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益峰 天星風水理論核心內容是二十八宿消砂納水與輔星水法,相傳為宋朝的賴布衣所傳。賴布衣與楊救貧、曾文辿、廖瑀(廖金精),一共四個人,被尊稱為贛南四大堪輿祖師。四人主要論述的是陰宅風水理論,所以陰宅風水是古代風水的最高秘籍,不懂陰宅風水,恐怕難以成為風水界的高手。 賴布衣與楊救貧、曾文辿、廖瑀,被尊稱為贛南四大風水祖師 1、賴布衣簡介 賴布衣,原名賴文俊,生于北宋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江西省定南縣鳳山岡人,字太素,外號先知山人,是宋朝時期我國著名的風水學家。 南宋嘉熙二年(1238)進士,被派往福建建陽縣為官,理宗時拜國師,其后裔遷徒廣東河源一帶。廣州白云山的白石崗,立有賴布衣墓,其真骸則葬福建上杭縣豐念寺圩背。碑文有“河南國師賴布衣公墓”字樣(先祖河南),文星趕月形。 賴布衣精通地理風水之術,后長期浪跡天涯,尤其是在南中國的江西、福建、廣西等地活動最多,所以現在的福建地區,兩廣地區,還有大量的風水師使用的是賴布衣所傳的天星派風水技術。所以天星風水是古法,研究風水的人必須精通掌握。賴布衣著有《催官篇》、《四元天星》《旅萬集》《紹興大地八鈴》《三十六鈴》等書,但均已失傳,現傳世的僅有《催官篇》。 二十八星宿星相圖 2、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是我國本土天文學創作,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二十八宿是古代中國將黃道和天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 二十八星宿具體如下: 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lóu)、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 二十八宿的名稱記載,最早出現于先秦文獻《呂氏春秋》(約完成于公元前239年)中,先秦的《逸周書》,西漢時期的《禮記》、《淮南子》)和《史記》也有記載。考古發現,1978年發掘的戰國中期湖北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出土的漆箱蓋上出現了完整的二十八宿名。 3、二十八星宿與動物和五行的對應關系 東方七宿:角木狡、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方七宿:斗木蟹、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狳。 西方七宿: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南方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其中的日、月宿均屬火。 五行的排布順序是有規律的,永遠是:木、金、土、火、火、火、水。 4、開禧宿度與時憲宿度 普通的羅盤,廿八宿有宋開禧、明宗憲二層,第一層為開禧宿度,一般在羅盤的最外層。以地盤正針子山中央,逆時針開始排二十八宿,分別是危、室、壁等。 第二層為時憲宿度,一般在羅盤的開禧宿度的內層。以地盤正針壬子兩字間,逆時針開始排二十八宿,分別是虛、危、室等。 羅盤上開禧宿度與時憲宿度的排法 (1)、偏差的原因 開禧宿度與時憲宿度的偏差是11度左右,這是因為歲差、以及各朝的歷法不一樣所造成的。 二十八宿距星在黃道的間距為黃道度,在赤道的間距為赤道度。各朝歷法黃道度、赤道度闊狹記載不一。隨歲差變動,黃道度每七十二年西移一度,每宿闊狹也變動;同樣赤道度闊狹亦變動,不可能其體則終古不變。開禧至時憲盤二盤,開禧西移十一度成時憲盤。 地球繞日運行時間并非一個穩定的常數,這個偏差的時間稱之為歲差。晉代的的天文家開始發現歲差,以后各朝代所發布資料不一,有認為每四十五年差一度,也有認為五十年差一度,也有認為六十七年、八十二年。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東來,湯若望及利馬竇等天文學家,將西方天文知識帶入中國,此后中國的天文歷法起了巨大改變。到清代頒布《時歷象考成新編》,就是按西洋天文學的測量及計算方法,重新訂定二十八宿位置,故稱之為時憲宿度。 羅盤上開禧宿度與時憲宿度 (2)、開禧宿度 開禧宿度按其它古籍記載,相傳是源自宋朝開禧年間,先賢賴太素先生所言: 虛危之間針路明,南方張度縫三乘, 離坎正位人難識,差卻毫厘斷不靈。 現在的高中歷史考題有這個題目,但是解釋是錯誤的,不負責任的。他們認為,這幾句的白話意思在危險時刻用指南針辨別方向是十分精確的。 實際上這是風水秘訣,白話意思是說:南方午山(地盤正針)的正中位置在張宿第三度里面。地盤正針子山中央,正好是虛日鼠、危月燕的中間。坎、離為四正的位置,常人難以識別其宿度,一旦搞錯一點點,風水消砂納水是不精準的。由當時開始所定立的廿八宿位置,被稱之為開禧宿度。 陳益峰師傅在徐州普及風水基礎理論 (3)、時憲宿度 明末徐光啟主持編修新歷法,結合西方天文知識編纂出《崇禎歷書》,但崇禎歷書未及頒行,明朝便滅亡了。清朝建立后,參與編修《崇禎歷法》的德國人湯若望,刪改《崇禎歷書》至103卷呈進清廷,順治帝將其更名為《西洋新法歷書》。其中100卷本《西洋新法歷書》被收入《四庫全書》,但因避乾隆(弘歷)諱,易名為《西洋新法算書》。時憲歷系明末徐光啟等以“西洋新法”編制而成,清順治元年(1644)由德國傳教士湯若望上呈清廷,睿親王多爾袞定名為“時憲”,予以頒行。 關于風水應用中消砂以什么為準,清朝名家葉九升以開禧宿度為標準,并列出《金篆玉函》,《天機素書》,《寶鏡瀛海》等書,以作參考,筆者也是相對更加認可以賴布衣編撰的開禧宿度為標準。 5、 二十八宿消砂納水 二十八宿消砂以砂峰宿主五行與坐山宿主五行論生克,但這種消砂法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是與地九星翻卦消砂參合使用。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 氣行于地,形麗于天,因形察氣,以立人紀。 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分類,把天空中可見的星體分成二十八組,包含東、南、西、北四方各七宿,叫二十八宿。二十八宿理論在風水理論中有廣泛的應用。 二十八宿宿主五行 (1)、二十八宿宿主五行 角奎井斗原屬木,軫壁箕參是水神; 氐女胃柳土之位,亢牛鬼婁是金神; 翼室嘴尾火最旺,四月四日火同情; 房虛昂星四君火,張心危畢相火臨; 生奴比旺官貴興,煞泄絕度絕人丁。 二十八宿如下: ①、東天七宿: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②、南天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③、西天七宿: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④、北天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貐。 消砂是測量主要山峰 (2)、二十八宿消砂 消砂以坐山二十八宿宿主五行為主,以砂峰二十八宿宿主五行為賓。 ①、砂峰宿主五行生坐山宿主五行,為他生我,為生砂,主學業、文昌和科甲。 ②、砂峰宿主五行同坐山宿主五行,為比和,為旺砂,主學業、文昌和科甲。 ③、坐山宿主五行克砂峰宿主五行,為我克他,為財砂,主財。 ④、坐山宿主五行生砂峰宿主五行,為我生他,為泄砂,主家業敗落。 ⑤、砂峰宿主五行克坐山宿主五行,為他克我,為煞砂,主災禍頻頻,事業難成,遭人暗算。 例如午山子向坐張十七太,向虛少九。一坤砂在井木三十少高起。二十八宿的度數有半、太、少,半即是二分之一,少即是少于一半,太即是一半多。 依據廿八宿五行,坐山為虛虛日鼠,五行屬火。坤砂在井木犴,五行屬木。木生火,即坤砂生坐山午,坤為生砂,主發科發甲。吉兇應期為,午與未合,坤納乙,所以乙未發科甲;午與未合,同時午納于離,離又納壬、寅、午、戌,丁與壬合,午與未合,所以丁未發科甲。 6、人盤消砂 其中人盤消砂與二十八宿消砂的原理是一致的,人盤消砂出自二十八宿消砂。很多人爭論哪個更加準確,這是不言而喻的,二十八宿消砂這是本源,是最準確的。 羅盤之地盤正針、人盤中針和天盤縫針 (1)、楊公的地盤、天盤與賴公的人盤 中國羅盤因為最常用的是三層:地盤正針、人盤中針和天盤縫針。其中地盤正針和天盤縫針為唐代風水師楊筠松所創,人盤中針為賴布衣在楊筠松羅盤的基礎上創造的。 (2)、人盤二十四山五行 人盤的二十四山,是與二十八宿相對應的,即自角宿起角木,逆行,其中子午卯酉四山,對應兩個星宿,對應關系如下表: 其中,乾坤艮巽,分別對應四木宿,辰戌丑未對應四金宿;甲庚丙壬對應四火宿;子午卯酉對應日月宿,五行屬火;寅申巳亥對應四水宿;乙辛丁癸對應四土宿,因此人盤中針的五行,本來源于二十八宿,為了記憶的方便,風師傅將人盤中針的五行編成了詩。 子午卯酉太陽火,甲庚丙壬太陰火。 乾坤艮巽本屬木,乙辛丁癸便是土。 辰戌丑未四金地,寅申巳亥皆屬水。 此是撥砂真妙法,見砂分金配坐度。 山峰須看人盤位,吉兇禍福見分明。 (3)、人盤消砂 撥砂的方法,以坐山對應的人盤為我,以砂為它論生克。 生我者,為生砂,若見山峰聳秀,主后代聰明,學業優秀,名望學問。 同我者,為旺砂,若見山峰秀美,主財丁旺,貴人多助。 我克者,為財砂,若見山峰方圓,主財富。 我生者,為泄砂,主泄我生氣,家業漸衰,勞心勞神、口才好。 克我者,為煞砂,主血光、牢獄等兇災,文人短壽。 人盤(中針)主要用于消煞,人盤廿四山有五行,其中甲、丙、庚、壬、子、午、卯、酉為火,干、坤、艮、巽為木,寅、申、巳、亥為水,辰、戌、丑、未為金,乙、丁、辛、癸為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