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上說,鼎的腳折斷了,王公的美食就倒翻在地,弄得地上臟兮兮,濕淋淋的。這是兇險的兆頭。或者,這本身就是災禍的一種表現。 仔細想起來,這道理大可深究。 德行粗鄙,或者干脆就是敗壞歹毒,卻身居高位;智能低下,或者簡直就是粗笨愚蠢,卻妄圖大業;力量微小,或者完全是倚人成事,這樣沒有不遭災禍的。 得之非份,必要償還。以他人的青春、生命、血汗、智慧成就自己的富貴;冒人之功,成自己之名位,那償還起來就不是金錢、地位。或者以歲月抵罪,或者以生命息禍。 所以,智人不無功受祿,強者不吃嗟來之食,賢人不坐享其成,圣人干脆放棄所有功名事業,只做一個自然的人,這是最平凡的人,又是最偉大的人。 換一個方向看人事。 君子對上不諂媚,對下不輕侮,這是通曉事機微妙,說破了是尊人。 而且,君子見機而作,決不遲疑等待。就像水,被大石阻擋,必然不在石前等待,而是另找途徑向前流。所以,人事不在坐等,而在不斷尋找。途徑永徑不是確定不變的,也不是唯一的,只要目的正確,又合于正道,那就吉利。 但人又不是水。流水下灘非有意,人事進退必有心。所以,人事之進是內容,是本性,而不在表面形式。只要深思熟慮,只要目的明確,于是,不尋找就是尋找;后退也是前進,所謂以退為進,以守為攻。只要心中有數,方法清楚,于是,等待也就是努力,無為也即有為。 了解變化,明白道理;洞悉柔弱的作用,也深知剛強的功效。情勢了然于心,人事了如指掌,所以,君子馭成敗如趕牛羊,雖大拙如愚氓,卻為萬民景仰。 所以,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應當是一有錯誤,沒有不知道的;知道了便不會重犯。 迷途不遠,趕快回頭,大損失就避免了;即便一時無所成,但根本保全了,哪還愁來日么?這是不利之利,根本的大吉大利。 2018.6.5.天下任我行之由輯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