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好久不見了。今日為大家介紹一種現今只能從博物館里觀看他們化石的動物—世界上最長的恐龍:地震龍。 堪比兩節動車車廂長度的地震龍 地震龍意為“使大地震動的蜥蜴”,是較大的植食性恐龍之一,生存于侏羅紀晚期。 尾巴比脖子略長,小腦袋,有一個腳趾長著爪子,地震龍起初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屬,但最近的研究顯示地震龍可能是梁龍屬的一個大型種,更有研究提出它們是長梁龍的一個標本。如同其他梁龍,地震龍生存于啟莫里階到提通階,約1億5400萬年前到1億4400萬年前。地震龍是以部分骨骸來命名,這些骨骸是在1979年在新墨西哥州發現,包含了脊椎、骨盆、以及肋骨。原本被假設是胃石的石頭,似乎是經過河流沖積的卵石。地震龍是在1991年正式敘述、命名,屬于梁龍科。如同其他梁龍科恐龍,地震龍的鼻孔位于口鼻部前端,但頭顱骨上的鼻管孔位于頭部頂部;而地震龍的前肢稍短于后肢。 普通的食肉龍在它面前都是學前班兒童 地震龍是地球上迄今為止曾生存過的體長最長的陸生物種,自然也是恐龍王國中的 “體長之王”。它身上的大部份骨骼化石得以出土,這在大型蜥腳類恐龍中極為罕見,也使得人們對它有所了解。地震龍的頸椎和尾巴極長,與此相比,它的軀體就顯得短肥。由此推論,它的體重有可能輕于超龍。 航母與小艇的即視感 地震龍是恐龍中超大恐龍的代表龍,在1991年發現了第一只地震龍化石。地震龍長著長脖子,小腦袋,以及一條細長的尾巴。鼻孔長在頭頂上。它的頭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圓形牙齒,后部沒有牙齒。地震龍是最大的恐龍,但部分科學家認為已發現的地震龍化石屬于一只長得過大的梁龍。自從地震龍首次被敘述后,地震龍的首次估計體型被認為是夸大的。較新的研究顯示地震龍的身長只有約32米,重量約22到27公噸,小于它們的近親超龍。這個重新評估是根據地震龍巨大巴的位置,實際上比DavidGillete首次計算地震龍體重時的位置還要前。 另外,地震龍當初估計身長時,曾參考賓州匹茲堡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完整梁龍骨架,該骨架有13節尾椎取自于其他恐龍,因此地震龍的身長估計值多了30%。恐龍體長42 — 67米,體重可能會達到100噸以上。 傲世于侏羅紀的叢林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