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榆林地區漢畫像包括四大部分——榆林市、靖邊縣、米脂縣、綏德縣,這一地區的漢畫像帶有濃郁的原始特色,形象明快醒目,許多作品帶有很寬的裝飾花紋帶,其中的線條與紋飾樣式,如今看來也十分現代。 1.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 △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 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建于2007年,2008年對外免費開放,位于世紀廣場北一樓。是榆林市第一座專題博物館,被榆林市委、市政府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雷鋒志愿服務基地”等。 館內陳列面積1361平方米,復原組合陳列展示綏德縣、米脂縣、神木縣等8縣區的175塊漢代畫像石,輔助展出漢代隨葬品45件。以絢麗多彩的漢畫像石、高科技的展示手段、九曲回廊的陳列風格,全方位的優質服務,贏得了廣大觀眾的普遍好評,已成為傳播榆林漢文化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部分展品賞析 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109x275.橫楣石 作品闡釋:墓室前室西壁上、下兩石之下石。1981年米脂縣銀州鎮官莊村出土,原石現藏于米脂縣博物館。 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140x292.拓片.組圖 作品闡釋:墓室前室后壁四石組合。橫山縣黨岔鄉孫家園則出土后,1992年榆林市文研所征集。 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175x198.拓片.組圖 作品闡釋:墓門面五石組合。1992年,靖邊縣鎮靖鄉寨山村出土后,靖邊文管辦征集。 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31x204.橫楣石 作品闡釋:墓門面五石組合之一。2002年,綏德縣辛店鄉郝家溝村出土后,榆林市文研所征集。 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33x224.橫楣石 作品闡釋:墓室后室南壁橫楣石。2005年,米脂縣銀州鎮官莊村出土后,移交榆林市文研所,現陳列于漢畫館。 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112x34.紀年中柱石 作品闡釋:米脂縣銀州鎮官莊出土后,1981年米脂縣博物館征集。陰刻32字:永和四年九月十日癸酉河內山陽尉西河平周壽貴里牛季平造作千萬歲室宅。 2.靖邊博物館 △靖邊博物館 靖邊博物館位于靖邊縣五臺森林公園內,工程總投資3800萬元,總面積12238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一樓為展廳,面積2200平方米,其中主展廳面積約1600平方米,臨時展廳面積300平方米,非遺展廳面積120平方米,庫房面積 180平方米,二樓為辦公區及保護、研究、修復場所,共計500余平方米。 靖邊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734件(組),包括一級文物20件,二級文物19件,三級文物288件,其中博物館布展文物 650余(件)組。經過省、市、縣專家學者多次討論和修改,展覽定名為“夏州故地、塞上邊城”,共分為文明之光、邊關烽火、多元融合、紅色史跡、經濟靖邊五個單元進行展出。 部分展品賞析 2008年,出土于靖邊縣楊橋畔渠樹壕東漢壁畫墓, 距2015年壁畫墓大約有1000米,墓葬為南北向。 榆林.靖邊.照片.墓室壁畫 榆林.靖邊.照片.車馬出行圖壁畫 榆林.靖邊.照片.“孔子拜師”壁畫 榆林.靖邊.照片.墓室后室西壁畫 2015年,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靖邊縣文物管理辦共同發掘的靖邊楊橋畔渠樹壕東漢壁畫墓,系長斜坡墓道、磚券拱頂前后室直線型洞室,東西向,水平總長26.5米,由墓道、封門、前室和后 室四部分構成。墓室呈“甲”字形,東西通長5.7、 南北寬2.5米。構筑方式是先在墓道底西端鑿挖進深5.8、寬2.6、高2.7米的拱頂土洞,再在土洞內用條磚暗箍砌筑前、后室,最后再在前室和券頂壁面上繪壁畫。 壁畫總面積約20余平方米,內容主要有星象圖、持鎩門吏、車馬出行、侍女、宴 樂等,特別是墓室拱頂部分的星象圖,是中國考古首次發現的四宮二十八星宿具有星形、星數、 圖像、星名的天文星象圖,為我們準確地認識二十八星宿及中外星官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也為漢代建筑、服飾、兵器以及風俗、神話、宗教、 美術繪畫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榆林.靖邊.墓室拱頂壁畫——星象圖 榆林.靖邊.45x18侍女圖 榆林.靖邊.45x18侍女圖 3.米脂博物館 △米脂縣博物館 米脂縣博物館設立在米脂縣李自成行宮內,1982年7月成立文管所,12月正式對外開放,1985年更名為米脂縣博物館。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博物館所依托的李自成行宮坐落在城內盤龍山南麓,占地面積約19988平方米,建筑面積7168平方米。由樂樓、梅花亭、捧圣樓、二天門、玉皇閣、啟祥殿、兆慶宮等七部分主要建筑組成,是我國有關大順帝李自成將軍重要的歷史遺存,也是西北地區現存一組完整的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2006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擔著文物保護、收藏、陳列宣傳、科學研究等任務。 部分展品賞析 榆林.米脂.拓片.組圖 作品闡釋:米脂縣境內出土后,1990年左右米脂縣博物館征集。 榆林.米脂.拓片.部分 作品闡釋:2000年,米脂縣銀州鎮官莊村出土后,米脂縣博物館征集。墓室前室前壁三石組。 4.綏德博物館 △綏德縣博物館 綏德縣博物館成立于1981年,位于綏德縣城疏屬山頂,館藏文物共4153件\套,主要有漢畫像石、金銀器、玉器、青銅器、陶器、瓷器等,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現有漢畫像石展覽館一座,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展出面積約2400平方米。館名“陜西綏德漢畫像石展覽館”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展覽館外觀是兩個氣勢高大宏偉的漢闕,門面有取自綏德漢畫像石精品的“羊鹿”畫像石圖案,顯眼而獨特。 綏德漢畫像石展覽館共有兩層,以窯洞為基層,二層為框架結構。展覽館陳列綏德漢畫像石精品166塊,內容主要有狩獵放牧、農耕植禾、樓閣莊園、宴飲庖廚、車馬出行、軍事征戰、歷史故事、神話傳說、舞樂百戲、紀年石等,真實再現東漢時期塞上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社會風貌、民俗民風,其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部分展品賞析 綏德縣博物館.137×35.女媧圖 作品闡釋:1997年畫像石出土于陜西省綏德縣四十里鋪鎮東漢田魴墓。東漢田魴墓后室右豎框石,右邊欄飾勾連紋,聯璧紋。內欄從上而下有女媧像,人首蛇尾,手執一規;一人手舉一仙草呈捧送狀;一朱雀,一小鳥。最下格為一鹿回頭張望,另一鹿欲追之。 綏德縣博物館.108×35.博局投壺圖 作品闡釋:1975年畫像石出土于陜西省綏德縣四十里鋪鎮。 主題畫面刻繪飲酒場景:人物博局、投壺、行酒令、酒歌酒舞。 綏德縣博物館.138×54.閣樓人物圖右側畫像石 作品闡釋:1998年畫像石出土于陜西省綏德縣白家山村。三檐三層樓閣建筑。一層有二人摔跤,二人旁觀; 二層有舞樂者,中有樓梯送物,接物者(四人二 組);上層有兩樂者,一人吹笙,一人抱琴撫彈。其前有踩盤起舞者,旁一人擊敲作伴。 綏德縣博物館.138x96.羊瑞獸圖 作品闡釋:1975年畫像石出土于陜西省綏德縣延家岔一號墓 。主題畫面吉祥(羊)圖,羊即“祥”的寓意,以祥瑞的流云紋飾為背景,云紋間有龍、鳥、老鷹 捉兔子圖案。 ![]() 更多作品請持續關注“中國漢畫大展” 近期展覽 ![]() 山水美術館展覽須知: 山水美術館日常開館時間: 周一至周日10:00—17:00 官方微博 | 山水美術館 官方微信 | RiversideArtMuseum 豆瓣小站 | 山水美術館 聯系郵箱 | riversideartmuseum@126.com 聯系電話 | 010-87382312 館址 |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弘燕東路與西大望路交叉口東200米 ![]() 山水美術館,是由山水文園集團創辦的民營美術館,位于北京東三環山水藝術大道,空間逾10000平米,現已形成以展覽、學術、教育、藝術品商店及其他藝術活動服務為主的全方位發展格局。其空間設施完備,可容納不同形式的藝術展覽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