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8 16:16 來源:派代網 廣州第1家盒馬鮮生足足有11個籃球場那么大。一共設有8個區,其中包括8個聯營檔口,可以買到100+國家地區的6000+種鮮貨。 購物體驗跑了一遍發現,盒馬的產品基本覆蓋了日常所需。 8個分區分別有水產區、日日鮮、賣進口海鮮的帝皇鮮、聯營檔口、烘焙區、冷西藏、休閑食品區以及就餐區。 目前,聯營檔口主要還是以熟食為主,有網紅店也有廣州老字號,比如獅頭牌鹵味研究所、華輝拉腸、Butcher(牛排肉鋪),品類也是相當豐富。 另外,小蜜還發現有4臺自助便民的果汁機。當你受夠了排隊時,可以來這里,分分鐘搞定~ 這里小蜜要重點說下盒馬的主營“生鮮”,單價格就不得不讓人大贊。 99 元一只的波士頓龍蝦、3.9 元一只的鮑魚、245 元一斤的俄羅斯帝王蟹……這樣的價格,基本可以干倒廣州本土最著名的海鮮交易市場黃沙。 還有賣生蔬肉禽的日日鮮。光聽這名字就知道,擺在貨架上的商品只有一天的生命周期,當天上架、當天下架。 為了迎合廣東本土的口味,一些地方的特色菜也會逐漸上市,比如潮汕牛肉丸、增城遲菜心、惠東土豆、清遠雞等等。 看到這里,廣東的吃貨盆友是不是突然有了想家的感覺。。。 避開了人潮涌動的生鮮水產區,小蜜在其他區域跑了一圈,感覺還是挺舒服的。 原來,這里的貨架都不超過一米五,據說這還是針對人體工學設計的,讓大家一抬手就能拿到商品。 而且貨架上擺放的商品都是用的電子標簽,打開盒馬的APP掃一掃,可以看到它的品名、價格、產地等等信息,可以說是非常符合當下“溯源”的追求了。 好奇寶寶派代小蜜再仔細搜了一眼面前擺著的益力多,抱歉,盒馬鮮生的價格再次干倒了自家兄弟天貓。 另外,貨架間的距離也比一般的超市寬敞。當時小蜜也看到許多三口之家一起過來購物,還推著嬰兒車,在過道里走動也是毫不費勁。 對,盒馬還幫小盆友配置了專用的購物車,車上還插著一支畫有河馬寶寶的小白旗,實在是被萌到了。 整體逛了下來,無論是品類、價格還是基礎配備,小蜜覺得應該為盒馬的購物體驗手動點贊。當然,除了人多,多,多…… 付款體驗付款當然是購物少不了的一環啦。咱們來看看盒馬的支付做得怎么樣。 小蜜發現,盒馬的付款方式一共有3種。 第一種是現金付款。 自從上次盒馬被媒體怒懟不能用現金后,盒馬也乖乖提供了現金支付這一渠道?,F在老人家結賬也方便多了。 但是,用現金付款不能享受盒馬優惠哦!目的也很明顯了,要享受優惠就要下載盒馬的APP,這也是它們推廣自己APP的手段呢。 本以為移動互聯網發達的今天,應該沒多少用現金支付的,但小蜜在現場看到,用現金付款的顧客還真不少。 第二種是自助收銀。 只要我們挑選好商品,放在自助收銀機面前掃一下,再打開盒馬APP付款就搞定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自助付款,只能用盒馬APP付款,不能用支付寶,更不能用微信支付。至于這樣做的目的,你懂的。 第三種是盒馬APP付款。 小蜜看到,在每一商品價格標簽上有一行條形碼。 這些條形碼是干什么用的呢? 小蜜嘗試用盒馬APP掃一下,發現了以下這個頁面: 原來,盒馬這個條形碼直接打通了線上線下。 由于盒馬會經常上新產品,消費者平時在逛盒馬的時候,可以掃碼查看更詳細的信息,然后加入購物車,等以后有需要再下單。 也可以下單選擇自己在家的時間,等配送員準時送貨上門。 總而言之,這種付款方式就是直接通過盒馬APP付款的。 當我們付完款后,不同分區的揀貨小哥就會拎著盒馬購物袋,拿著 POS 槍,在自己負責的區域進行揀貨。 每個在手機上下單的外賣訂單都會被拆成好幾個,推送到揀貨小哥的手持設備上,根據商品溫度和保存條件的不同,揀貨所需的購物袋分成灰色、綠色、紫色和藍色。 當揀貨小哥揀好貨后,就將購物袋掛到盒馬門店著名的懸掛鏈上,在輸送帶的智能傳送下,終端配送員就可以快速配送啦。 這里簡單介紹下懸掛鏈系統,這是一個高度自動化設備解決門店場內效率的工具,既可以分區撿貨,也不需要讓撿貨員滿場飛跑取貨。有了這個創新,盒馬的去中心化、分布式物流網絡的效能,才搭建得起來。 沒錯,這才是盒馬門店既發揮大倉作用,又不是簡單替代大倉,又實質以智能化驅動門店作為物流中心的全部秘密。 就餐體驗 在盒馬吃完一頓飯,小蜜覺得他們的就餐體驗還有待優化。 首先是等待時間過長。 加工水產的人太多,盒馬的加工速度似乎跟不上。小蜜隔壁桌的客人吐槽:“我們十二點來的,現在都十二點半了。排在我們后面的都已經開吃了,我們的還沒做好。” 小蜜和同事點了三份豬手飯,也等了 20 分鐘。 其次,就餐環境有好有壞。 盒馬里的就餐區有好幾塊,水產區旁邊有一塊,熟食區旁邊有一塊,角落里還有兩塊。 水產區和熟食區的就餐環境都很好,就是人太多,坐滿了。小蜜和同事只得在角落找了張桌子坐下。 水產區旁邊的就餐區 熟食區旁邊的就餐區 角落的就餐區 說起桌子真是一言難盡。 角落的桌子高矮不一,但高度基本都只到胯部,椅子跟桌子幾乎一樣高。吃飯的時候只能一直捧著碗吃,或者彎下腰吃。 這么矮的桌子,難道盒馬的目標顧客是霍比特人? 更郁悶的是,吃到一半,頭上的空調竟然滴水。 第三,衛生。 在水產區,我們看到有員工時不時就拖地,應該是考慮到撈水產容易把水灑到地上,顧客踩了容易滑倒,尤其是孕婦。 而且員工拖地不僅用拖把,還會用小毛巾擦,或者用手撿起地上的小垃圾。 這一點要點贊,為顧客著想。 另外,熟食區加工食物的廚師,都有戴發套和口罩。 但是在角落的就餐區,上一桌顧客剩下的殘羹冷炙卻沒有人收拾,我們只能扒拉到一邊,空出半張桌子吃。后來我們快吃完的時候,才來了一個阿姨收拾。 吃完飯,附近還有專門洗手的地方,很貼心。
一頓飯下來,整個體驗與吃快餐還是差別蠻大的,適合休息日一家人去吃。如果是工作日去吃,估計你的午休時間不夠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