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輕輕問一聲:你還好嗎?
往事歷歷在目,此時此刻想到了我們曾經的許許多多!比如我們曾一起牽手新安江親水步道,看落霞滿天,觀江岸燈火,夜色傾城,我們流連忘返!
我們一起漫步江心洲,緊緊依偎喃喃細語,在那個老碼頭看小船搖曳,聽魚躍戲水,我們久久不離!
我們一起游玩濕地公園,坐擁江邊,看魚翔淺底野鴨凌波展翅,忘了時間,直到日落時分夕照美景出現!
我們一起去歙縣三陽鎮參加白石源村民俗文化節,觀賞了豐富多彩的接觀音路演和書畫交流活動,到莊嚴肅穆的古里英川觀音閣面對觀音菩薩虔誠膜拜,祈福你我修得千年好!
在古村落里,熱情的留守老人告訴我們,英川已經省住建委審核同意并申報國家級傳統古村落。并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述了村名典故,說當年方臘在昱嶺關不敵盧俊義,旗下部隊退往英川,一些兵將選擇就地定居而成村,故村落古稱隱將坑、英將坑,意思是英雄的兵將隱逸之地,至今周邊百姓仍如此稱呼。村內也因此留下了大馬坦、強盜洞、天子墓等地名,我們聽的如癡如醉!
在英川,我們也一起聆聽了古里印石、娘娘水、草鋸石、水滸與強盜洞等傳說故事,品味英川的徽派建筑藝術,那里有保存完好的青云書屋、福齡堂、寶善堂、永昌堂等眾多明清建筑,特別是義本堂門樓上的'栢操撫字'牌匾,述說著兩百多年前一位普通的母親,在夫君去世后,含辛茹苦,獨自將幾個月大的幼兒撫養成人成才,成就了一個家族的故事,讓我們感慨感動 !
我們還參觀了歐美人士在英川租建的'野趣鄉居'民宿群、行賞了清涼峰山腳的上坦梯田風光!
我們一起在春風拂面的日子里,放飛心情,到白石源金竹山的田間地頭采摘野草莓,我把品色誘人的地莓串成項鏈,掛在你的胸前!你說這是能吃的項鏈,看到你開心的樣子,我無比幸福,親手摘了一顆送到你的口中,你笑的很甜,我情不自禁地擁抱了你 !
我們一起追劇,有一次《喬家大院》劇情出現'老竹大方茶'招牌時,我們瞪大了眼睛:這茶不就產自徽州東大門———歙縣三陽古鎮的老竹嶺和白石源嗎?
由此,我們查找典籍資料,老竹大方居然是中國扁形茶之鼻祖,龍井之父,早在明隆慶年間即已創制,清代列入貢茶,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甚至《五代十國》都有“唐乾化元年(911)十二月,兩浙進貢大方茶兩萬斤”的記載。1955年,大方茶就被評為中國十大歷史名茶;1986年更是被定為外交部使用的“國家禮品茶”!
而日本茶葉專家也曾對烏龍茶、鐵觀音和大方茶作過比較實驗,結果認為大方茶對降低游離脂肪酸和中性脂肪,優于烏龍茶和鐵觀音。
然,時空交錯,物換星移,大方茶近些年在市場大潮中卻沒落了!我們嘆息大方茶的不公境遇,痛惜被浙商低價收購假以龍井幾倍十幾倍出售,感嘆如何才能還大方茶以該有的天地 !呼喚茶伯樂盡快出現!
許多的一起,我想著念著,思緒隨著腳步,踏著時光,緩緩前行……
不覺間,一種無形的吸引,又來到了屯溪三江口,這里也曾是郁達夫、林語堂夜泊舟宿之處,據說也是容易使男女互生情愫之地,我們就是在這里有了第一次牽手!那種不想被路人發現的羞澀和心之驛動,至今難以忘懷!
新安江邊,暮色中純紅粉白的桃花發出絲絲清香,青青楊柳在晚風吹拂下飄曳。遠處黎陽碼頭隱約可見,不覺憶起那年夏夜我們一起泛舟,任由江風習習,你的秀發飄逸!那個螢螢閃爍的燈塔照亮我們的心房,幾百年的鎮海橋見證了人間之愛!
太陽收起余暉,月牙兒高高掛起,勾起夢幻般的遐想!我們一起猜想,那個老屋,曾經也一定有許多美妙的故事!
走近沙洲,想起我們也曾在'浮香茶舍'欣賞茶道茶藝,然后一起品茗、絮語,深情地望著對方,什么也不說,但彼此心有靈犀!
自從看了《喬家大院》,我們到茶樓只點'老竹大方'茶!不想,茶舍的小青居然對老竹大方如數家珍,口中念念有詞:“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大方。”這不就是鄭板橋對大方茶的贊美嗎?
小青說,有研究證明,長飲老竹大方茶,對幫助消化、消除疲勞、強心、利尿、解毒等都有顯著作用,以及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減肥建美之功效。
如今大方茶已被列為國家地理保護標志,并更名歙縣大方,如此,我們對大方的鐘情更是始終不渝!
而我,早已做好準備,想牽著你的手,陪著你一起走向我們想要的遠方!
與你相識,是一次無意間在黎陽老街的偶遇!就在歡慶廣場那個古戲臺下,演繹了'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邂逅,寫不盡愁腸百轉,話不出入骨相思,我對你一見鐘情 !從此再也放不下!
我們的故事就升華在這間咖啡屋:'好久不見'!愛的火花就在我們舉起咖啡的瞬間迸發!律動的旋梯上那首詩,你還記得嗎?▼
如今,雖然你我好久不見!但我堅信我們的心心相印沒有改變,不管發生什么都會愛你愛到天荒地老,如同我們探訪英川古村落時,看到的那棟百年老屋,歷經風雨打磨的老墻之歲月崢嶸,讓你我之愛也浸潤出驚艷斑駁,美麗多彩!
我在古村落英川的'野趣鄉居',遠眺巍峨清涼峰,近觀茶盞大方茶,思念隨著彌漫的大方茶特有香氣和繚繞升騰的茶霧而蔓延……
只想說:等著你,不見不散!愛之旅,永不停歇!
本文部分圖片取自網絡,故事情節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