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就是仔細地審查研究題目,揣摩命題者意圖,從而確定寫作要求、主題立意、選材范圍、表現手法等。 怎樣才能審清題意呢?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把握題旨確定體裁(一)把握題旨 題旨,即題目的主旨,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把握題旨,就是耍弄清題目本身的含義,揭示其本質;同時選擇恰當角度,確立文章中心。怎樣才可以把握題旨呢? 1、咬文嚼字,抓關鍵詞 有些題目通俗易懂。
也有不少題目既要弄懂字面的意思,更要弄懂其深層的含義。
學視而不見,只有他彎腰撿了起來,老師說是故意這樣做的,考驗同學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為集體著想的意識,這是特殊的一堂課。社會中、家庭里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特殊的一堂課”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 2、整體理解,抓住語境義 有些題目字面的意義是確定的,而所指的內容卻是可以變化的。審題時,就要抓住詞語在特定語境下的變化。
(二)確定體裁 在拿到作文題的時候,第一步應明確這篇作文可寫成什么體裁的文章。 1、抓住語言標志確定體裁。 一般來說,每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它較明顯的語言標志,抓住這些語言標志,就可以確定所要寫作的文章體裁。記敘文常見的標志有:“記…‘人…‘事”等。
議論文常見的標志有“說”“論”“議”“談”“讀……有感”“……的思考”等
說明文常見的標志有“介紹”“……的制作方法(步驟)”“……的自白”等。
2、根據題目意思確定體裁。 題中如涉及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往往要求寫成記敘文。
有的從題目上可以看出是一個判斷,贊成(或反對)一種觀點、一種主張,這樣的題目可以寫成議論文。
有的題目平實,直接指明要闡述的事物或事理,可以寫成說明文。
3、有些文題帶有象征意義、抒情意味或可以進行多種理解,則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適合的體裁。
這就是說要根據題目要求,正確理解題意,確定文章的寫作范圍,同時字斟句酌,抓住文章寫作要求的關鍵。具體有兩種方法: (1)通過添加成分法來界定范圍,明確重點
(2)運用短語分析法界定范圍,明確重點
當然,作文應規定在個人的實際生活經驗這個大范圍之內,寫自己最有感情的人,寫自己最有感受的事,寫自己最有感觸的情。這樣的文章才言之有物,才鮮活生動。 二、話題作文審題(一)審話題 審話題要注意兩點:一是審出話題豐富的內涵,二是審清話題中的限制。 1、審內涵 有許多話題包含了很豐富的內涵,有現實的、歷史的;有物質的,精神的;有傳統的,現代的;有個人的、社會的等。深刻理解話題內涵,對我們寫作話題作文、開拓思維有很大的幫助。一般情況下,話題的內涵包括本義和引申義兩個方面。
話題“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是一對關系話題,內部又分成相互聯系的四個概念。即“感情”有“親疏”之分,和“事物的認知”又有兩個方面,即有關系或沒有關系。考生應理清之間的邏輯關系,得出自己的恰當看法。 2、審限制 明確哪些是話題范圍之內的應有之義,哪些是話題范圍之外的內容,這樣我們在寫作時才能緊扣話題,避免跑題、偏題。 (二)看清概念間的相互關系 一個題目有時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概念。遇到這類題目,就必須看準概念間的相互關系。
編輯:心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