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痛風患者除關節以外最常受到侵犯的部位。事實上,如果對長期痛風患者的腎臟進行病例檢查,幾乎每一個患者都能發現腎臟損害,只是輕重的程度不同而已。痛風的腎臟病變主要包含慢性痛風性腎病、急性尿酸性腎病、尿酸性尿路結石這三類。 很多痛風患者并不會出現明顯癥狀。只有等到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顯見的癥狀。臨床數據顯示,大約只有1/3患者在痛風病程中出現腎臟癥狀。 想要避免高尿酸超標引起的腎損傷,必須控好尿酸,飲食和生活習慣是重中之重。下面,“問上醫”為您詳細介紹。 慢性痛風性腎病尿酸長期超標,排泄尿酸的腎臟也長期處于超負荷的狀態下,內部容易耗損。此外,尿酸鹽結晶沉積于腎臟組織,可導致腎臟慢性的間質性炎癥。 這會使腎小管變形、萎縮、纖維化、硬化,進而影響到腎小球,發生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在這個過程中依次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 (1)頻繁起夜 腎小管的濃縮功能減退,需要更多尿液排泄。許多患者會發現自己起夜上廁所的次數增多。 (2)尿液呈泡沫狀、腰痛或下肢出現浮腫 當尿酸累及主要過濾功能的腎小球時,會出現輕度蛋白尿和鏡下血尿。部分患者朋友會發覺自己尿中的泡沫增多,有些人還會感到腰部酸痛、下肢浮腫等癥狀。 (3)腎源性高血壓 隨著病情進一步惡化,患者會出現腎性高血壓,最終發展到慢性腎衰竭。 急性尿酸性腎病急性尿酸性腎病多見于繼發性痛風的患者。即由腎臟病、血液病、服用某些藥物、腫瘤放化療等多種因素導致的痛風,而非自身的尿酸代謝異常。 腫瘤放化療的病人最常見急性尿酸性腎病。化療后,患者體內大量的腫瘤細胞被殺滅,它們的“殘骸”被分解代謝產生大量尿酸,使得血尿酸濃度迅速達到過飽和。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臟,患者可迅速出現尿量減少甚至無尿,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尿酸性尿路結石除腎小管外,尿酸結晶還能沉積在泌尿系統的其他部位形成尿路結石。結石的主要成分是尿酸鹽,其次是蛋白質、多糖等有機成分,以及鈉、鉀、鈣等元素。
如何避免高尿酸對腎臟的損傷?
以上內容由“問上醫”編輯整理,想了解更多權威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