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購車群體的年輕化,“顏值”成為了眾多購買者的首選因素,一輛好看的車就仿佛“看見對的人”,一見鐘情便是長相廝守。 不過,外觀的“顏值”說到底還是給路人甲乙丙丁看的,一輛車的內飾才是駕駛者與乘客會長期接觸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2018年的十佳內飾大評比,也許就有您看上眼的! 首先來說說這次十佳內飾的評選機構:沃德十佳,就是那個每年都會評選十佳發動機的北美權威評比機構,評選十佳內飾也是他們的內容之一,不過評選車輛都是在美國銷售的車型,標準也是以評委的主觀感受為主,所以各位看官不要較真,認真你就輸了。 10、雪佛蘭探界者 評委們給出的判斷有以下幾點:1、銷量好;2、以曲線代替直線,看上去感覺不錯;3、用料好;4、科技配置豐富。 曲線的多重運用以及富有層次感的設計,探界者給人的感覺很緊繃、有力,與雪佛蘭的品牌定位還是比較契合的。鍍鉻裝飾的運用,也讓車內不那么沉悶,更顯精致一些。 9、現代KONA 現代KONA排在第九,評委們給出的評價為:1、彩色線條點綴,顯年輕;2、簡化設計中央區域好評;3、屏幕高清邏輯簡單,控制旋鈕手感好。 確實,出風口以及擋把處的黃綠色點綴還是很有識別度的,在純黑的內飾中注入了一些活潑的元素;不過,簡化設計的中控區域也能成為判斷因素之一,就有點想不明白了,畢竟能做到的不止這一款車吧…… 8、英菲尼迪QX50 我們還是先看看評委的意見:1、概念設計下放得非常到位;2、選材裝飾質感華麗;3、中控臺夠寬大;4、3塊屏幕+舒適的第二排。 從內飾的豪華感營造來說, 英菲尼迪QX50的表現比上兩位強了不少,3塊屏幕的運用顯著提升了科技感,寬大的中控臺也有效延伸了橫向的視覺寬度,不過由于制作材料的特殊性,后期打理可能會有些麻煩。 7、起亞斯汀格 評委給出的評價如下:1、用料質量好;2、內飾看上去既運動又高雅;3、車機系統與輔助駕駛系統好用。 ![]() 內飾的設計確實是兼顧了運動與高雅,看看那一條橫貫左右的鍍鉻裝飾條,以及中控那一塊兒懸浮觸摸屏,布局合理而且耐看,這次排在第7。 6、雷克薩斯LS 500 ![]() 首先還是看看評委怎么說:1、性感;2、精致;3、最帥豪華車內飾;4、嚇壞德美兩國設計師。(好像把所有的好詞兒都用上了?) ![]() 不得不說,雷克薩斯LS 500的設計真的是相當前衛、豪華了,橫貫式的鍍鉻出風口造型優雅,左中右三塊顯示屏營造出了極強的科技感,可以說是一臺十分激進的大型豪華車了。 5、林肯領航員 ![]() 評委給出以下觀點:1、用料越級;2、木紋裝飾更精致奢華;3、車機娛樂系統好用;4、30向調節座椅很強。 ![]() 作為一款大型SUV,林肯領航員給我們的感覺首先是美國車典型的粗獷與霸氣,不過仔細品味其中還夾雜著一些精致感。大面積的皮革包裹與鍍鉻件、木紋的合理運用,從視覺上到觸感上都能令人滿意,美式豪華體現的淋漓盡致。 4、保時捷Panamera ![]() 首先來聽聽評委們怎么說:1、皮革與鋁拉絲質感出色;2、保留傳統設計同時優化交互;3、按摩座椅好評。 ![]() 保時捷Panamera的內飾將運動與豪華進行了完美的融合,三輻式方向盤握感依舊出色,嵌入的12.3英寸大面積觸摸屏顯示效果優異,觸摸式的按鍵反饋也很有科技氣息,本次排名第4。 3、道奇Ram 1500 ![]() 下面進入前三甲。排在第三的是肌肉感十足的道奇Ram 1500。獲獎理由是:1、實用的基礎上終于有了一絲時尚;2、車機屏幕夠大,也好用;3、音響看上去精致了。 ![]() 其實從整體的角度來說,道奇Ram 1500的內飾并沒有前幾位那么好看,不過從實用性以及皮卡情懷來說,倒是也能上榜。車載屏幕與下方實體按鍵布局合理、清晰,操作非常容易上手;紅色的裝飾條與黑色的內飾相搭配共同組成經典配色,看上去也是酷酷的。 2、路虎攬勝星脈 ![]() 然后是亞軍選手——路虎攬勝星脈。關于這款車的內飾,想必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了,評委們也達成了一致:1、科技感與豪華的完美結合;2、車機功能強大全面;3、黑/白/銅黃配色很酷。 ![]() 有人說星脈擁有著路虎車系最漂亮的內飾,這話確實沒毛病。星脈通過大面積觸控屏與多種用料的組合兼顧了豪華感與科技感,相信每一位初次上車的朋友都會小小的感嘆一番。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小缺點,就是大面積的觸摸屏容易成為指紋收集器,對于容易出汗的朋友來說,可能得勤于打理了。 1、豐田凱美瑞 ![]() 下面揭曉第一名,豐田凱美瑞。為啥它是第一名?聽聽評委怎么說:1、交叉設計線條有新意,配色有突破;2、屏幕顯示信息全面;3、功能性與實用性很高。 ![]() 曾經沉穩低調的凱美瑞獲得了最佳內飾的稱號,想必和它交叉式的全新內飾有著很大關系,而且在用料與做工上也比上一代車型提升了好幾個檔次,豪華感更強。此外,車內旋鈕的布局合理,按鍵反饋也很舒服,整體來看還是令人滿意的。 |
|
來自: 永貴分享轉載 > 《汽車/公路/車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