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學習董氏奇穴的時候,就知道了“針灸三分功力在刺血”。那時候知道刺血有董氏的淤絡刺血、安徽王氏穴位刺血、控制論放血、韓國新天放血、付氏反應點刺血、還有微絡刺血、陰絡刺血……
之前看到付氏反應點刺血,望文生義,很容易理解嘛,現在系統學習之后,發現不止如此。
這是付氏得自師傳,完全是傳統中醫的路子。

一、操作方法
1、畫圖找病灶
患者俯臥位,暴露上身,醫者把不同顏色的病灶用筆畫出來(熟練后可不必),對比找出顏色最深、最集中、最靠近督脈的一個“司令部”(病灶),怎么找?無非就是“獨處藏奸”。
這樣找,你會有疑問,很多人沒有發現不同顏色的病灶啊?
這里是關鍵點。 首先,學習這個方法先要練一個功。很簡單,就是“盯著白墻45分鐘”。 另外,在望診背部尋找不同顏色的時候,千萬不要一直盯著看,一眼不要超過3秒,就按照自己的第一印象來找來畫圖。 (嗯,可以想象一下談戀愛看對象的感覺)
不同顏色代表什么問題呢? 望診大法: 亮、有光澤:正氣足 散:分散,可有可無的病 浮:表淺的病 沉:深在的、嚴重的病 清:正常 濁:晦暗,三天沒洗臉的那種濁垢感 白色:將要或得病、疾病初起 紅色:正在犯病 黃色:既往有病留下的瘢痕 黑色:陳舊性疾病 青色:或要復發、或將痊愈 紅帶黑:慢性病急性發作 紅帶白:是正邪交爭,疾病正在發展 …………
尋找核心病灶“司令部”,先確定是在上還是在下,然后確定在左在右,最后選擇脊柱督脈附近。

2、督脈刺血
找到了“司令部”,直接在此刺血就可以了。選用9號或7號針頭,輕輕淺刺,速度要快,也可在針眼處拔罐。
根據背俞穴的位置可以做出定位診斷,但下針的位置卻并不是背俞穴。 下針都在督脈旁開0.8寸以內。
3、募穴配合
任脈周圍也是一個診斷區域,募穴既是反應點也是治療點。
剛才找到了有病灶的背俞穴,反過來在前面繼續尋找相應的募穴加強治療。 募穴的針要細一些(5號左右)
二、核心要點
1、第一印象望診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地方,望診顏色與病灶,不能一直盯著看超過3秒。
這應該來源于看風水和相面的方法。其中道理就不在此論述了。
2、以督脈為核心
督脈本身是奇經八脈之一,主管先天。“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督脈及膀胱經有所有臟腑的背俞穴,支持內臟的韌帶筋膜和支配內臟的神經也都是從脊柱發出。
用風水的眼光來看,督脈就是我們人體的龍脈,風水師尋龍點穴,付氏之法相當于是“尋龍找病灶”
3、反應點即治療點
“有諸內者,必形于外”,這是中醫理論的基石。
這里,反應點就是病灶,也就是治療點,一針下去,不用幾分鐘,有顏色的病灶就會改變乃至消失,外在改變了,內在必然也跟著改變。 (這里有一個肯定后件的邏輯錯誤,內在變化會有外在反應,但外在改變了內在應該也會有變化,但不一定就完全好了)
4、俞募配穴
經典教材中早有俞募配穴,此方法將其具體運用并取得好效果。 背俞穴,是邪氣輸出的地方;募穴,是正氣內收的地方。所以,募穴宜補不宜瀉。
三、其他
1、按八卦找五輸穴
付氏將背俞穴配屬八卦,并按照后天八卦十二地支來分配經絡,進而指導五輸穴的運用。
八卦中,升不上去用艮卦,降不下去用坤卦,補陽用乾卦,補陰用巽卦。 艮位的地支是丑、寅,也就是肝經、肺經,這與臟腑中艮主胃很不同。
例:“井主心下滿”,補陽用關沖、中沖(乾)、補陰用歷兌、引白(巽)、升不起來用大敦、少商(艮)、降不下來用少澤、至陰(坤)
原穴不可多刺。
2、手針八卦
男左女右配屬后天八卦,用做診斷、治療。 其中,男右手掌可以看妻子的信息;女左手掌可以看丈夫的信息。

3、無熱艾灸
主張重灸,可以拿高點,最好感覺不到熱。
艾灸改變善惡。 “前丹田后丹田中間一個圓”,前丹田是神闕,后丹田是命門,中間是性命,“人之初性本善”的這個性。 灸神闕熱傳命門,達到三田圓融,從而改變性情。
4、掌紋額紋看生死
怎樣知道一個人命不久也? 掌紋還有額紋如果變平消失就表示壽數已盡。 額頭被看做是天門,額紋變平,代表天門已開,自然人間壽命已盡。
歡迎留言討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