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 matter of the today will drag tomorrow. 勿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哈佛圖書館 曾有調(diào)查顯示:孩子的課桌的整潔度和學習成績呈正比。但也有另一優(yōu)秀孩子的身后必然有一位極其優(yōu)秀的母親。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家有寶貝,如何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是個重要內(nèi)容,也是讓爸爸媽媽們巨頭疼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著名的斷論:“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實現(xiàn)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礎(chǔ),自我管理則是高水平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標志。”在家中黏黏膩膩的小寶貝,怎樣讓他們擁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發(fā)展。 時間感,自我管理 曾有調(diào)查顯示:孩子的課桌的整潔度和學習成績呈正比。但也有另一種觀點——“桌面混亂”與“創(chuàng)造力”有關(guān),思維天馬行空的人不拘小節(jié),越混亂越有創(chuàng)造力。 “播下行為,收獲習慣,播下習慣,收獲性格。”充分說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幼兒現(xiàn)有學習,生活得以有序開展的保證,更是將來成為社會人的必備基礎(chǔ)。 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孩子,是否思維能力會受限?如何既不扼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又能培養(yǎng)出一個自我管理能力強的孩子? 一定要做 "To Be" 無論什么家長都代勞,這是心疼孩子的初衷嗎?說句不客氣的話,這是在害孩子!導致孩子能力上的“缺陷”和“殘疾”。誰之過也? 在生活、學習兩方面給予孩子主動權(quán) 多數(shù)乖孩子習慣了一切由父母包辦,為了不引發(fā)自己和家長的沖突,孩子就完全聽從家長的安排,孩子怎么能主動呢,他已經(jīng)被剝奪了主動的權(quán)力。對于這樣的孩子,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各方面的主動權(quán)。家長只能起監(jiān)督、指導的作用,家長“出謀劃策”,選擇權(quán)、決定權(quán)是孩子的。 減少孩子的抵觸情緒 一般來說,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其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叛逆心也是如此。父母應特別注重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在交流中,正確的做法應是,認可孩子的學習熱情,肯定孩子在學習上的付出及價值。當孩子減輕了對父母的抵觸情緒時,他們便能很好地接受的父母在學習上給予的教育。 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自我意識,明確學習目的 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讓他學會關(guān)注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讓孩子懂得自己的成長、進取、退步或停滯,都跟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直接有關(guān),別人和環(huán)境只是間接原因。幫助孩子明確學習目的,讓孩子明確學習對于他自身真正的意義。目的明確了,孩子才能更好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加強孩子責任感的教育 要想讓青春期孩子知道自己的學習責任,父母不妨坦率地告訴他:在每一個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都有各自的責任。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說,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不應要求父母去承擔本該屬于自己的責任。當孩子具有高度的學習責任感時,他便會主動地去學習,并盡自己所能去搞好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對孩子進行方法指導,引導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通常,孩子的學習計劃本由他本人親自制定,交與父母參謀。當孩子能夠堅持按照計劃行事,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后,孩子就打開了自主學習的大門口。而且父母應明確地告訴孩子:學習不是任務,而是通過解決難題來鍛煉思維的一種過程。因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父母不要一開始就幫助孩子解決難題。而是對孩子進行方法上的指導,讓他學會審題、篩選題中的有用信息,旁敲側(cè)擊,并鼓勵孩子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培養(yǎng)孩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教會孩子檢索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各種工具書是他們自主學習必不可少的。比如,《現(xiàn)代漢語詞典》、《英漢大詞典》等,孩子養(yǎng)遇到難題便查閱工具書的好習慣后,自然不會動輒向父母請教。同時,如今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父母不但要鼓勵孩子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還應教會孩子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檢索、下載文件。 讓寶寶和朋友們互相監(jiān)督 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自主地參與生活管理,通過每個幼兒之問的相互監(jiān)督、相互提醒,相互幫助,并且給予獎勵,達到共同教育、共同提高的目的。 千萬不要做 "Not to Be" 嘮叨說教 有家長認為,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必須經(jīng)常說很多道理,其實不是這樣,家庭教育要注意養(yǎng)成,注重潛移默化,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依靠一次次重復以成自然。濃厚的學習興趣依靠一點一滴培養(yǎng)起來,令人乏味的說教會破壞適宜學習的氣氛,所以家長要學會說短話,保持正常的家庭氣氛,讓孩子感到平和、寧靜、有安全感。 家庭氣氛“轟轟烈烈” 由于對孩子寄予很大希望,家長容易制定許多教育計劃,抓緊一切機會和空閑讓孩子學這學那,把家庭教育弄得轟轟烈烈,氣勢很大,這是沒有必要的。孩子的學習長達九年、十幾年的時間,轟轟烈烈的氣氛會破壞正常的學習進程,就如我們食用的米、面、飲用水,味都是淡淡的,因為淡,才能長期食用,平淡才能長久,所以適宜于孩子的學習氣氛不應該是轟轟烈烈的。 家庭氛圍緊張 嚴厲的氣氛并不適宜大腦思考,學習是大腦的活動,大腦如果處于恐懼和驚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現(xiàn)積極狀態(tài)的,用腦需要寬松的環(huán)境。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yè)時,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錯了一點,就厲聲訓斥,這種緊張的氣氛使孩子恐懼,大腦的思考被嚴重抑制、擾亂,嚴重妨礙孩子的學習。 支配孩子 家長要用心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就是讓孩子自己主動學習,而不是每天放學回到家就聽從安排,什么時候?qū)懽鳂I(yè),什么時候玩,形成絕對支配和被支配,這對孩子學習是不利的。比如一年級孩子剛上學,回家肯定要問家長:“媽媽,現(xiàn)在可以玩嗎?”這時家長要指導孩子開始學會自己安排學習和玩耍,家長可以說:“你能自己安排嗎?不會的話媽媽幫你。”這樣可以發(fā)展孩子的主動性,學著自己安排學習。 優(yōu)秀女兒的背后必然有一位極其優(yōu)秀的媽媽! |
|
來自: 樂樂媽繪本館 > 《育兒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