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 我是一名中醫大夫,當您的身體出現某方面的問題時,我愿盡我所能幫助你。 周筆暢慵懶地唱著“我耳鳴不想聽,我耳鳴請安靜……” 但凡有聽力的人,幾乎都遇到過耳鳴。有的像蚊子嗡嗡嗡~嗡嗡嗡~;有的似夏蟬吱—吱—吱—;還有的是火車轟轟轟…… 有的耳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有的耳鳴卻打起了“持久戰”,令人心煩意亂、夜不能寐。泰坤堂中醫醫院名老中醫陳靜主任說:長期耳鳴影響身心健康,需要治療。 陳靜 上海泰坤堂中醫醫院 中醫內科 副主任醫師 陳靜,曙光醫院中醫內科、肝病科副主任醫師,曙光醫院集團中醫聯合體成員,上海中醫藥大學教師,中華醫學會中西醫結合肝病學會委員。從事中醫教學、科研與臨床32年,經驗豐富。 擅長運用湯藥、針灸、經絡、穴位等方式辯證治療各類內科疾病;擅長亞健康人群的四季調理,對于中醫“治未病”有著獨到的優勢;擅長脂肪肝、肝硬化等肝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什么是耳鳴? 古代中醫學就存在著對耳鳴的論述。例如《黃帝內經》中“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雜病源流犀燭》“耳鳴者,聾之漸也,惟氣閉而聾者則不鳴,其余諸般耳聾,未有不先鳴者”等。
耳鳴,顧名思義是耳朵里出現了聲音,專業定義為沒有外界聲源刺激的情況下所感知的耳內聲音的感覺,有時候會感覺頭顱里有聲音,又稱為顱鳴。 簡單舉個例子,明明是很安靜的場所,耳朵里卻出現了蟬鳴聲,這個蟬鳴聲不是外界發出的,這就是“耳鳴”了。 耳鳴的臨床表現非常多樣化,有流水聲,轟鳴聲,蟬鳴聲,汽笛聲,風潮聲等,有時還可能多個聲音一起出現。絕大多數人在極端安靜的環境下都會體驗到“耳鳴”,它是人體內生理性噪聲或神經系統基本活動的反映,通常不會給人們帶來任何不良的感受。但部分耳鳴響度大、持續性長、發作頻繁,對精神和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則需要進行診治。
中醫將耳鳴分為實癥耳鳴與虛癥耳鳴。實癥耳鳴起病較急,耳鳴聲音較大,音調較為低沉,患者一般也比較壯實;虛癥耳鳴起病較為緩慢,病程較長,耳鳴的響度較低,音調較高。 耳鳴怎么來的? 西醫上,耳鳴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往往不能明確: 1. 全身性疾病影響。心血管疾病、頸椎病、腦外傷、神經系統疾病、精神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其他如腎病、婦科病、腸胃病等都可能引起耳鳴。 2. 耳部病變。耳朵傳音部分病變,例如中耳炎、外耳道濕疹等可引起耳鳴,一般不太嚴重。感音部分病變,例如突發性耳聾、梅尼埃病等,這類疾病引起的耳鳴比較嚴重。 3. 心理因素。緊張、焦慮、抑郁、睡眠障礙、憤怒、更年期等都可以引起耳鳴。 4. 身體虛弱。常由于血管張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
中醫則認為,腎開竅于耳,耳是五官九竅之一,是人體的一部分。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氣血失調皆可導致耳鳴。如果是實癥耳鳴,病因有很多,例如風邪,風邪侵犯人體上犯頭面,且外邪循肺經而上經耳竅,就可能蒙蔽耳竅,出現耳鳴。肝膽火逆也導致耳鳴,且可能由情志引起。如果是虛癥耳鳴,則多與腎陰不足有關系。此外,脾氣虛或是心脾血虛也可能使氣血生化功能受到影響,導致耳鳴。 耳鳴有什么危害? 偶爾短時間的耳鳴其實影響不大,所以也不必要太過緊張。但長期、頻繁的耳鳴,卻會給我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帶來危害。 1. 影響聽力:非常響的耳鳴能夠干擾所聽的內容,而長期嚴重耳鳴會損害我們的聽力,嚴重者可致聾。 2. 影響睡眠:耳鳴尤其在夜深人靜時響得厲害,使人煩躁不安、輾轉難眠。 3. 影響情緒:長期嚴重耳鳴可以使人產生心煩意亂,引發焦慮癥、抑郁癥等精神疾病。 4. 影響學習工作生活:耳鳴不僅使人聽不清別人講話,而且長期耳鳴擾亂精神,導致效率下降。 耳鳴怎么治? 飽受耳鳴折磨的病人,只要能享受一分鐘的清靜,也是極大的安慰。為了那一份清凈,許多患者嘗試了各種辦法,中醫西醫都有,甚至還有泡腳、熱鹽枕耳、喝瓜子殼湯等民間偏方,但效果大多不如人意。
治耳鳴,辯證是治療的前提,辯證都沒做好,治療基本可以說是無功而返。在辯證的基礎上,采用“中藥湯劑+針灸”的方法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中藥湯劑根據患者個人辨證處方,肝氣郁結引起的耳鳴則以疏肝解郁、行氣通竅為根本;痰實困結者則以祛濕化痰、升清降濁為辦法;脾胃虛弱者就先健脾益氣、升陽通竅;如果是腎源虧損導致耳鳴,那就中藥補腎填精、溫陽化氣。 針灸治療為“辯證取穴+局部取穴”,關鍵要準確把握病人的全身情況,因為心、肝、膽、脾、胃、肺臟的病理改變都可以導致耳鳴、耳聾的出現,這從目前繁多的辨證分型中可以得到驗證。
在“中藥湯劑+針灸”基礎上,還可以對耳鳴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食療等輔助治療。但治療期間,中醫存在著忌食問題,但忌食情況因人而異、因藥而異。許多電視、網絡養生類節目、文章介紹的各種食療和偏方,其實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還要因人、因地、因時,不要偏聽偏信,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不同,食療等輔助治療也須辯證。 除此之外,需注意的是,患有耳鳴者,需遠離噪音環境,少吸煙,少飲酒,保持充足的睡眠,生活作息要有規律。 專家觀點 目前西醫對耳鳴的發病機制尚不能明確,大多主張從聽覺系統、全身疾病和心理等方面尋找病因,結果常常會出現將“病因”去除后耳鳴卻仍然存在的尷尬情況。所以西醫認為耳鳴無法“治愈”,治療的目的主要是促使病人對耳鳴進行適應。 但中醫的角度,耳鳴的病因是較為明確的,就是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病因明確后治療有的放矢,所以中醫治療耳鳴的效果往往比較好,部分患者的耳鳴甚至能夠消失,并且中醫治療耳鳴的療效在停止治療后仍然能夠持續發揮作用。 耳鳴的治療與恢復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一段較長的時期,如果患者能保持足夠的耐心,相信會有比較好的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