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聯語匯選》 古今聯語匯選第八冊·集字(七) 集爨寶子碑丹徒葉中泠玉森云:江寧林弢庵希聲,著有《墨繡堂碑選》及集聯十數冊,曾以指畫青綠山水四幅見贈,極蒼潤之致。近聞已歸道山,可悼也!偶檢篋中得其所集楹帖數十聯,吉光片羽,珍若球琳。其集爨寶子碑云:事凡百都利 惟至人無想 書字集王大令 在山林有高志 道德高邈楊中立 一官歸來,山林自樂 梁州夢道人集爨寶子碑:惟君所行 林風振幽響 清辭振金石 清高感風月 鴻儀漸周道 清操貞金石 淳粹金石操 斯人其懷寶 天風揚海浪 高才方子建 至德隆行葦 至道無終始 禮樂隆上治 令名有幽顯 春秋動嘉想 風流邈張緒 湖海遂高志 翔鸞鳴紫闥 磐石寧邦本 中原擾亂六朝史 玄胄風標王子晉 慷慨高歌杜子美 孰煞曾歌鄭子產 嘉月光風動情感 鳳質龍文自瑰瑋 云影天光自清曠 淵岳動靜得其所 令名顯揚,詠歌朝野 金玉其相,斯人邈矣 至道無名,放乎四海 歸于江湖,爰得其所 各家集爨寶子碑:君子之道長 天流莫云紫 顏孟守圣道 春風利如剪 良馬得龍子 秋月天然潔 龍騰四海浪 流云歸何處 秋月如清圣 林宗稱有道 放浪江湖上 九皋鳴陰羽 秋響振江葦 滄海駕紫浪 甘棠歌有德 湖光挺山影 海鴻振矯翮 九州君子宇 清風吐海月 江流薄磐石 西都子云宇 湖山得天秀 矯影龍騰滄海 江風清山月靜 三月春風鳴野羽 林宗道德馬周相 海上長風騰紫浪 黃龍駕云騰滄海 王侯將相天所位 林集陰陰鳴春羽 滄海騰龍三月浪 百年方駕天隨子 春陰三月海棠發 長纓如遂終軍志 名山當令賢主守 墻陰高曠庭軒靜 中岳月高光莫野 云揚高浪凌滄海 九霄素月清秋潔 九霄云薄秋無影 絆人維有西湖月 簡質無文,山居樂事 斯文粹精,銘之金石 風烈清高,如忘官守 志在四方,彰其令德 張緒少年,風流相耀 鄉舉賢良,揚于州郡 鴻鳴素秋,相處于野 月耀長天,賓鴻秋至 歲事有秋,黃云在野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爨龍顏碑粱州夢道人集爨龍顏碑:敷陳五教 經禮三百 烋風鄭子產 朝云舒五色 中天翔鳳翮 清名扇四裔 純懿致弘度 歌聲貫金石 家聲承孝友 錦云成五色 哀樂因境構 西蜀天府國 西蜀天府國 高蹤慕歌鳳 蟬望秋似蛻 文章千古事 文章千古事 清門無鳳字 山深構靈境 忠貞南史簡 曾顏懿德超然遠 春秋大義存王室 靈鳳中天舒錦翮 夏后均中原九土 冠世殊勛,勒之樂石 慕義懷仁,深以歌詠 冠世英姿,長駕遠御 江寧林鄧庵集爨龍顏碑:三國乃正史 春九十未去 南國敷文教 道德五千字 道心參明月 于金紫尚何慕 史家各立門戶 古人于茲遠矣 朗朗如行玉山上 此身定是明月化 道德經高五千字 在山流清,出山流濁 道學源流,六經諸子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瘞鶴銘翁瓶庵集瘞鶴銘:山藏此銘以不朽 梁鼎芬集瘞鶴銘:歲前事真仿佛 任文煒集瘞鶴銘:于此得爽塏 茅北山集瘞鶴銘:爽塏掩江表 陳仁先集瘞鶴銘:相得乃以石 楊紹時集瘞鶴銘:石得山勢 徐淮生集瘞鶴銘:仙禽化朱石 君其重仙尉 留得石勢固 亭石化仙未 不朽得于歲 仙乎以花侶 楊陰掩江外 瘞銘詞不朽 得丹方于此 歲華留石得 家藏華山石 乃征華陰侶 于此得仿佛 厥土得爽塏 華陰里藏石 爰集丹揚尉 吾家藏山下 仙華歲于此 幣旌真宰相 于石得真相 丹黃篆石勢 留江山不朽 以幣旌仙尉 惟上仙不化 江流蕩山外 山家得朱石 于此得仿佛 上方旌仙尉 篆勢仿佛亭下石 石勢于篆得仿佛 前山后江亦寧土 山勢江流唯仿佛 左全孝集瘞鶴銘:于山得真相 方外集真侶 山前華表留真相 藏山前事留丹篆 藏山不朽前日事 洪流蕩蕩留石篆 山上丹黃留未朽 江山得君重不朽 固厥真宰惟方外 前后留真,藏山不朽 江寧林鄧庵集瘞鶴銘:銘篆山前石 江流石不朽 浮家于江上 丹山得真相 君家得此寧土 此君乃真仙化 山之上下得平勢 亭后華陰,亭前仙侶 華陰之下,茂留仙侶 厥土惟寧,江山不朽 胡玉瀛集瘞鶴銘:江山得勢乃爽塏 宰乎真藏,歲華以固 詞華不浮,乃征真宰
徐瀛舫集瘞鶴銘:山掩洪流勢 禽浮江上石 蕩此浮華,惟藏真固 洪子東、陳吟伯同集瘞鶴銘:仙侶得真宰 詞華掩江表 江上君留黃石侶 山陰留篆詞不朽 石上黃華集詞侶 山陰仙侶真相得 江表詞華君不朽 歲歲丹黃集詞侶 山陰篆勢真仙侶 華事相留方外侶 浮家得遂華前集 山前征事惟仙侶 未得仙真侶黃石 仙侶相于集銘篆 亭下黃華留宰相 江表相于集詞侶 銘篆藏山留仿佛 詞侶江山留篆石 江亭山勢重重掩 山外黃華江外石 方重惟君,乃真宰相 黃華方胎,丹禽爰集 江流蕩山,洪詞篆石 仙侶相于,得之丹篆 亭于山家,華石相得 仙侶留真,表之丹篆 洪青立集瘞鶴銘:亭石浮爽 不仙亦爽 篆于亭石 楊華江上 黃石得侶 洪流得真宰 山勢掩江重 此君亦仙尉 江上石浮勢 朱旌玄幣征仙侶 爽塏此得,厥流惟下 馬叔平集瘞鶴銘:方外集侶 君乃真侶 亭陰禽方集 山勢前后掩 于此得山水勢 征之前事亦仿佛 玄幣朱旌,于此山征宰相 丹篆朱銘,藏于此□以不朽
重山裹后,洪流蕩前,厥勢乃相寧固也 潘承謀集瘞鶴銘:華掩山前石 丹篆征仙侶 蕩蕩江流,亭陰方午 陳錫疇集瘞鶴銘:相于黃石侶 君亦仙尉也 真宰相得,未表乎外 施牧集瘞鶴銘:朱亭留爽勢 山家藏得山陰篆 楊下華陰真爽塏 銘篆詞華,藏之不朽 重山藏銘,華石留詞,惟厥流丹,相玄黃以不朽 陳任陽集瘞鶴銘:洪流蕩前,得此爽塏 華朱楊黃,事得真宰 此銘詞于江表相上下也 陳漱六集瘞鶴銘:詞華掩江表 石君真宰相 惟留此真宰 華前集丹侶 山君藏厥勢 皇華江宰相 禽留方相石 前后浮爽塏 得江山之爽塏 事上惟留真宰 山家不重惟藏幣 午前華重陰浮爽 華表仙禽固爰集 江上華亭征外集 朱征君家集仙侶 重集仙禽華表上 山家華侶浮于事 江上禽浮留事外 真丹不外家藏集 下幣不皇得真侶 詞華上掩山陰集 朱家集事乃真爽 山陰家勢留于后 篆石山前集仙尉 華相詞浮江上集 亭上征留江表集 仙土亦惟集山侶 午歲浮留也真宰 外黃下相征前事 詞華掩得山陰未 相石亭前集仙侶 江上浮禽得真宰 仙禽亦得山君勢 真華掩得山亭相 事前仿佛得真相 華不掩真江表集 爽浮亭外華陰重 蕩陰仙宰惟君侶 家裹華陰藏爽塏 亭前亦集胎仙不 外集浮于洪宰相 浮家陰得仙禽侶 浮石山前得爽塏 集江表詞,藏山陰篆 華下藏陰,亭前浮爽 得此洪流,華亦真侶 山勢掩前,江流蕩后 相此洪流,浮華不事 篆石山前,浮華江上 朱石亭前,浮于真侶 得此山家,乃留真宰 家藏惟江表詞、華亭集 華表禽、蕩陰宰,乃真侶也 釋六靜集瘞鶴銘君相征仙侶 釋齊瀛集瘞鶴銘:山勢裹亭重 華陰禽上下 山石留真相 亭前集仙侶 山勢亭前掩 浮家江楊以下 詞華不下于江表 此銘于山相不朽 真宰亭亭山石重 華詞不下丹陽尉 江上相流集仙侶 家侶亦藏江表集 詞華不下方山尉 山家華亦留真相 亭上征留江表集 浮石山前得爽塏 仙禽爰集華以外 集江表詞,藏山陰篆 山勢掩前,江流蕩后 釋云帆集瘞鶴銘:寧惟真固 浮家相集侶 山歲銘篆山乃重 侶集江亭真爽塏 真宰裹玄黃以外 表事于前,旌銘以后 仙侶集朱亭,勢曰爽塏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古今聯語匯選第八冊·集字(八) 集禊帖何子貞太史集禊帖:老竹亭間生古趣 一亭盡攬山間趣 春水初湍群類樂 為稽管樂當年跡 萬感盡隨春氣化 懷古人若不可及 群流所會生修竹 閑時坐聽水流竹 春風不放游絲倦 流水悟將天地事 與幽人言自生悟 暫托無弦契流水 天外萬山臨短室 作古文當有生氣 極陳萬言古今盡 竹陰在地若流水 嘗將閑日觀當世 在地竹陰清若水 有萬夫不當之氣 春初人盡懷生氣 情文萬古極群趣 流水無有自弦管 山當曲時水群會 萬有不齊天地事 風因得竹若殊遇 山春初和,可以放帶 天清地和,若在古宇 相遇無言,流水今日 萬年老竹,化為與可 春風感人,有形無跡 每年一集,自為目錄 集群人文,咸古作者 風日無言,一觴自足 春至無形,因時生跡 崇蘭一山,短竹列坐 賢矣老彭,述夫作者 虛斯能崇,靜斯能永 氣之所感,不因情至 吳平齋太守集禊帖:一生大自在 情可不言喻 古懷言外得 清猶臨水竹 風靜帶蘭氣 述錄萬斯大 世事若流水 觀水悟天趣 集古得未曾有 山林豈無作者 言或自生天趣 時事每生感慨 作文當有清氣 其文得在集古 不管古今世事 一室靜修己事 靜坐自然有得 大水流為九曲 古今人不相及 天外諸山若抱 畢生無不快事 聽水可當古曲 永康胡月樵鳳丹輯近人集禊帖:清詠攬齊陳以后 大地清幽山水會 絲竹放聲春未暮 文生于情有春氣 大文間世有述作 亭間流水自今古 列坐陳觴閑寄日 每坐風亭聽萬竹 賢者所為,亦殊靜躁 流水激弦,仰與古會 文管生風,自然有竹 崇蘭一山,短竹列坐 既然得水,豈可無竹 李次青集禊帖:文當觀其人之品 莫言今日無知己 自樂其樂,可與觀天 至人之懷,無可不可 天之所興,事無不集 及此春初,因時游目 大地春時,自流生趣 丁心齋觀察集禊帖:古今每云不相及 遷固為文能永世 大作當為一品集 九宇流觀,朗于天日 古今大年,老彭合契 暹辰甫集禊帖:古懷猶長老 諸樂和于竹 流水悲今日 歲暮群山老 至人有取于流水 長樂管弦天外聽 清和時古人異品 不遇古人為后死 感激無言知己遇 終日無言知靜趣 不以能文欣自得 竹管生春知氣化 坐右陳觴無錄事 俯聽流水無弦曲 流水因知弦外趣 天清一水相映合 幽蘭在室生和氣 竹陰在地清于水 年得彭長,氣由老化 簡陽方于彬集禊帖:老人山森足相契 間間靜室春無跡 臨風一曲齊天樂 山水趣于弦外領 山間流水當聽曲 老于世事能知足 賢人浪跡懷稽老 春山有趣終年靜 賢者修齊,懷有至樂 世無古人,可托大事 流水今日,相喻無事 一水初生,春流抱竹 天地有情,長若春日 間日一觴,能樂所樂 虛竹故人,已殊群品 朗日和風,世有靜者 風會所趣,群隨之俯 當極樂時,不可盡興 人無閑時,不知取樂 及時樂天,俯仰自得 豈可于斯世求知己 文無古今,皆有可取 遇世故人,以和為得 靜觀自得,無時不樂 嘉應李秋四明經,其配紅蘭館主,工集古,嘗取禊帖為聯云:萬年觴有清和氣 林陰清和,蘭言曲暢 宣化鐘南耘太史德祥集禊帖:古懷殊世契于竹 世間所樂者暫相 管樂邇時天所相 水曲人閑詠修竹 畢觴娛天,內有至樂 一水抱竹,無有世趣 (以上為《集聯匯選初編》)
萬載彭雪齋鼎集禊帖:系懷當世事 靜坐觀文一室內 水曲幽蘭生靜氣 一室當群流所會 靜坐引觴,可以永日 列竹抱弦,托興在亭陰水曲 金堂何麓生集禊帖:與賢類游得至樂 極其盛情向天外 大文作不隨風氣 可于萬竹列亭舍 彭古香集禊帖:與賢者游信足樂 自樂天懷同靜者 樂生與古人合趣 竹陰左右自崇茂 天地春和游足暢 幽林曲帶亭間水 萬事虛懷臨水竹 古今文合為一集 長老幽閑蘭若靜 風人興會在觴詠 因事感懷,文人所樂 以竹當風,將蘭映日 無極長生,后天而老 老竹一林,大有生氣 九地九天,大將之陳 與老人期,豈可后至 暮年為文,自有老氣 無事不能,有長斯錄 初日幽蘭,生陰水曲 錢夢鯨集禊帖:無老死盡 流水今日 天地一氣 其次致曲 不形人短 知者樂水 蘭是清品 賢者之事 長于托大 與人同樂 山清若水 林無曲竹 時和風信少 山左集間氣 此世雖不古 清風在幽竹 得趣無弦外 終年春日少 水風生日暮 山間人自靜 至言類老列 水流天地外 感激為知己 氣因時事短 無為少年事 在山樂清靜 幽期每相左 山靜聽天樂 游山隨得得 風湍樂清聽 若游無懷世 舍后竹陰合 咸同猶盛世 幽蘭隨地有 清齊得至樂 當知無事樂 放懷游日觀 古樂無人聽 由也可為將 室內有萬古 室外列萬竹 世無一知己 少悟無生趣 幽蘭列異品 斯之未能信 世人無知妄作 今樂猶之古樂 為將當在相地 由也可以為將 知今亦當知古 賢者固當信古 每遇山水之樂 自然生有異悟 知足亦知不足 畢萬以后當盛 管相一時能者 雖在山林之內 無妄言無浪視 齊賢當為賢相 風人大有寄興 暢當能為清詠 至人無視無聽 隨會未為知者 時和齊己清詠 知己無若與可 知己不在形跡 視人事若己事 天若有情天亦老 閑時能得大自在 世間可樂是春日 世無知己豈可老 自敘得蘭亭之趣 得目為放人足矣 引弦管取樂浪地 游絲至地人跡靜 靜坐有時當日暮 大文合在遷固右 斯文之樂在自得 樂間終當為知者 無為所以得清靜 樂天不能為初盛 故山此日暢游興 作大事無妄無躁 知己當若陳無己 知己每懷文與可 無將遇合期今世 亦能為大年清詠 文陳萬言感天聽 將取固與得諸老 每至陰山懷大將 虛將老日懷年少 人以大山期右相 亭外生天竹地竹 諸將嗟無樂生在 當與古人相長短 生悟之無為異事 林陰水次得幽趣 臨春攬古悼陳室 列陳當左山右水 能品當若文與可 外觀極盛內不足 無放外人寄內陸 為文未嘗不自得 一清亦世之賢相 知己情懷清若水 自昔放懷游世外 清言自帶山林氣 次山固當為清品 歲暮山齊有天竹 隨人俯仰未為是 水自長流山自靜 斯世遷流不知極 舍后長年足流水 靜者能知當世事 自信此生得間氣 每因山水為亭觀 一春流水生蘭若 無為可不當時事 閑游時或至蘭若 每臨水間攬蘭若 室人賢惠能知足 每至樂游猶引領 大弦春和得天氣 齊右清游臨日觀 情懷曲曲陳知己 坐間絲管齊天樂 生當老日猶言少 時與若蘭和春詠 地是永年久不老 當世成知是清品 陳致虛靜修有得 知己當期千歲后 可嗟當世盡短視 山長水曲清游地 日初后人有能品 世間盡得生人樂 仰觀古天悼若水 一間靜室長臨水 相知大有同人集 幽蘭極長竹合抱 山人昔日為賢相 自有古人作知己 也知靜者能無事 每懷清游至少室 清陰古致大夫竹 閑時自為集古錄 蘭知春氣生山內 春氣在山曲水曲 坐右有幽蘭文竹 人生無若長樂老 和氣所致,九世同室 老將引弦,猶騁盛氣 長春內視,靜坐一觀 懷若竹虛,品同蘭靜 至人所臨,萬類咸若 文曲在天,萬夫欣仰 盛世右文,異類向化 流水長林,大有閑地 室有管弦,大是樂事 天日清和,人世閑樂 天與人和,賢能在列 清游之地,不異天宇 樂云樂云,今古一也 述古少游,同時作者 作者之文,古異暢茂 人盡合群,可以集事 左有少游,右有與可 山林之間,可以永日 暮年臨觴,會列九老 臨水游山,若其天放 后有萬年,坐當虛左 至人不言,天地在抱 品樂言文,一時之盛 樂浪無終,盡有游跡 賢者修能,無妄無躁 舍短取長,期于集事 當大事,不可有暮氣 不言虛無,所以崇有 樂天詠懷,感慨無極 同人初九,遇合在外 風詠暮春,至人所興 浪游曾至,大室少室 水間一亭,風靜修竹 臨陳生得,宇文化及 懷古述今,不無欣感 無極大極,自生人極 天不長春,年不長少 一世風流,少游興可 固錄遷文,在古無右 日觀觀天,其大無外 得山者靜,得水者知 陳年為將,長萬在列 為文至遷,能事畢矣 懷若水清,品同山靜 林類古人,清風斯在 若稽古初,當仰賢者 品為世遷,是內不足 賢者修能,終日不倦 長于將將,斯能集事 其人在蘭亭竹林以內 氣盛斯言無,長短盡當 其人為大彭諸稽以后 遷固之文,敘事有生氣 游詠山林,賢者然后樂此 在文同人,有古作者之致 林間生文無內虛,古終日及 詠懷諸作,若齊陳若隨若初盛 沈信卿集禊帖:觀化于天地外 一日不可無竹 引清風以當坐 古有老彭不老 無事于此靜坐 春水有時曲曲 至人與天同誕 抱和氣于虛室 坐無觴詠不樂 大智無悲無樂 少文之游極樂 觀水未至向若 在山不管世事 長生不由內視 朗風和月隨管領 無稽之言可妄聽 不將稽古盡能事 會向山林錄賢者 放言極人生樂事 萬品以靜觀自得 引將流水抱亭竹 有絲有竹是一樂 水竹相映一娛目 長游化日知春永 蘭竹自幽春不管 彭老倦于人世事 諸天清暢,忻然在抱 得天之和,有惠在抱 騁情萬古,抱趣一室 錄所作文,不快時目 天有至情,是能不老 日朗風清,游觀斯盛 靜得彭年,和氣所舍 管坐不遷,寄懷于靜 山峻于天,清游未足 在水在山,樂以永日 列坐引觴,人生極樂 峻抱在山,攬興無極 時無作者,府仰今昔 集古之文,能事未畢 竹引清風,當坐者樂 管領人間,一山一水 聽風弦外,若陳古樂 虛室足清氣,得趣觴詠外 風蘭抱和氣,觀天不于管 有時春不管,其文得清氣 大文得山水之趣,清游無地不懷古 管天仰察殊無極,不觴不詠足清趣 竹有虛懷得古趣,倦向林陰抱春氣 和風時與修蘭遇,此生無山水不樂 一水長流春不盡,及此盛年當述古 何芝亭集禊帖:與賢類游得至樂 盡日倦游稽古樂 水曲山崇齊俯視 大文作不隨風氣 長短竹林遷日氣 坐地攬觴無躁氣 靜坐自與蘭相契 亭陰靜與古相若 一竹崇陰清映水 惠日初陰幽得趣 蘭氣欣人有春抱 地以山亭述古跡 春長若水生靜悟 帶水抱山一間室 林間清氣當初日 人若幽蘭帶春氣 一年得趣在春日 抱有春懷可與世 大文喻世無今古 長生有悟清而靜 其日類有古今感 山情得古無相與 亦有可人臨坐右 文品豈在齊陳列 林虛亦靜聽流水 詠竹有人當春暮 日陰自昔知不足 竹與人齊山不大 崇文大作古時有 極其盛情向天外 自信抱內有天地 樂事當在長至日 是山雖無陰亦靜 蘭不妄言有知己 山水長生春不老 崇懷可與老彭遇 大水浪清風不激 林后有亭抱山足 九日游山遇群老 人攬此風殊快樂 流水放懷知者樂 盛會游山懷故老 暮山有日人初靜 山室九間得古趣 管內觀天有幽氣 山因大極少人跡 蘭嘗在室清于水 一水抱亭引幽趣 水外一亭自今古 人情與蘭竹同茂 蘭觴坐詠豈虛集 此地詠觴有清興 放懷隨地一觴足 日詠群觴天趣永 俯抱春風無浪跡 亭外竹陰臨靜室 群嶺抱臨朗春日 春游放形得知己 昔賢詠事可萬古 極天風浪臨以靜 歲暮有情寄流水 化盡陳言為作者 娛目騁情山九曲 品竹清流文與可 朗日映山春猶茂 林間有坐在此詠 嶺竹亭蘭隨地氣 知己有生蘭室內 盛地娛游無異感 賢者樂群事文詠 左右山形感曲列 少者天懷極娛樂 自信一生抱清氣 人若春蘭初映水 攬世自期當管樂 不群人品極天峻 大地未游知春至 稽古人文若遇故 游攬林亭極靜跡 清風不管嘗因竹 春水隨風生亭足 群蘭生山咸向日 清風竹外林嘗靜 信世修文為故老 春信初至崇蘭放 激水感時舍陳跡 向無人跡春林茂 老竹當天陰可托 當以大文騁一世 舍曲一山猶帶水 每帶和風游蘭舍 可于萬山列亭舍 老至文懷風趣永 向日春山引古氣 仰天大言托世宙 林曲嶺幽,文情相引 終日靜修,躁情自化 林竹未齊,無幽人集 崇竹次修,時賢集詠 如皋鄭氏集禊帖:清言每不及時事 每臨大事有靜氣 各家集禊帖:崇蘭老竹 流水今古 靜坐一室 作者今猶昔 得山水清氣 引觴春日永 靜坐得幽趣 聽樂不知倦 一亭俯流水 至人無異趣 清猶臨水竹 詠懷當世事 清游向天日 樂天有清致 大樂同天地 山靜蘭初放 不隨時俯仰 山林無世事 幽蘭間修竹 管弦亦盛事 觀水悟天趣 清閑無世事 山水暫托足 幽蘭得春氣 林間春有信 觀水得其趣 靜觀欣有得 風和春日永 宇宙靜無事 室有惠崇山水 其人賢于管樂 幽室在山自古 閑時觀與可竹 至言當系于帶 大同無少長老 不管古今世事 慨世風之不古 靜坐自然有得 樂天不外知足 期一言之取信 至化與人同樂 少言不生閑氣 萬事靜隨流水 與古人為知己 長老能言古跡 述事感懷之作 臨事有長有短 幽竹亭臨流水地 游山聽水無虛日 長此無言一室靜 為遷幽室將隨竹 九曲長流天地外 九宇同春為至樂 靜坐竹林觀自在 斯之未信斯能信 得一以清,自無終極 以古今大文為述作 歲時若流,古今異趣 蘭信有期,當春齊放 快哉當風,可以長坐 稽古右文,崇于盛世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古今聯語匯選第八冊·集字(九) 集崔敬邕碑梁州夢道人集崔敬邕碑:俊華茂實 始制文字 泉流無滯 空潭沉月 和風被物 清風入幕 孤云垂大海 層云籠遠樹 泉石含幽景 情幽契泉石 武鄉王者佐 篆云籠遠樹 槐云幕日景 煙云凝篆字 孤忠文信國 化日光清景 衛青咸稱大將 淵明清風自遠 揚子云作奇字 國唯善以為寶 太白風流才子 疾風入樹發奇響 奇石靈泉含幽景 作事思于世有濟 龍起云垂白日晦 大化育物殊靈蠢 荒誕如陳穆王傳 臨文愛積雙聲字 海國風清春日永 庭樹籠煙景深邃 遠源之富,奕世之美 特稟清貞,少播令譽 秉義懷仁,宣風自遠 夏鼎周彝,流傳奕世 惠澤仁聲,溫然春日 不世奇功,書之簡冊 景略奇才,聲聞華夏 寶月卿云,慶鐘盛世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司馬景和妻墓志銘丹徒葉中泠玉森集司馬景和妻墓志銘:溫風蕙葉 奇石壽萬古 幽庭奄古月 小字呼桃葉 春風含淑氣 芳懷向秋月 夫容稟婉德 頌聲著華縣 有人識千里馬 石城春懷六代 德行而知風自 春風而外無淑氣 德無以名斯謂大 秋月笄橫天女發 長夏閑庭華秀出 不聞上古河圖出 守中和自歸大道 春洲秀潤慈姑葉 中散之音出金石 高度君如千里月 天馬英奇宜作頌 芳野秋高歸馬疾 春蘭叢生石故秀 孔氏有訓崇禮教 溫恭謙和以接物 延納芬芳三二月 風入春叢糅女蕙 大集不刊題甲子 春風靜婉宜男葉 金庭悟道奉六甲 聲能動物盡善矣 季龔流芳,與人以矩 金章自華,石鼓孔壽 田者之言,道孚甲子 九章孔修,范納規矩 陽春太高,下里多和 金人慎言,玉人潤德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張猛龍碑各家集張猛龍碑:剖符承露冕 承華織云錦 人文比鄒魯 故人在河漢 蘭影凈在水 玉山明積雪 浮白盡三雅 西河備周禮 荷華深水樂 守道不移世 光明春濯錦 朋飛山月紫 扶桑出東海 秋月開靈境 歌聲出金石 秋水震海若 山光留白下 尚友式于古 石具風云質 棲云新剖石 云煙都有主 高文龍變化 樂游尋野景 石留題詠字 心如流水凈 君子比德于玉 勒石窮青海境 海島飲流自樂 治宗黃老自清凈 涼月入閭照篇讀 煙景當春樂魚鳥 每當小飲具良友 文學高風起漢魏 水深魚有依符樂 清荷脫衣野泉凈 詩裁偽體宗風雅 東風改吹野禽樂 太守游歸禽自樂 清名照曜馳天紫 獨守殘篇校史闕 云露已滋新草木 更使天孫織云錦 平泉草森自足愛 華岳三峰應朱鳥 褰衣所喜素心友 云龍上下馳東野 四時靈秀開華岳 自有天題照青紫 高歌不知白日盡 草圣獨宗王大令 大令字備漢魏體 當風蘭葉揚芳烈 好從青鳥依王母 義熙風云,淵明沉飲 峰闕云開,曉聲時發 新蘅當春,初荷出水 懷勺飲河,游魚吹水 北山移文,愛及云壑 海風吹云,變化萬體 桂實萬年,食之不老 應龍飛天,所在變化 金闕玉京,景云覆蓋 五老游河,星光下照 神龍出淵,云黃天紫 流水高山,素心以喜 剪雪裁風,裂云剖月 蹈德詠仁,治登于古 功加于時,勒之貞石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匡哲刻經頌丹徒葉中泠玉森集匡哲刻經頌:幽淵存劫 圣集眾體 林姿自妙 妙悟常發 山家羅鴿 龍山眾豪放 抽豪成眾妙 是鳳皆寄像 舍家銷眾劫 山鴿騰騰羅復放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鳊》)集圣教序永康胡月樵鳳丹輯近人集圣教序:才思欲高燕許上 口慧有言皆敏妙 無力東鳳花半露 風定鐘聲花外度 山川靈妙能增慧 常于良夜倚花立 張鹿仙觀察集圣教序:生天成佛謝靈運 大翼垂天九萬里 門掩梨花深見月 托興要于山水外 桂花松子有仙意 洞門靜掩梨花月 梨云滿地不見月 彌天雪月空中色 海中大佛八寶蓋 御風而行誠善也 廣庭有露桂花濕 二分明月維揚夜 老子五千言道德 聞鐘未可虛清夜 武陵源世外春色 傳神古有李思訓 立身若被浮名累 山林自有不朽業 照眼山花春世界 人影在地忽見月 十里煙花雙燕影 春歸花外燕相識 太華奇觀,萬古積雪 之子遠行,古人不見 山高水深,斯人不出 可以棲遲,蒼松古石 桂花開時,香雪成海 黃葉半林,所思不遠 羅浮括蒼,神仙所宅 王謝門才,機云世德 天上勝游,曰清虛府 樂哉斯游,仰見明月 簡陽方于彬集圣教序:鷲嶺煙云三世佛 月以有情隨水遠 問字遠尋揚子宅 十分煙雨羅含宅 松影遠含山大小 欲為高人常進履 名相風流師謝傅 月明水際開雙鏡 春陰十里常含雨 方外人求懷素字 天地精華三品石 寒夜獨然松葉火 燕許文詞臻博遠 水注桂巖人洗墨 珠林雪滿僧歸寺 幽并名將空千古 山花含露無今古 抱庭流水三分綠 寶鏡當空,見諸佛相 名挺七松,貞乎素抱 古佛真仙,前緣所會 雪滿千巖,山高月小 蓮葉東西,仙源今古 (以上為《集聯匯選初編》)彭古香集圣教序:山類高人無俗累 游足東西十萬里 掩蓋松含云色相 許子將有人倫鑒 春燈焰照九微火 周天三百六十度 集賢墨妙一千字 學于古訓乃有獲 前因妙語三生石 桂露蓮波,色香世界 萬里遠游,窮歷五鹿 相期以來,是有真跡 各家集圣教序:心法十六字 鹿門多大隱 波淥生春早 名言托金石 緣嶺窮山奧 有雨云生石 有山澤閑度 鏡如常滿月 香山圖九老 對月永今夕 斯人猶在抱 后世有述者 才高燕許上 古今不相及 松室夜燈禪影靜 鐘聲遠渡僧歸早 春光顯露花開未 內典相傳唐翰墨 情人對月空懷遠 生天成佛謝靈運 書中自啟七寶藏 大翼垂天九萬里 門掩梨花深見月 使我開懷惟夜月 知昧人當風月夕 方書古有金匱略 二分明月維揚夜 春歸花外燕相識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紀太山銘俞曲園先生集唐隸紀太山銘:在山為宰相 其書渾渾爾 能文章有道德 自有仙人非盡誕 亦有小山起平地 江上自來山萬疊 大山小山若伯仲 山中人惟知自樂 天生仙物,三千歲孰 (以上為《古今聯語匯選初集·集字》)
集岳麓寺碑彭古香集岳麓寺碑:飛將軍自天而下 九萬里知風氣力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中興頌錢夢鯨集中興頌:中秋八月 在國為柱石 無若中山千日 天馬有時來外國 高名一代文中子 高秋山石千崖立 德行有顏子曾子 西子可能溪上老 千秋經學孫明復 文中子不為圣學 邊地秋高馬群立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多寶塔銘簡陽方于彬集多寶塔:高文一卷金華筆 至性溫柔古樂府 楚金字若春山秀 書舍清修門外雪 高山流水聞天樂 山中流水澄冰雪 對月每生懷古意 靜對爐煙含道氣 不盡藏書出東壁 文如王勃三生慧 玉門萬里歸名將 南樓清景中秋月 三百里中,道子所畫 金檢玉函,河山輝映 檻筑恒春,金蓮滿地 秋月一輪,春山半壁 東山相才,西山理學 明月當空,秋水一色 近人集多寶塔:觀書要能自出見解 于世俗中見本來面 (以上為《集聯匯選初編》)攸縣余德沅集多寶塔銘:大海吞流,崇山納壤 蟻經群峰,螢光到宿 環佩葳蕤,金碧炅晃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醴泉銘攸縣余德沅集醴泉銘:品居玉海金山上 圣代聲靈隨地遠 知人有鑒冰為鏡 曲策高文,導揚盛美 令德光華,暉流珠玉 金石千聲,臺閣萬仞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玉版十三行三韓馬朗山慧裕集玉版十三行:侶疇交以信 言詩明素志 神交以志合 人無信不足 神情悅我志 長言清以厲 知其聲以流詠 神靈申甫斯揚烈 詩禮托先人之蔭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峿臺銘溧陽強運開集峿臺銘:怪石出水底 日長竹掩戶 好古不病俗 朝日出東海 道水出海若 清吟乃所好 高人有異撰 戶臨半溪水 怪石自高下 山松嵌竇古 道高自無悶 山遠長畜勢 達人能無悶 湘竹臨軒怨 行奇非病俗 竹戶掩溪畔 達者能無悶 無松不古峭 閑步山溪月 山古峰長在 登臨有山水 石出水深處 高山皆絕壁 竹亭在山自古 洄潭一百廿丈 無悶此間小步 山古宜有刻石 溪畔月清若水 奇峰斗絕八九丈 清時乃得閑歲月 亭臺遠望皆勝異 得閑歲月厭朝市 四時松竹長掩映 怪石碅磳畜奇勢 溪山勝處宜小筑 小峰嵌竇勢斗絕 竹戶松軒皆勝異 行歌所至得水石 回潭清映水底月 遠瞻竹戶當溪畔 怪石廿丈峰自古 縱目古今皆戲局 清溪得水亭臺古 有好溪山宜小步 能得時宜行自遠 崖前湘竹為誰怨 力登山顛得不借 與誰遠泛北海道 怪石臨溪自高下 大道無涯如泛海 得勝異處宜小步 次山歌行自古峭 礱崖刻銘字奇古 山不在高,畜勢自古 小峰嵌竇,宜間松竹 九日登高,無遠不盡 得一以清,乃至于道 古月嵌山,半峰幽絕 亭不必高,嵌松則古 怪石碅磳,半出水底 軒然大波,作于水上 道望清高,瞻如北斗 亭古竹幽,月清若水 絕壁洄潭,無非勝異 得大山銘,余廿九字 一山皆松,大波如作 軒然大波,泛泛從石底出 溪畔行三四百步,前有怪石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麻姑仙壇記各家集麻姑仙壇記:五百年名世 神仙多道氣 四海水皆立 文章有靈變 松高能引鶴 洞垂百尺瀑 登山先得月 蒼松多古色 雨過松增色 竹引閑云去 流云引華月 但道桑麻盛 金石傳古字 松嶺云來聞鳥語 高松雨過發古色 松嶺云光多古氣 擲杯于庭變白鶴 通神古有吳道子 十頃蓮華香似海 紫蓋山光云似錦 白鶴倒顛迎遠日 紫陽傳道繼夫子 近水人家聞笑語 許由務光古高士 日高華發聞蟬語 半庭松色如車蓋 大海流光產百寶 東南瀑布觀云氣 神山高坐古香發 仙山蓋偃松間月 鐘清竹外流云好 神處威靈山月大 從客語妙金華殿 好山向北云垂地 華氣流香香到海 題詩名著香山句 江心月白盤新石 東海桑田,神仙狡獪 書法尊嚴,顏與信本 登山舉杯,傍松聞瀑 有教無類,與其進也 坐華舉杯,撫松步月 法雨行龍,仙云戲鶴 好士若龍,須知真似 虎駕龍車,神人導從 擲地有聲,當作金石 時鳥變聲,名家詩思 從虎從龍,各因其類 玉井蓮新,黃山松古 月過北庭,云垂東海 通達詩書,纂序今古 君子無為,得時則駕 十五月華,八九云夢 玉洞仙人,蒼山碧海 高士譚經,大方家數 化宇承平,山川清美 似水官清,閑云松嶺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爭坐位帖何子貞太史集爭坐位帖:人定佛從心上見 升高喜見諸天月 煙清忽見一勾月 欲從月地參初佛 兩世勛名郭仆射 宗師合與抗東野 如張子野真詞伯 文人扈從張安世 大海溢為天上月 屈兩足坐悟本始 王大令書從父出 古文自有初中晚 野煙有路知依寺 三傳何容置高閣 然名香宜對古畫 榻橫左右書三尺 清香滿室佛入定 清宴初開,才人忽到 據榻然香,即同供佛 古畫清香,長天大日 魚有百金,乃澤國長 尺書可當十部從事 獨坐堂階,天高月滿 天大故高,海深益下 力排異端,將軍破賊 縱橫百家,才大如海 習八分書,得陜本貴 道合天人,以無用用 永康胡月樵鳳丹輯近人集爭坐位帖:閑思參佛座 入座香如海 書以功深能跋扈 第一香應名士品 咫聞每易爭家數 半階明月初來地 香不知名惟定品 人倚畫寮初月上 無人自數初三月 魚魚入世難為海 古佛香臺參一指 吳平齋太守集爭坐位帖:大文師吏部 高臺明月滿 省身若不及 海天明月上 大戴傳三禮 梵理右丞畫 微香開末利 功名一行傳 簡陽方于彬集爭坐位帖:敢言誤國非官禮 高臺月出生鄉思 宣城敢屈李供奉 半榻微煙同品畫 二分煙月人如畫 金門日射天顏喜 清門世業傳三輔 古香文品顏光祿 自檢清香參佛海 鄉情自古隆三爵 開府詞宗,參軍文品 二王作書,并有古意 嘉應李秋四明經集爭坐位帖:上下相從念東野 王桓并世豈相下 鄉居日晚野聞扈 清香畫然,數息澹定 不息雜念,見須彝國 朝南便行,真遂意事 忽指月光,猶有我相 才如子葵,足與論圣 行古五禮,用三足爵 天咫少聞,積以人力 參軍言魚,自況高志 文中子之門出將相 近人集爭坐位帖:君子必自反 清修未嘗奉佛 則我未之有得 人到率真皆古道 能致其功,修己以敬 我思古人,心有獨得 若知者行,其所無事 (以上為《集聯匯選初編》)汪頌閣之先德子養先生,名曾,本績學,工聯語,有《青霞仙館楹帖》,其集爭坐位云:升高當自下 檢身若不及 有容德乃大 名理出九家易 升臺俯對海門月 書到右軍真圣品 右丞為畫家極品 金臺才子文名盛 名士尺書含古意 六時禮佛意微悟 有書喜若魚依澤 論時事當出獨見 但守本心時度理 才子修辭須當理 愛才時下高人榻 厭聞時事唯參佛 大道功夫修日進 欲向君平參理數 豈特容顏分貴賤 常愿與君子分過 三徑同行時對月 公卿半是能文士 佛藏縱橫開士室 功同作相人皆仰 數參皇極知前定 大道功夫修勿壞 右軍為書家圣品 官廷時下高人榻 六朝書畫,開人涂徑 五言長城,愛君名作 升百尺臺,眾涂可數 披百家書,如對端士 若無定志,安有定力 得古尊彝,可正史誤 作圣功夫,正心誠意 平子兩京,文章宗尚 家國身心,修其在我 取友尊師,輔我不及 志托慈良,萬福所會 之子遠行,古人不見 山高水深,斯人不出 可以棲遲,蒼松古石 仙佛因緣,名山慧業 桂花開時,香雪成海 作吏不論官階,唯時時念朝廷德意 我愿置高閣,尊藏班固史、相如文、右軍書、道子畫,取古來才人,誠心尚友 彭古香集爭坐位:愛月便居前席坐 月如高士從容出 君子愛人不姑息 羅浮括蒼,神仙所宅 王謝門才,機云世德 清風滿懷,朗月在抱 我佛所宗,真如貝葉 天上勝游,曰清虛府 四世傳經,是謂通德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柳州碑袁冕南集柳州碑:黃鶴下飛,知報福事 程曉川集柳州碑:無悲無苦我其壽 黃鶴非人自出世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多心經錢夢鯨集多心經:老眼深識 明道自得 生世若夢 得道在苦行 異說呵五利 深心有遠照 能知世味苦 深莎礙行道 道大能呵佛 不能得道離三界 切究子集觀故實 阿香所觸,世界皆怖 呵除異說,真識無上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集大智度論黃巖毛敬詮宗澄、海鹽平幼堂衡同集大智度論:度脫諸三界 光明第一照 是名得三昧 精進如鋼鉀 故能勝一切 能忍成道事 福德自纏絡 總持為轡勒 勤求涅槃樂 破壞因緣及名相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集中岳論經書徐淮生集中岳論經書:林巒妙清賞 霞旌掛絕巘 極目觀山海 回道漢中月 韶光春日永 與風過大海 春日射絕澗 嶺直出云表 寧心時對月 飛禽入煙岫 登浮玉山頂 持節作漢使 一瞥過小島 春時陵仙岫 峰高苔路逼 鳳息云中駕 相期觀道妙 澗泉緣路緩 力道動虛覺 回首云生巘 論辨崢嶸動崖岫 妙極無過息塵跡 披圖迷路入煙域 緣澗相羊絕塵俗 論直非高,言志與點 精五言詩,藏九州志 飛泉動音,樓沙迷跡 觀書會微,五經為用 寧終身無,與俗人合 明道昭空,論經農秘 (以上為《集聯匯選二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