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曾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個問題:本人律師執業一年,在南京,之前一直是授薪,現在轉成純提成律師,后來發現律所案源不足,而自己又很難接觸到案源,基于老公工作的變動要回老家一個三線城市執業,卻發現律所招聘幾乎沒有,倒是不少法務招聘,現在很猶豫,一方面在經過兩年多的律所學習覺得成為一名律師著實不易。另一方面卻要面臨生存的壓力。雖然已婚,但老公的收入雖然勉強可以支撐家庭但看起來著實壓力不小,不想這樣,希望大神們能夠給點建議。 基于目前行業的大背景下,對于工作2-3年的律師,雖能勉強賺到生活費,但收入很不穩定。可能這個月有CASE可做,但下個月就完全清閑下來。一旦無事可做,則無任何收入。這種窘境,是很多青年律師遇到的最大難題。 收入上的問題,逼迫律師尋求其他的職業路徑。法務,是律師轉行的較好選擇。法務的收入穩定,不存在去尋找案源的問題。法務的收入,在一些行業的企業里,相比較而言,也還是可以的。總結下來,律師轉行做法務有下面這些原因: 1、收入原因 我們大多數人都聽過“二八定律”,所謂的“二八定律”,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社會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會財富”。同樣,律師行業也適用“二八定律”,少數律師做得很好,收入很高,大部分律師尤其是年輕剛入行不久的,收入一般都比較低。 2、晉升空間 事務所律師一般從律師助理開始,慢慢成為獨立律師,后上升為合伙人,但是大家注意了,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與企業的股東那完全是兩個概念,且這樣的晉升對于收入沒有實質性的差別和吸引力,律師收入還是主要取決于案源的數量和質量。 公司法務由于屬于公司的職員之一,需要跟隨公司的組織架構的大潮流走,且公司法務往往不僅僅處理法律事務,通常會附帶行政人事類事務,還與企業市場部密切聯系,與其他部門和崗位互通,公司法務對公司熟悉和時間長后,公司法務也有可能晉升進入管理層,在一些初創型企業最后進入股東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 3、工作壓力 由于律師面臨不同當事人,天天見到的是紛爭與是非,都在善惡之間徘徊,有時候看到社會隱藏深處的底線,看透了社會冷暖,同時社會壓力較大,工作時間及強度大時常會困擾律師,同時面對的誘惑也非常多,與家人的相處時間較少,遇到家庭矛盾時,喜歡以律師的角色分出對與錯,而家往往不是講對錯的地方,因此家庭和睦穩定度不是非常高。 而企業法務,一般來說在企業受重視程度高,享受典型的白領生活,受社會陰暗面影響較少 ,個人幸福指數較高,與家人相處通常比較融洽。 4、專業技能提升 很多青年律師在執業過程中會發現,律師為企業提供的服務好像很單一。企業里需要的不僅僅是法律服務,而且還需要財務服務、管理咨詢服務等。一些有志于擴大自身技能范圍,想向企業管理方向發展的律師,會萌發去企業做法務的想法。 作為企業的一員,法務對企業的觀察,要比律師從外面觀察到的要更深入、更切合商業實際。從法律到財務,從法律到管理,這種技能的綜合和提升,在企業內部應該能更好地得以實現。事實上,這是很多有志從事企業管理,從事創業的律師轉向法務的主要原因。 1、客戶的改變 在律所里當律師,服務的客戶是多樣性的,各種行業的公司都可能會接觸到,大多時候律所律師只能參與到客戶交易中的某個環節。做法務,你的客戶是唯一的:自家公司。 法務是公司架構的一部分,你需要了解與掌握公司運作的方式,會參與到公司交易的整個交易過程,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公司的業務里面。 2、從收入部門變成成本部門 律師有著嚴格的計費工時制度,是律所的收入來源。法務在公司里的角色往往是與為公司直接創收的關系不大,除了為公司能間接省錢或者保護營利以外,一般情況下都屬于開支部門。 3、同事的改變 在律所里,你的同事大都是律師。在公司,你需要與非法律背景的同事打交道,往往需要把專業法律知識用一種簡單、明了、易懂的方式有效的傳遞過去。你也經常會接觸到其他業務部門的專業人員、公司管理層,這都要求你有很好的表達溝通能力、甚至說服能力和商業頭腦。 公司法務的目標是在為公司規避或降低法律風險的同時,幫助公司實現盈利。所以,當你考慮加入公司的時候,可以根據你的性格與能力特長來思考法務部是否可以令你揚長補短、如魚得水哦。 在律所有過律師工作經驗并選擇跳槽到企業做法務的律師,其優勢顯而易見。 1、擁有與客戶打交道的經驗優勢 律師在拓展案源時,必須竭盡所能向當事人展示出自己的專業素養,讓當事人心甘情愿相信你有能力處理他委托的案件,其實,細看之下,這就是一場“說服”與“被說服”的較量,考量的不僅是當事人的能力,還有心態和策略。 而在企業做法務時,這套方法仍一通百通,很多企業法務的職能不僅僅只局限于合同審查、擬定等方面,更將法務人員作為談判的首要人選,法務人員經常需要進行合同談判或者其他糾紛的談判,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做過律師的法務在這方面就突顯出優勢來了,往往一場談判,就能讓公司高管看到你的能力,展現你的價值。 2、具有訴訟方面的優勢 法務行業相對于律師行業來說,門檻比較低,并沒有嚴格要求從事法務工作的人員必須通過司法考試,而對律師來說,你必須滿足通過司法考試和實習通過考驗取得律師執業資格證,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對法務人員來說,往往很少接觸訴訟方面的案件,大多數公司遇到訴訟糾紛,往往是外聘律師,而對從事過律師職業的法務人員來說,公司從考慮成本為出發點,首先會考慮選擇有更律師工作經驗的法務人員處理糾紛,但重大疑難案件因人而異,有時也會外聘專業律師處理。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每個行業之間都是有差異,就如律師與法務,并不是一通百通。律師行業與法務行業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差別。 一、在公司法務部工作,你要考慮的如何為公司減少成本,增加收入。因此,你必須脫離做律師時以“收入”作為唯一中心的思維,如何為公司創造價值,始終是你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二、公司法務在給出法律意見時,時間經常是比較短的。冗長的法律風險分析可能不適用,因為有時時間就是企業的生命,尤其在面對重大機遇時,過長的法律風險分析往往會令公司錯失機遇,簡單、易懂的方式并在最短時間給出可行的法律意見對一個追求效率的公司來說很重要。 理論上,律師隨時都可以轉型成法務,但現實情況并非如此。不用于以往,在現在這個公司法務已經非常充盈的情況下,每個級別的律師轉型的境遇各不相同了。 1、中年級律師 一般來說,律師事務所中年級律師(4-6年的律所經驗)是比較受歡迎的。中年級律師法律功底扎實,已經可以獨立進行法律工作,并且轉型到公司屬于中層公司法務,主要關注的工作還是法律本身,對溝通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要求并不高,因為這方面主要有資深法務負責。因此公司在招中年級法務的時候,很愿意看律所直接出來的中年級律師,并且可以給他們提供學習如何做好公司法務的時間和機會,以及進一步成長的空間。 2、高年級律師 高年級律師(通常有7以上的工作經驗),在律所已經直接管理客戶,但比起中年級律師資深不少,在轉型公司法務時卻面臨冰火兩重天的境地。有相當一部分公司不愿意接納高年級律師,而更希望看相同資歷的公司法務。 原因一是高年級律師精通業務,但資深法務需要具備較高要求的溝通和協作能力,并在心理上接受法律部在公司中的從屬地位,這是很多律師在轉型后短時間內不能適應的。其次,高年級律師通常比相同資歷的法務預算更高。通俗地說,就是貴但并不一定好用。當然,也會有一部分公司,出于自身業務的特殊性,更歡迎高年級律師加入公司,并愿意拿出更高的招人預算。 其實,不是說越早轉型公司法務就越好。一般的,并不太建議初年級律師轉型做公司法務。首先,2、3年級的律師普遍的在律所還沒有打好法律功底,尤其是外所,這個年級的律師可能還在做翻譯工作,著急轉型,到了公司怕法律功底不夠用。 其次,公司的上升途徑相比不如律所快,初年級律師過早轉型會放緩自己的職業道路的步伐,這在薪資上面也會相應的體現。 注意到律師與法務工作的不同點,是律師要成功轉行做一名法務的一個必要前提。那么,在一名律師轉做法務時,具體應做哪些事才能保證轉行成功呢? 1、關注企業所在的行業 任何一家企業,都是處于某個行業之中的。對行業的深刻認識,蘊藏了對所在企業面臨的法規、政策的理解;對所在企業的競爭對手分布情況的了解;對所在企業的過去與未來發展趨勢的了解等等重大信息。這些信息,對于做法務來說,是非常有必要。一名優秀的法務,首先是一名行業內的法務。 2、了解企業的商業模式 企業的商業模式,提示了企業的利潤來源于何處?企業的客戶需求是怎樣被滿足的;企業的供應商是怎樣鏈接在一起的?這些重要的問題,其實就是企業的經營本質。法務工作就是要與企業其他部門人員一起,滿足企業的經營本質。只不過,法務是從法律角度,從風險防范的角度來滿足。這種對法務本質的認識,似乎是處于律師視野之外的。 3、注重與企業業務部門的交流 企業法務工作其實是為滿足業務部門的需求而進行的。法務工作成果的好壞,與滿足業務需求的程度有很大關系。律師轉行做法務,不能像在律師事務所一樣,只關注法律問題,而不關心或無力關心企業的商業問題、管理問題,甚至戰略問題。與業務交流,了解他們的難處,強調法務與業務都是企業的一部分,都是為實施企業戰略而共同努力的。這些做法,有助于取得業務人員的理解,從而讓法務部提出的風險防范建議以及法律解決方案得以落實。 4、發揮做律師時積累的優勢 法務人員同律師一樣,盡管工作環境不同,工作理念存在差異,但畢竟都強調專業和經驗。律師轉行法務時,最好能利用做律師時積累的某方面的專業經驗,并在企業法務團隊中盡量突顯該經驗優勢。如曾做過多年訴訟的律師,到企業后,應偏向于訴訟部門。做過并購投資的律師,到企業后,應偏向投資合規與法律部門。筆者做過幾年的執業律師,其中將近一半時間是處理訴訟,另一半時間是進行法律盡職調查。因此,筆者到企業后,在法務團隊中即以企業的對外投資并購事項為主,提供全程法律支持。在發揮現有優勢的基礎上,再結合個人興趣,往企業法務其他方向發展。 5、與法務同事多交流 企業法務的工作內容,從法律專業角度,只要信息基本對等,其實與律師的工作內容有很大的重合。如前所述,差別點主要是還是體現在理念、文化等方面。律師轉行后,為了快速轉變思維、融入環境,需要與法務同事多交流。交流,可以是以某件具體的合同事項,也可以是某件訴訟事項。看能否找到法務同行處理同樣問題的思路和習慣。時間無需太久,就會養成“像一名法務那樣思考”的工作習慣。這一塊,法務部負責人的引導很重要。正確的引導,幫助打開思路,提供摸清門道的機會,能將新入行的律師朋友很快地推向正確的“法務之道”上。
|
|
來自: 昵稱22551567 > 《公司法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