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雖是小說改編拍攝,但是上映近二十年依然受人喜愛,里面有很多真實歷史事件,記錄了康熙晚年九龍奪嫡、雍正刷新吏治、乾隆登基的經過。受甄嬛傳的影響,后宮爭斗是家常便飯,因為雍正熱心政事,無心顧及后宮的管理,致使子嗣后代寥寥無幾,多是早夭和迫害。雍正五年,尚在世的有皇三子弘時、皇四子弘歷、皇五子弘晝,別的要么多病要么未來的及封賞便已夭折。 雍正得到皇位的方式一直是一個謎,有人說康熙晚年喜愛十四子,本是傳位于愛新覺羅·胤禵;也有人說傳位于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因為被雍正早先進宮,封閉消息,圣旨被篡改。不管如何猜測,只有一個事實告訴你,雍正做了皇帝,而且從政績和改革上,他是難得的明君。雍正登基后聽取了康熙的遺言,讓他善待兄弟和宗親,雖然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和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一直敵對他,但是仍然賦予重任,八阿哥也被封為領侍衛內大臣,在上書房行走,后來設立軍機處,八阿哥一直擔負要職。縱然如此,八阿哥內心一直有一個心愿,因為他被稱為八賢王,處處以禮待人,外界對他的評價甚高,辦事也是雷厲風行,但是皇位不是他的,他怎么都不能接受。 八阿哥做事只做三分,剩下七分就是拖,他想拖垮雍正,然后他取而代之,后來在八王議政上出了差錯,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和諸位王爺一起架空雍正,雍正在朝堂被綁架,也正是此時愛新覺羅·胤禩提出攝入朝政,他列出雍正十幾條大罪,讓他退位讓賢,國家大事有八王管理,雍正此時才恍然大悟,八阿哥一直沒有停止對皇位的渴望,他這些年一直暗地里籠掠人心和禍害國家。同是清朝的臣子,康熙的兒子,如今大清朝國窮民疲,正需要大家一起改革和刷新吏治的時候,他們竟然為了一己私利搞叛亂。最后在十三爺的幫助下,雍正徹底翻盤,他大罵愛新覺羅·胤禩為阿其那,大罵新覺羅·胤禟為塞思黑,阿其那代表狗的意思,塞思黑代表豬的意思,在滿人眼里這是丑惡的象征,直到最后,雍正依然沒有殺他們,只是將他們圈禁。 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眼看沒有機會,他把眼光投向了弘時,弘時是雍正的第三子,聰明靈活,心機頗深,他是一位心狠手辣的角色。胤禩正是看上他的心狠毒辣,于是開始操控他,弘時雖然聰明,但是雍正并不喜歡他,因為他過于放縱,愛耍心眼。皇四子弘歷是康熙爺最喜愛的孫子,雍正能夠成為皇帝,也算是沾了他的光,康熙曾經對張廷玉說過,雖然四子胤禛不是最佳人選,但是我為后人選了一位千古名君,這個明君就是乾隆皇帝。 弘歷為人正直,以善待人,行的是君子之道,但是這樣的人斗不過小人,小人射出去的箭又狠又準,后來雍正為了弘歷考慮,在一間密室里毒害了弘時。《清史稿》這樣記錄,年少放縱,行事不謹慎而在雍正五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時卒,年二十四歲。這個記錄沒有明確說出死亡原因,只是說二十四歲突然病逝,這是皇家慣用的手段,讓你去猜。 《清皇室四譜》的記載,弘時在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獲罪除宗,并于當天死去,他的死不是被誅戮,就是被世宗賜令自盡了。在一個批罪折上,雍正曾經這樣批復: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賊之弟,不但弟兄,便親子亦難知其心術行事也。可以看出,雍正把弘時的罪行與八阿哥阿其那和九阿哥塞思黑合并一起,也算是說明對他的憎恨,可以看出弘時是被賜死的。事情說到這里還沒有停,三皇子被賜死,五皇子弘晝下場如何呢? 大家對五皇子弘晝并不了解,他為人低調而且很少出門,經常與道士、和尚為伍,在他的身上看出了順治的身影,當年順治帝便是崇尚佛法,一直堅持出家為僧的。弘晝出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他從小就聰慧好學,有過目不忘得本事,別的阿哥和貝勒都在認真學習時,他已經熟記于心而且仰天背誦了,雍正對他很是喜愛。成年后的弘晝突然變得與世無爭,喜歡在家里辦喪事,自己也經常為別人舉辦喪事,自己坐在最中間,讓家人和奴仆哭喊,雍正也拿他沒辦法。自從弘時被賜死后,弘晝更加的無理取鬧,雍正讓他查抄府邸,他不僅不去而且稱自己死了,最后只得再派別人去辦理,后來雍正見他渾渾噩噩,也漸漸的疏遠他了。 弘晝如此聰慧之人為何如此呢?其實這是他的自保方式,不得罪人,也不顯示對皇位的渴望,如果他表現得過于聰明,弘時之死就是他的繼續。雍正晚年時曾召見弘晝,問他是否考慮皇位的繼承,弘晝只是亂捅一氣回答,說的話驢頭不對馬嘴,雍正是何等的聰明,他告訴弘晝不必如此,你只是自保沒有皇位的渴望,你放心,我是不會對你怎樣的。小小年紀就深諳自保之道,可見弘晝并非俗人。 雍正這一關算是過去了,后來弘歷登基做了乾隆皇帝,乾隆又是如何對待弘晝的呢?弘晝進封和碩和親王,在朝堂上擔任要職,但是他變得肆無忌憚,敢于頂撞乾隆和怒打朝廷命官。乾隆自稱十全老人,他也是一位好人,好到再大的罪也不過問,尤其對這位弟弟。驕矜狂妄的弘晝,倚著兄長的威勢,傲慢任性,肆意妄為,在大臣中口碑較差,彈劾他的奏折也越來越多,最后乾隆只是降職而已,依然愛護著他。弘晝做過議政大臣、正白旗滿洲都統、鑲黃旗滿洲都統、玉碟館總裁、管理武英殿等等,乾隆一直罰小賞大,可以看出乾隆對弘晝確實不錯。 弘晝是怎么死的呢?也是記載:因為管了點不該管的小閑事,三尺白綾便結束了這位另類王爺荒唐的人生。這個野史記載弘晝是被賜死的。《清史稿》記載:“和親王弘晝以儀節僭妄,罰俸三年”,意思是弘晝因為禮儀僭越罰俸三年。在古代皇室中有一個不成名的規定,如果賜死這位王爺,一定要把爵位罷免和削除,然后才能賜死,但是弘晝的兒子永壁在乾隆三十五年十月襲和碩和親王,可見弘晝也沒有被削爵,因而不是被賜死。后來在《清史稿》中找到這句話,把一切的謎語解開,記載:“上臨和親王弘晝第視疾”,這十個字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弘晝后來病危,乾隆也曾親自到府中探病,可見乾隆對這位弟弟的疼愛。 ![]() 弘晝以荒唐王爺為世人稱道,孰不知這是自保的方式,那時的儲位之爭只是刀光劍影,只是血流成河,也許弘晝看透了如此,利用這個荒唐麻痹別人,成全自己。可見他的良苦用心,最后沒有被加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