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鰾,又名魚膠,是魚肚中白色囊狀器官,可以調(diào)節(jié)魚體上浮和下沉,素有“海洋人參”之譽(yù)。由于食用價值高,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但有很多煮婦并不知道魚鰾怎么吃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其作用,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魚鰾 功效與作用:健脾、補(bǔ)腎、利水。適用于脾腎氣虛而致水腫、小便白濁、頭暈膝酸、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且舌淡苔薄白、脈沉細(xì)等。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等,性甘,味平,入腎肝經(jīng)。具有補(bǔ)腎益精,補(bǔ)肝熄風(fēng),止血,抗癌等作用 食用禁忌:胃呆痰多者忌服 魚鰾的適合體質(zhì):一般人群 用料:魚鰾100~150克。 做法:將魚鰾放鍋中水煮,文火煎熬,魚鰾溶化后便成羹,分4~5日吃完,吃時加熱溫化。 功效:此方有補(bǔ)益止血之功效,用于鼻衄、齒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若是金錢鳘魚鰾,則用于產(chǎn)婦血崩和腰酸痛為最佳。 用料:魚鰾12~15克、沙苑子、菟絲子、女貞子、枸杞子、五味子若干。 做法:將上述六味共水煮。水沸1小時后,取湯飲用。每月1劑,分2次服完。 功效:此方有填腎精、益腎氣之功效,用于腎虛者補(bǔ)養(yǎng),治療遺精腰痛、耳鳴、頭暈、眼花等病癥。 用料:補(bǔ)骨脂20克,魚膘150克,生姜2片,大棗2枚。 做法:將上述材料一起文火煲4小時,飲湯食鰾。 功效:此方用于治腎氣虧虛、夜尿頻多、遺尿、遺精、陽痿、記憶下降等病癥。 用料:魚膘若干。 做法:將魚鰾用油炸酥、壓碎,每次服6克,每日3次。 功效:此方可用于食管癌、胃癌的輔助治療。 用料:山藥30克,豬瘦肉250克,魚鰾15克 做法:將山藥、豬肉洗凈切塊,魚鰾用水浸發(fā),洗凈,切絲。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調(diào)味供用。 功效:滋陰補(bǔ)腎,澀精止帶,主治老年性陰道炎證屬肝腎陰虛,癥見腰酸腳軟,頭暈耳鳴,帶下不止,稠黏如絲,五心煩熱,潮熱盜汗,也適用于產(chǎn)后血虛眩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