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本周推薦的書是《窮查理寶典》 書本簡介 《窮查理寶典》并非查理芒格的自傳,而是由 彼得·考夫曼 編著的一本關于“查理芒格”的“人生大雜燴”。 本書收錄了查理芒格的人生成長經歷+過去20年來主要的公開演講,包括11篇的演講稿和即席談話。 導讀 “我的父親是我見過第二聰明的人” “那么第一是誰呢?” “查理·芒格!” ——巴菲特的兒子 霍華德·巴菲特 作為巴菲特“背后的男人“,很多人是奔著學習投資理念去看這本書的。 但正如 查理·芒格 不會買他不熟悉領域的股票一樣,我也并不打算深究他的各種投資技巧。 都說優秀是一種習慣,所以我更關注的是他背后那一套支撐他作出各種成功的投資的行動的理念和人生態度。 我好奇究竟是怎樣優秀的習慣能讓他在碰到運氣的時候抓住機會脫穎而出呢? 雖然這本書很厚,字又密密麻麻, 但是我發現里面的一些觀點其實是大量重復或者有相似之處的, 以下是我根據“查理·芒格的十一篇演講稿整理出來的反復出現的“關鍵詞”, 即——劃重點(個人向)。 1、 掌握基本的普世智慧 2、 逆向思維 3、 警惕嚴重的意識形態偏見 4、 人生態度(語錄摘抄) 01 掌握基本的普世智慧 巴菲特曾說過,芒格是他見過的能最快洞察事物本質的人,即使是在完全陌生的領域。 例如在2003年芒格談到比亞迪公司的時候,在他從沒參觀過比亞迪的工廠,甚至對對中國的市場相對陌生的情況下,他當時提出的對比亞迪的問題和評論仍然是投資比亞迪最實質的問題。 由左至右:中美能源控股董事長索科爾、巴菲特、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和李祿 其實厲害的人真的是有共性的,大家回想班里的學霸,他們是不是也是對很多東西很快就能領會、一點就通呢?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 芒格說,學習了學習的方法才能進步。 而他的“學習方法”就是——掌握多個“跨學科的思維模型”并在現實問題里聯系運用。
他認為,只掌握一兩個領域模型的人就像手里只有一把鐵錘的人,看待所有問題都只會“敲釘子”, 而掌握多個“跨科學思維模型”的人就像手中拿了一個工具箱,遇到不同的問題會知道要用不同的工具來解決。 “你們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識 只要吸取各個學科最杰出的思想就行了 ——芒格 芒格在書本上提出的思考模型涵蓋數學、物理、生物、化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領域。 以下是我根據書本整理的部分 硬科學 ①數學——基本的排及街合原理 ②工程學一斷裂點理論 ③物理學一臨界質量概念 ④生物、生理學 軟科學 心理學——誤斷心理學 經濟學——微觀經濟學 值得一提的是芒格認為,大部分麻煩都不是在單一作用下出現的,而是多因素影響下的結果。 他把這稱為LOLLAPALOOZA效應,即:多種跨學科因素朝著同一方向用力,就構成了合力效應。 既然麻煩是多種跨學科因素造成的,那當然掌握多種跨學科的思維的人會更好地解決麻煩啦! 02 逆向思考 看起來 逆向思考 近年來經常被提及的思考方法,不過這也證明了這個方法確實是實用+好用。 比如我之前看的一本書《轉念》 里面也運用了相識的“轉變念頭”“反過來想”的方法使人走出心理的死胡同。 只不過芒格是把它既運用在商業又運用在心理兩個領域上。 比如,你說你不知道該怎樣幫助印度,你只要想想做什么會損害到印度。 你說不知道怎樣才能獲得幸福,那你應該思考做什么會讓你的生活變得痛苦,然后不去做這些事就好了。:) 03 警惕嚴重的意識形態偏見 警惕嚴重的意識形態偏見, 因為他只給人灌輸一些觀念, 而不是讓人心悅誠服地接受一些道理。 ——查理·芒格 在芒格的十一篇演講稿中,“警惕嚴重的意識形態偏見“被反復提起,這樣我覺得新奇,我不認為我能在另一本講商業的書里面能看到類似字眼,這同時也讓我覺得芒格他真是一位大師 。 不好的意識形態會讓人做出一些古怪的舉動,也能嚴重扭曲人們的人知。 我覺得,用正常人的眼光去看待 激進宗教分子的行為 是會覺得無法理喻的:既不理解為什么他們會倒汽油自焚傷害自己,也不理解他們為什么要用槍掃射無辜的群眾傷害別人。 但在接受了嚴重的意識形態的人群看來,他們還會驕傲自己是做了一件多么好的事呢! 簡而言之,我們不要帶著強烈的意識形態把自己的觀點當作不可動搖的真理。 強烈的意識形態偏見不止存在于極端的宗教中,它還存在于我們的生活日常中。比如,“重男輕女”這種強烈的意識形態偏見,就不知道荼毒了多少代人。 04 芒格的人生態度(語錄摘抄) 1要得到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2正確的愛應該以仰慕為基礎,我們應該去愛對我們有教育意義的先賢 3在你們正確地仰慕的人手下工作,在生活中取得的成就將會更加令人滿意。 4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5不要自憐,因為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6成為相對贏家的方法——工作,工作,再工作,看準時機再下注,其他時間按兵不動 7如果一開始就做可行的事而不是做不可行的事,你成功的機率大得多這是顯而易見的. 8.... over 謝謝你觀看到這里 我是一派胡言貓 這里每周和你分享一本好書 我們下周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