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藥店經理人 ▍特約撰稿:尹于華 之前,筆者曾寫到關于中藥飲片質量問題頻出的多方面原因,對此,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又是怎么說的呢? 近期,在國藥監局召開的“中藥飲片監管工作座談會”上,焦紅局長聽取了中醫藥領域院士、中醫臨床科研領域專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及中藥材專業市場、行業協會學會負責人的意見和建議,聚焦問題,把脈問診中藥飲片質量管理。 與會專家認為:“當前,中藥飲片質量水平仍然不容樂觀。中藥飲片質量管理中存在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上游中藥材種植不規范、藥材流通不溯源、質量標準不健全等問題。 ”針對中藥飲片問題頻出及有識之士為提高飲片質量而呼吁不斷,與會代表紛紛建言獻策: 一,“從中藥材源頭抓起,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 正本溯源:自古中藥材的質量追求道地藥材,謂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氣候一方藥。《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所載南橘北枳:“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可見水土之異而一物二名,因為“味不同“。故中藥材中所要求的道地藥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的區域內所產的藥材,并且生產較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術和采收加工方法,質優效佳,為中醫臨床所公認。 如川藥、廣藥、云藥、貴藥、浙八味,四大懷藥等,這些藥材由于氣候、光照、土壤等自然條件的不同,所生長出的藥材性味也各異,性味不同所決定藥性優劣!故中藥材一定要講究道地藥材,以求中藥療效顯著。! 二,“規范產地初加工,建立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 ”加工流通:中藥材在采收后一般都要經過產地初加工,而中藥材由于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過按中醫藥理論、中藥炮制方法,經過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醫臨床的中藥。 所以嚴格地說,中藥材不等同于中藥飲片。因為中藥材只是中藥的原材料,而經過專業加工及炮制的才屬于中藥飲片。但是由于中藥材加工企業一般受傳統影響,大部分都是些小作坊為主,這給中藥材加工標準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而中藥材的固有特征,又往往易蟲蛀霉變返潮等變質,造成藥材由于加工或保管不力而損失巨大。有些不良中藥材加工者就用硫磺熏、農藥噴等不法行為以防蛀防霉,致使檢測中藥材質量時屢爆含硫及農藥成分超標等。故要”建立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以遏止中藥材加工企業的不法不良行為。一旦中藥飲片有質量問題,可以直接追溯加工流通源頭,建立有效監管機制,以保持中藥飲片質量,發揮中醫藥優勢。 三,“注重飲片使用環節質量管理 。” 使用環節:中藥飲片的使用環節,也是中藥飲片的保管與貯藏,中藥飲片不同于別的藥品或物品。由于中藥飲片成分復雜,如含淀粉多山藥等易受潮防蟲蛀,揮發油多薄荷宜恒溫陰涼干燥,糖分及粘液多的防蟲蛀宜干燥,礦物類的防風化等等! 故應加強中藥飲片的合理保管與貯藏,防止中藥飲片蟲蛀、霉變、受潮、走油、及變質和風化現象,保持中藥飲片的質量。 四,“繼續完善藥典標準,建立飲片備案管理制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等。” 完善標準:2015年版《中國藥典》新增《<9302>中藥有害殘留物限量制定指導原則》,提供了中藥中有害殘留物最大限量制定的有關理論依據。2020年版《中國藥典》編制工作將進一步完善中藥標準檢測項目,重點加強中藥飲片質量標準研究與制定,建立和完善中藥飲片質量標準,以全面提升中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9302> 可見2020版《中國藥典》的內容中,更加嚴格要求中藥飲片的質量標準與檢測水平,以期為中藥飲片真正打造一部功在千秋,利在萬代的藥品典章制度,維護人民群眾的用藥有效及安全!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更是中國的國粹。中醫的發展離不開中藥,中藥的療效在于飲片的質量。只有牢牢把握中藥飲片質量,才能更好地提升中醫藥的發展,才能更好地為”健康中國“服務!新的國家藥監局局長剛剛履職,就廣開言路,問計中藥飲片監管。足見中藥飲片問題,將是今后監管重點,以督促中藥飲片行業自查自律,整改到位,以放心的飲片質量,佐護中醫藥事業取得新的騰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