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摧毀的只不過是德國和日本的城市和街道,但是戰前所積累的民族基礎并沒有摧毀。 首先,不得不說德國和日本都是優秀的民族。德國和日本之所以能發動二戰,而且給世界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壞,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他們在戰前就已經發展成為世界強國。 當年,德國與美國一起,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隨后,在鐵血宰相脾斯麥的帶領下,德國快速完成統一,德意志戰車的齒輪開始滾滾轉動。而日本自明治維新后,就快速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并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因此,德日兩國在戰前就已經打下了扎實的民族基礎,具備在廢墟中重新崛起的條件和能力。 當然,光靠民族基礎是不夠的。畢竟德日兩國在二戰中遭到的破壞實在太大了。不過,德日很走運,戰敗后又趕上了冷戰。為了抗衡蘇聯,財大氣粗的美國開始不斷扶持西德和日本。 美國的馬歇爾計劃,讓西歐得以快速恢復,西德正是這樣恢復過來的。日本也是,美國不僅免除了他們的戰爭賠款,為了抗衡中蘇,還進一步保存和扶持日本的工業機構(這些機構基本上都是二戰期間的戰爭機構,比如三菱) 加上戰后兩國在和平框架下,放棄了軍國主義,而是重視經濟、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和發展,通過經濟的騰飛和人民素質的提升,再次實現國家振興。 于是,戰前積累下來的民族基礎得以迸發,兩國都在20世紀后期爆發出驚人的經濟和科技潛能。成為當今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