪邁著春的腳步潺潺流淌 穿過一大片竹林屏帳 聽 百鳥鳴唱 地里五谷雜糧 園子種上豆角瓜秧 陪著一生摯愛的人 柱著木拐杖 賞夜空繁星月亮 忘一世煩心憂傷 累了回到年輕時不曾擁有的書房 寫一首小詩 記下一生的過往 化一把土黃 埋在那生命開始的地方 一生的輝煌 從而得已解放 愛恨情長 隨風伴枝丫游蕩 噓 最好別待自己失去所有力量 把她的名字和你一起 找一塊山崖 刻在石上 …… 多么詩意的樂章 依蒙小詩即興原創 這個提議不錯啊! 忙碌了大半生,真的退休生活來臨的時候,一定會有許多不適應,而退休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做一些使自己能夠忙起來的事情,緩沖一下節奏,憧憬一下。 首先,選址盡量與城市接近點。一則城鄉差別不大,配套設施相對設齊全,網線齊備、手機信號暢通,初始的退休生活不要刻意去改變早已經習慣的生活方式,去農村租房子不是去體驗苦行僧的生活。二則身體不舒服買藥看病就進方便,也不會耽誤偶爾與親朋好友的小聚。 其次,房子不要求太大。最好要有一個室內的廁所(要求有點高),可以自己安一個熱水器,最好帶一個小鍋爐,以防天冷的時候燒火方便,已經習慣不燒火的生活,還不知道能不能行呢??,自備電磁爐、烤箱、微波爐、料理機,平時在家用的小件應該都能搬過來,平時做一做美食,來一杯鮮榨果汁,生活也是很愜意! 其三,要有一塊自留地。可以種一些喜歡的蔬菜,茄子??、豆角、苞米、土豆,品種盡量繁多,力求豐富多彩,這之前肯定要做大量功課,翻地、選苗、如何種……問題好多??,試想,每天能吃上自己種的純綠色的蔬菜也是很有成就感。 其四,院子里種上花草。把自己家養的花毫不猶豫的種到院子里,花花草草暫時可以享受到非常寬闊舒展的空間,盡情生長,美人蕉怒放,芍藥花爭奇斗艷,種在院子里的幾排向日葵??更是壯觀,真的是好一派美景。 其五,買一個小車。我和老伴會抽空撿起來多年不開的車,練一練,在鄉村的小路上盡情的練習,往返城鄉間采購一些生活用品,還可以把老媽接來住住,體驗一下鄉村生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感受一下田園生活。 這樣的生活,遠離了城市的喧囂,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性一下,也還是蠻充實的,就暫且按這么規劃著,如何? 我是“隨心生活就好”,歡迎大家關注,共同探討人生,分享生活美好瞬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