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辭
既濟卦。通達小的方面,適宜正固。起初吉祥,最后混亂。 六十三卦與六十四卦分別是既濟、未濟,濟代表完成,本義是渡河,既濟是已經渡過河,把事情辦完了;未濟則是還沒渡過河。有人覺得奇怪,為什么先講既濟再講未濟呢?因為許多事情是先做完,然后再重新開始,這就是所謂的“終則有始”。 既濟已經渡河成功了,何以最后還會混亂呢?因為天下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真的完成的。有時候我們以為完成了,恐怕正好是危機的開始。孟子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既濟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六爻都在正位的,非常特別,水在上面,水性是往下流,火在底下,火性是往上燒,各得其所,所以火就把水煮滾了。《序卦傳》說:“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小過卦說的是有所超過,有所超過就一定可以辦成事情,所以接著談到既濟卦。 既濟卦由泰卦變來,泰卦的九二到上面去變成九五,六五下來變成六二。既濟和未濟是很特別的一組,彼此的關系是既覆且變,既濟卦整個翻轉過去就是未濟卦,六爻皆變也是未濟卦。三個陰爻都在三個陽爻之上,表示陰爻順利,所以說“亨小”;全卦六爻都在正位,所以“利貞”,適宜正固;適宜正固之后就不想動了,一開始還能維持,后面就亂了。我們都知道《易經》講變化,怎么可能不動呢?現在看起來格局很漂亮,但是不能不變,一旦變化接著就亂了,這就是“初吉,終亂”。 彖傳
《彖傳》說:既濟卦通達,是說小的方面通達。適宜正固,是說剛強者與柔順者都能守正而位置恰當。起初吉祥,是因為柔順者取得中位。最后停止就會混亂,是因為這條路走到了盡頭。 起初吉祥是因為柔順者六二取得中位;最后終止在上六,快要離開了,下一步變化隨之而來,變化一來,既濟卦這么完美的結構必將混亂,所以是“初吉終亂“,路走到盡頭了。 象傳
《象傳》說:水在火的上方,這就是既濟卦。君子由此領悟,要考慮禍害而預先防范。 既濟卦外面是坎卦,坎是危險,外面有危險,所以要預防。里面是離卦火,火代表光明、思考,要想清楚。防范便是“思患”,因為先想到了應該預防,亦即須未雨綢繆,否則很難長治久安。所以雖在事有所成的既濟卦,反而提醒人要小心,這是《易經》一貫居安思危的道理。 爻辭
初九。拉住車輪,浸濕尾巴,沒有災難。 《象傳》說:拉住車輪,理當沒有災難。 初九以陽爻居剛位,動向甚明,而又不應躁進,所以要設法約束。初九面臨二坎,一是六二、九三、六四的互卦坎,一是上卦坎,初九往上一看,如同習坎卦,怎么能動呢?坎是弓輪、曳馬,所以說“曳其輪”;坎又是水,初九在下為尾,拉著車輪難以前行,動物浸濕尾巴也難以渡河,既然不再躁進,自然沒有災難。初九雖然想動,但還不能動,如果初九就渡過河去的話,既濟又為什么要六個爻呢?第一爻代表尾巴,最上爻就是頭了。動物渡河與尾巴關系密切,譬如狐貍渡河時尾巴會翹起來,如果尾巴浸濕了,就如同棉花吸了水很重,很難游水渡河了,所以這個時候過不去不會有災難。
六二。婦人丟了頭飾,不用尋找,七天可以失而復得。 《象傳》說:七天可以失而復得,是因為居中而行。 茀的解釋是頭飾。婦人丟了頭飾,七天可以失而復得,是因為居中而行。既濟卦由泰卦變來,泰卦下乾上坤,坤為女為婦,乾為首;六五和九二換位,變成既濟卦之后,本來乾坤二象都消失了。頭不見了,是指頭上的裝飾品不見了,六二陰爻為婦,所以說“婦喪其茀”。六二在互卦坎里,坎是強盜,是被強盜偷走了,由于六二居中而行,將可順利得回失物。 根據《易經》的規則,一個爻的運行要經過六個爻位,到第七步回到原位,所以說“七日得”。程頤曰:“雖不為上所用,中正之道無終廢之理,不得行于今,必行于異時也。圣人之勸戒深矣。”就是說六二不能被九五所用,只要居中守正,絕對不會長期被人家忽略的,今天沒有機會發揮抱負,將來也一定有。
九三。高宗討伐鬼方,三年才征服。不可任用小人。 《象傳》說:三年才征服,是說太疲憊了。 高宗是指殷高宗武丁,他是個明君;鬼方是西北邊疆民族。泰卦變既濟卦是九二從底下往上走,成為九五,九五乾為君,指高宗。坤為國,為陰,所以叫做鬼方。從二到五經過三個位置,所以有三年之說。《后漢書·西羌傳》中提到:“及殷室中衰,諸夷皆叛,至于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九三在互卦坎中,也在互卦離中,有坎、有離代表有水、有火,有戈兵,也有甲胄,意味著戰爭。九三上下被陰爻所包圍,又面臨上卦坎,即使成功也一定很疲憊,特別強調的是“憊”,太疲累了。征伐有時候是順天應人,勝得容易;有時候是別人反叛了,你得去征伐平亂,那就很辛苦。九三用戰爭做比喻,談到完成一件事很不容易,更須以“小人勿用”為戒,以免功敗垂成。
六四。彩色絹帛也會變成破舊衣服,整天都在警戒。 《象傳》說:整天都在警戒,是因為有所疑慮。 “繻”是彩色的絹帛,可以制成華貴的衣服,代表很漂亮的新衣服;“袽”是敝絮,衣袽是破舊的衣服。“繻有衣袽”的“有”是指變化的可能性,六四和九三一樣,受到卦變的影響最大,由泰卦變為既濟卦時,下乾上坤之象消失,坤為布,引申為帛,乾為衣,兩者皆消失,說明衣服破舊了。六四在上下卦之間,等于是出離入坎,離為光明,代表文明、亮麗;坎是陷阱、破舊的東西,這里當作破舊的衣服。另一方面六四因為在互卦離中,離代表日,所以整天都很警戒。警戒的原因是上面為坎,坎亦為盜、為加憂、為心病,因此有所疑慮。
九五。東鄰殺牛舉行大祭,還比不上西鄰的簡單禴祭,可以真正受到福佑。 《象傳》說:東鄰殺牛獻祭,比不上西鄰按時序進行的薄祭。可以真正受到福佑,是說吉祥盛大地降臨。 禴祭是指春天的時候,以應時蔬菜祭祀的薄祭。古代祭祀的祭品中有牛,才是盛大的太牢祭。九五到了尊位,居中守正,天下太平,所需要做的只有祭祀,祭祀以誠意為主,不必在乎場面規模。九五中正,為“實”的典型,所以說“實受其福”。九五在卦變中,由九二上到坤卦中位,原本上面坤卦是牛,九五上來之后牛不見了,等于牛被殺了。既濟卦上卦成坎,坎為水,有如簡單而應時的春季水菜,用于禴祭。換位之后六爻皆得正位,可以“吉大來也”,而“實受其福”。 東鄰與西鄰可能分別指商紂王與周文王,因為周朝在西邊。當時商朝已經慢慢在沒落,等于是既濟,過去了。而周朝在西方剛剛開始,才準備要去過河,但還沒開始,既濟與未濟用這種方式來對照,相當清楚。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一樣的,這件事情結束,那件事情正在開始;一個人可以做不同的事,這件事情做完,準備做下一件事,所以就這一件事來說是既濟,就下一件事而言是未濟。爻辭還提到時機的“時”,配合時機用春天的蔬菜來祭,不一定要殺頭大牛。殺牛代表有錢或有權,但不代表虔誠,有時候簡單的供品,更能反映出虔誠的心意。
上六。浸濕了頭,有危險。 《象傳》說:浸濕了頭而有危險,怎么能夠長久呢? 既然事情已經做成了,為什么終亂呢?上六已經渡過河了,為什么還有問題?因為已經渡完河,心中得意,太得意的時候頭也浸濕了,非常危險,恐怕要沉下去了。明明已經渡過河了,卻又沉下去,代表做完這事之后,生命力下降了。就像很多人退休之后,沒有找到新的生活重心,比如培養嗜好或是去擔任志愿者和義工等,就會像泄了氣的皮球,生命力立刻就下降了。“終則有始”這四個字要常常記得,既然知道終會亂,就不要有結束的時候。 |
|
來自: 溪上雅士 > 《《易經六十四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