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期,我們科普過腎病患者如何通過飲食療法及日常生活管理等方式來減輕腎臟負擔,保護腎臟,這時候有細心的腎友會提問了,腎病患者飲食要求低鹽低脂飲食,就應該少吃油膩的食物,那么平時飲食中是不是應該減少食用油的攝入,市面上這么多種食用油,又有多大區(qū)別?
我們先科普一點小知識: 我們平常說的脂肪是由一個甘油分子和3個脂肪酸分子結合形成的脂肪酸甘油三酯,其中脂肪酸分子的種類和長度則差異甚大,根據(jù)各個脂肪酸上碳原子化學鍵是否飽和,可分為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將不飽和脂肪酸再細分一下,當?shù)谝粋€不飽和雙鍵位于第三和第四個碳原子之間時,我們稱為ω-3脂肪酸,當?shù)谝粋€不飽和雙鍵位于第六和第七個碳原子之間時,我們稱為ω-6脂肪酸。
食用油中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脂肪(占99%以上),另外還有少量的維生素E,植物甾醇。一般來說,飽和脂肪酸多見于動物性脂肪,如豬油,牛油,羊油等,少數(shù)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櫚油也以飽和脂肪酸為主。 大多數(shù)植物性油類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如野茶油,橄欖油等油類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而如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核桃油等則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另外我們平時聽到的保健品魚油屬于動物性脂肪,但卻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當然它已經(jīng)不屬于食用油范疇了。 一直以來,主流科學界的觀點認為,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會增加膽固醇的吸收,血脂升高,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而不飽和脂肪酸攝入則具有心腦血管的保護作用。但不飽和脂肪酸種類極多,有學者進行的進一步研究認為,ω-3脂肪酸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作用,而ω-6脂肪酸則可能不利于健康。
說了這么多,終于回到今天的主題了。腎友們其實也知道,腎病患者多數(shù)有血脂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風險也遠高于正常人,在食用油的選擇上應以不飽和脂肪酸油類為主,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同時也應注意ω-3脂肪酸與ω-6脂肪酸的比例,過多ω-6脂肪酸甚至會抵消ω-3脂肪酸帶來的益處。如大豆油雖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但ω-6脂肪酸是ω-3脂肪酸的12倍,但也不是理想的食用油,目前已知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主要有橄欖油,核桃油,亞麻籽油,部分魚類等。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成人食用油攝入量不應超過25g。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的最佳比例應在4以內。 文章作者:陳澗楊,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腎臟病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