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個世界好人比壞人多,有的人認為壞人比好人多;有的人認為生活在一個政治清明、百廢俱興的時代,有的人認為集團內部拉幫結派都在為了利益斗爭……世界觀取決于你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后會無期》里有一句臺詞,叫做“你連世界都沒觀過,你有什么世界觀?”一般而言,你看過的世界越大,對世界的認知就會越趨近于世界的最本源的形態。晉惠帝如果多走多看,真正地去接觸百姓們的生活,就不會發出“何不食肉糜”的感概。 人生觀:你認為你是誰,你從哪來,你到哪去?這一生怎么樣做才算是有意義的?有人愿意居廟堂之高,有人選擇處江湖之遠;有人認為人生應當及時享樂,有人認為應該先苦后甜。 價值觀:做什么事是最有價值的?有的人認為不婚主義是自己最好的安排;有的人堅持丁克;有的人認為兒女雙全,平安喜樂就是人生最有價值的事。這都是不同的價值觀。? 其實我們常常聽到的“三觀不正”,是個偽命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學、自己的態度,沒有絕對的正確。價值觀往往卻決于世界觀和人生觀。一個離異家庭長大的女生認為自己堅持獨身主義能讓自己更快樂,這有錯嗎?一個官員家庭出身的人并不愿意從政,想走自己熱愛的藝術路線,這是三觀不正嗎?遇到和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同的人,固然很幸運,可是如果因生長環境等客觀因素而和你有不同的觀點,更多的是應該尊重其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