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也是歷年高考頻頻眷顧的經典名篇。 本文寫于1046年,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1047年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作記,因為二人同是被貶之人,因而有共同的思想情感,所以文中滿載述志勵友之情,既表現作者憂國憂民的遠大抱負,又表達對好友的慰勉和規箴之意。 趙孟頫行書集字書法《岳陽樓記》欣賞 趙孟頫行書集字書法《岳陽樓記》欣賞 趙孟頫行書集字書法《岳陽樓記》欣賞 趙孟頫行書集字書法《岳陽樓記》欣賞 趙孟頫行書集字書法《岳陽樓記》欣賞 趙孟頫行書集字書法《岳陽樓記》欣賞
趙孟頫最好的行書代表作《酒德頌》 行書墨跡本,縱28.5CM橫65.2CM19行。此本融進了許多章草筆意,頗見創意,呈瀟灑、精巧之貌。筆法縱意、肥不沒骨,廋不露筋,姿態俊逸爐火純青。正如貼后文彭所跋“信手拈來,頭頭是佛,若必曰蘭亭,恐不必以此論松雪”。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爲一朝,以萬期爲須臾,日月爲扃牖,八荒爲庭除。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搖厄執孤,動則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餘。有貴介公子,縉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陳說禮法,是非蠭起,奮袂攘襟,怒目切齒。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銜杯嗽醪,奮髯箕踞,枕麴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恍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見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嗜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海之載浮萍。二豪侍側焉,如螺蠃之與螟蛉。延祐三年丙辰歲十一月廿一日,爲瞿澤民書。子昂。 本幅自識:“延祐三年丙辰歲十一月廿一日,爲瞿澤民書。子昂。”鈐“趙子昂氏”印。帖后題跋有孫星衍(5段)、徐有貞、陳鑒、劉玨、楊循吉、文彭、王穉登、翁方綱(4段)、阮元等26家。鑒藏印有戴植、吳云、顧文彬等15方。 明詹景鳳《東圖玄覽編》、《真跡日錄》,清顧文彬《過云樓書畫記》、潘遵祁鈔錄《三虞堂書畫目》著錄。 延祐三年(1316年),趙孟頫時年63歲。 此卷是趙孟頫為瞿澤民錄寫的西晉劉伶《酒德頌》全文,共19行。瞿澤民無考。劉伶為“竹林七賢”之一,其《酒德頌》充分反映了晉代文人的心態,由于社會動蕩不安,統治者對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有的文人或借酒澆愁,或以酒避禍,并借酒后狂言發泄對時政的不滿。 此帖筆法縱逸,又是自家風貌,肥不沒骨,瘦不露筯,姿媚雋逸,出神入化,可謂人書俱老,爐火純青,是趙氏書法的精品之作。正如帖后文彭跋所云:“信手拈來,頭頭是佛,若必曰'蘭亭',恐不必以此論松雪。”明、清各家題跋亦對此卷推崇備至。其文校之《昭明文選》小有出入。(撰稿人:張彬) 整卷局部欣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