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今年將參照蘭石街心花園等試點,新建或提升改造50座“口袋公園”。 ![]() 和去年相比,家住信安新村的趙阿姨如今心情好多了,因為每天出門,都能經過石泉路蘭田路路口的蘭石街心花園。綠色草坪上點綴著比哥海棠和萬壽菊,紅黃相間,鮮艷迷人。
誰曾想到,以前這竟是塊“不毛之地”,廢棄的車行道淪為停車場,道路兩邊還不時堆放著雜物和垃圾,一下雨就污水橫流。
蘭石街心花園
5月31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獲悉,上海今年將參照蘭石街心花園等試點,新建或提升改造50座“口袋公園”,到2020年,新建或提升改造的“口袋公園”將達到150座,讓上海的公園綠地除了有外環林帶、郊野公園這樣的“大手筆”,也有更貼近老百姓的“小”“多”“勻”,形成“口袋公園、社區公園、地區公園”三級體系,基本實現市民出門500米就有公園。
承載力和舒適度“鬧矛盾”,怎么破?
口袋公園最早來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紐約公園協會的提議,此后半個多世紀,美國、英國、日本和中國等國家紛紛開始了獨具自身特色的“口袋公園計劃”。
口袋公園,也稱袖珍公園、迷你公園、貼身公園等,指規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常常以斑塊狀散落或隱藏在城市結構中,為當地居民休憩、社交所用。城市中的各種小型綠地、小公園、街心花園等都是口袋公園的一種形式。
熊本縣菊池市口袋公園,盡管建在神社前,卻充滿了現代設計感
具體規模多小才叫口袋公園?目前學界仍未有明確界定。根據經驗,美國的口袋公園占地大多在800平方米至8000平方米;參考我國設計規
雖然規模小,但口袋公園的設計和建設不一定比大規模公園容易。市綠化市容局專家指出,口袋公園最難的地方在于,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兼顧公園的承載力和舒適度。
要知道,絕大多數口袋公園都是“螺螄殼里做道場”,身處高強度開發的城市中心區域,每天要承受大量的客流,但游客可不是跑來體驗“人擠人”的,他們渴望在綠色空間內緩解疲勞和釋放壓力。除了要解決承載力和舒適度的矛盾,設計者還必須了解社區的組成關系和使用者的需求習慣,畢竟,口袋公園主要服務對象是本地人口,他們步行就能從居住地前往口袋公園。
解決上述難點,位于美國紐約53號大街的佩雷公園(Paley Park)是一個優秀案例。該公園于1967年由美國現代景觀設計師羅伯特·澤恩設計,占地僅390平方米。
佩雷公園,瀑布到了夜晚會打開背景燈,烘托出神秘的氛圍
來張動圖,感受下佩雷公園的“實力”
在有限空間內,佩雷公園充分利用了三面墻體,從視覺和聽覺上“擴展”了空間:兩面墻體種植了藤本植物,爬滿了綠意;深處正對入口的墻體做成了水幕墻,設有6米高的瀑布,流水潺潺,讓人暫時擺脫城市的喧囂。公園內,按照3.7米的間隔,錯落有致地種植了數棵皂莢樹,打造出一個樹陣廣場,春夏綠意盎然,秋季金色迷人。
未來空間有限,建設口袋公園是主流
既然難度不小,為何上海堅持打造數百座“口袋公園”?
市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坦言,上海與北京、杭州、廣州等城市以及國際上紐約、倫敦、巴黎等,在綠化面積上還有較大差距。截至去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剛超過8平方米,達8.02平方米,而國內一些城市一般都超過10%。
上海2012年至2020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制圖:陳璽撼
從結構上來看,上海不乏氣勢恢宏的大公園、大綠地,但貼近老百姓的“口袋公園”,其數量和質量仍不夠理想;從長遠看,上海的土地資源也有限,新建大規模公園綠地,總有一天遇到“天花板”,而且大多集中在郊野,居民光靠步行或公交“夠不到”,因此在中心城區新建或提升改造一批“口袋公園”,將成為上海在打造生態之城方面追趕其他先進城市的主要手段。
蘭石街心花園就是一個典型。曾經的它是石泉路和蘭田路交叉口上的兩個交通島,拋開外觀臟亂差的問題,它還是阻礙兩條馬路通暢的“結石”,而且周邊行人穿越道路必須經過,很不方便,還有危險。
蘭石街心花園改造前
今年年初,結合“無違建居村”創建工作,普陀區綠化市容局等部門對其進行了整體改造,交通島北面的廢棄車行道被綠化、彩色地坪、廊架和休閑座椅填滿,加上兩個被改造成花壇的交通島,形成了一座綠化超過700平方米的街頭“港灣式”口袋公園。
蘭石街心花園改造前與改造后的設計圖
據介紹,春秋兩季將是這座口袋公園的“重頭戲”,春季,海棠、火焰南天竹等開得爛漫;秋季,欒樹等色葉植物、桂花等聞香植物讓整座公園色香俱全。
街心花園選用植物的“顏值”要高
“今年新建或提升改造50座,實際數量可能還不止。”市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浦東近期發布的79個繽紛社區項目中,就有近40個項目被定義為口袋公園;虹口區的口袋公園永年里擬建設二期;普陀今年規劃新建的萬里社區綠地總占地面積14930平方米,由森林、濕地與口袋公園兩部分組成。其中,位于萬泉路、富平路西北角的部分,占地面積約3960平方米,定位也是口袋公園。
數量眾多的口袋公園未來將遵循統一的標準來設計建設。記者了解到,《上海市街心花園建設技術導則(試行)》剛剛發布。
根據導則,街心花園面積一般在5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按照其建設主題、功能特點及場地條件可分為觀賞游憩型、歷史文化型、風貌標志型三種類型。
美國Greenacre公園是世界上著名的口袋公園,每周訪客達1萬人以上,豐富的植物和仿真瀑布十分誘人
在植物的選擇上,導則強調,街心花園應以鄉土樹種為主,選擇觀賞性強、季相變化顯著的觀花、觀葉植物和抗污染、滯塵、減噪等抗性植物。尤其是“顏值”高的落葉、色葉、開花喬灌木,配置比例應不低于50%。同時,植物配置應以自然式風格為主,減少使用色塊或整型修剪類植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