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 曾有人這樣詮釋:這兩個字拆開看,有小孩,有水果,有走獸,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但那一切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是啊,孤獨的人都一樣。寫出《變形記》的卡夫卡,上班時是卑微的保險員,下班后就會帶著飯盒到胡同最里面的小房子里寫作,拒絕與人交流,一直寫到深夜才回家。 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 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 圖|網絡 越孤獨的人,越優秀 23歲那年,木心被杭州第一高中聘為教師,待遇非常好,還有免費的大房間,后門一開就是游泳池。即使是這么優越的環境下,木心只做了半年就決定去僻靜的莫干山隱居。 他雇了個人,挑著兩大箱書,帶上常戴的帽子、常拎的包、常穿的鞋,就上了莫干山。 在荒廢的大房子里,他往書桌上貼了福樓拜的一句話:“藝術廣大之極,足以占據一個人?!卑滋旄柕纳鸲鸫沧x書,晚上點礦燭寫文章。外面寒風吹打著窗戶、大雪紛飛,實在是冷得不行,他就沖一杯克寧奶粉,然后繼續讀書。 木心是孤獨的,但因為這份與世隔絕的孤獨,每一刻都是對自己的拷問,每一步都是對真理的探索,才寫出了無數直達人心的作品。
6年后下山,陪伴木心的是100多篇中短篇小說,和無數張水墨山水畫。 叔本華說:“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就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span> 是啊,一個人在孤獨時間做的事, 決定了這個人是否優秀。 越優秀的人,越能達到內心的平和; 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規避生活中的各種無效社交。 他們在與人相處后, 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優秀源于孤獨, 它是孤身一人的榮光。 越孤獨的人,內心越豐盈 蘇東坡被流放到黃州的時候,生活很艱苦,他發現黃州的豬肉質量極好,價格卻非常便宜,因為富貴人家不吃,而貧窮人家不懂怎么煮。 在原材料匱乏的情況下,他研制出了出名的“東坡肉”,慢火,放少許水,然后一邊耐心等待豬肉煮好,一邊打著拍子和田里的農人唱歌。
隨后,好友馬正卿幫他弄了一片幾十畝的荒地。他脫下文人的長袍方巾,穿上了農人的芒鞋短褂,忙著筑水壩,建魚池,從鄰居處移菜苗,從老家四川托人找菜種,建起了一大片麥田,然后又在中間修了小橋、亭子,閑暇的時候看書寫字,約朋友小酌飲酒,自封“東坡居士”。
|
|
來自: 昵稱JXsdFyBS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