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北京古跡群安陽附近四日訪古,這是古塔篇,訪古攻略最難的是不走重復路,天翔128做的攻略效率高,原則是主攻國保級塔,順路也不放過省保塔。歸納了一下四天的行程,發現訪古原來就是看塔,如果算上前面寫過的八座唐代小石塔,每個塔林算一處塔,加起來有28處古塔,只有邢臺塔林永遠消失了,僅存的幾座小石塔不知被拆遷到何處。總體來講,在大城市中心保存的磚塔保護的比較好,比如武安舍利塔,安陽天寧寺塔,滑縣明福寺塔,這些塔也是縣城中心引以為傲的標志性古建筑,受到居民的寵愛,神采飛揚。而更多的古塔,散落在小城鎮田野,大部分被修復一新,也很難看到古跡的細節,幾乎沒有欣賞的價值,遠觀一下即可,比如武安玉峰塔,北安莊塔,不看也罷。多數塔不能登塔參觀,也算是看塔的最大遺憾,比如武安南崗塔,原來以為可以看看內部破損的結構,地宮精美的結構,結果是已變身新塔,鎖門謝絕參觀,還是來晚了。還有邢臺內黃的大興寺塔,最精彩的地宮結構也鎖門了,塔本身外立面新的沒法看,白去了。最讓人揪心的是丈八佛塔,可能是因為體制的原因,沒有得到最基本的安全維護,狀態最差,我們去拜塔正逢雨后的夕陽,奇特的晚霞映照古塔,好像要向我們證明自己曾經的輝煌,那景色令人難忘。
普利寺塔給了我們最大的驚艷,所以整個行程的最后精彩屬于這個塔。其實每個古塔都有自己存在的背景知識和特色,也足以單獨成為文章的主角,我還是喜歡歸類統計,省了很多事。最喜歡的是閣樓式磚塔,安陽附近的大型磚塔多都是閣樓式,回廊設計可以攀登,磚塔外壁裝飾多有佛像磚,稱為千佛塔,萬佛塔,如果是密檐式塔,也都有精美斗拱的襯托,體型越大越有優勢。充分體現唐宋磚塔的造詣特色。本次尋訪古塔,不僅有磚塔、石塔,還有碎石塊塔和大型摩崖塔,塔林算一個單位,挑出一個代表即可,石塔也包括覆缽體的石塔。本篇文章涉及17處古塔,有點擁擠,選出重點簡述一下,其余列表,只描述古塔的類型、年代,塔高、材質和特色,附上一張近照,證明掃塔的時間節點。感謝天翔128的組織,感謝真容、聚緣的陪同,希望下次訪古能再聚首。
1、臨城普利寺塔,臨城鎮隸屬于河北邢臺,普利寺塔的位置好像比較偏僻,無法與安陽、滑縣的宋代大型磚塔的中心地位相提并論,處于小鎮無人過問的待遇,但是,當你看到普利寺塔的時候,一定會激動地大喊大叫,這才是最正宗的仿木質古塔的典型代表。因為是少見的四方形結構,以磚的材質,以砌筑的技藝,盡可能展示出早已消失了木質古塔的特有風采,這座塔做到了最逼真的效果,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北宋時期的四方形仿木質磚塔,讓我們有機會從中窺測到古代木塔的痕跡,非常有歷史價值的磚塔。建于1051年(北宋),高33米,邊長7.17米,四方形,共8層。首層塔身南面辟門通塔心室,塔身共有佛像1016尊。二層塔身坐于斗拱出挑的平座上,各面分別浮雕四尊羅漢像,轉角處飾有力士。二層以上為密檐六層,各層檐下均有磚制斗拱,四角設磚質升頭木,使得四角飛檐,蔚為壯觀。這個大型磚塔沒有登高的設計,因為該塔是用地宮保存佛舍利的紀念建筑,與同時期的磚塔有所并不同。
2、安陽的天寧寺塔,又稱文峰塔,是安陽市的標的古建筑,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始建于五代后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塔通高38.7米,邊長5米,壁厚2.5米,八角形,共分五層,由下而上逐級增大,呈傘狀,風格獨特,國內外罕見。遠看以為是密檐式結構,仔細觀察發現也是閣樓式建筑,內部回廊設計可攀登,據說第五層平臺有150多平方米,驚世駭俗的設計,頂部塔剎為獨立的覆缽體結構,加上塔身精美的佛傳浮雕,這個塔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可惜,我們沒有進去參觀,太早不開門。
3、滑縣明福寺塔,在滑縣城市繁華地段,早晨有人組織學生在塔下圍坐朗讀弟子規,似乎很應景。現存為宋塔。八角七級樓閣式磚塔,原高九層,八角亭子頂,后遭雷擊僅存五層。一九二九年募捐修葺,改為七層,并改原八角亭式頂為桃狀頂。現塔高43米,第一層南面辟門,塔內有石階,塔外有蹬道,盤旋而上,可至塔頂。第二層以上各層四面皆辟圓券門。每層出檐兩重,檐下置磚雕斗拱、蓮花瓣、飛檐等。各角均砌方形倚柱。塔身外壁鑲嵌五十多類共1234塊佛像雕磚,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具有唐代遺風。
按塔的材料分成石塔和磚塔兩組,第一組是磚塔,第二組是石塔,每組塔按參觀的時間順序排列:
第一組磚塔,有國1修定寺塔,已寫過博客,另外三座國5是最好的塔,從高度和年代上簡單排序也名列前茅,國7的塔就差多了。合計12座磚塔。

第二組為石塔:7處塔林和單體石塔,加上已經寫過的八座唐代石浮屠,本次行程參觀了15處石塔,禪果寺不僅有塔林一處,十幾個墓塔,景區內還有兩座仿單層亭閣式唐塔,碎石砌筑,內外掛墻皮,最特別是懸在崖上的塔,非常罕見的位置,還有一座石塔,制式也特別。玄天洞石塔為上乘作品,這個塔因為修水庫被拆散收藏,2011年才重新組裝,塔型非常少見。洪谷山景區有三座石塔,兩處是塔林,我們爬到太平寺塔林就回轉了,因為金燈寺還在維修,金燈寺塔林和石窟是古跡人的期望。洪谷山的摩崖塔也單獨列出來,這個摩崖塔是最大最精美的,其中小的大緣禪師塔很著名,而大的摩崖塔以前沒有名字,有篇博客稱之為“乾壽法師塔”,我贊成。

高大的磚塔有很高的欣賞價值,而小巧的石塔則是千變萬化,感覺雖然都叫塔,差著輩呢,不是指歲月,而是說石塔因為材質的限制,很難大型化,而浮雕是石塔最佳伴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