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藏書之前的準備工作: 環(huán)境和碼放。 這對于藏書很重要。藏書最好有專室,書柜是必須的,可以便于查找,使書有一個安全空間。一般現(xiàn)代書籍以豎碼為主,松緊適度,過松容易是書頁卷曲,紙張氧化變黃;過緊則取書不便,增大書籍人為損壞的機會。線函裝的書要平放,也不宜上下碼放過多,否則重量太大,其不良影象同豎放過緊。銅板紙彩印畫冊尤其要注意不可長期施加壓力,否則會造成頁面粘連。 書籍編目: 書籍數(shù)量在幾百本以上,應該建立書目,否則僅憑腦子記就有些記不清了。如果是藏書雜家,書籍分類建議采取《中圖法》,一勞永逸,而且和圖書館接軌,否則等有了上千本書時再重新編目可是一件浩大工程。如果只藏某一類或某幾類書,也可根據(jù)需要單獨編目。自己編寫書目分類一定要全面,盡量一步到位(這又涉及到一本專業(yè)學問“圖書分類學”)。 有了書目,管理起來就容易多了。悲觀一些說,即使萬一有一天那些書都沒了,還能留一本書目,也算不枉藏書一回了。 整理: 書放入書柜打算永久保存之前,一定要注意整理,尤其是舊書。要把書上的曲別針、大頭針、書釘?shù)辱F質(zhì)材料取下,騎馬訂裝的書籍(比如雜志)的鐵釘也要換成線裝。盡量祛除舊書上的塵土和污跡、蟲卵等等。整年的雜志最好裝訂成合訂本保存,這個裝訂方法沒有圖示解釋不清,改日再說。 剛才藍色在線問舊書如何裝裱,這個要看具體情況,有幾點通用:不要使用紙、綾、絹、綢以外的其他化學合成材料(比如透明膠帶)、不要使用鐵釘進行裝訂、有一定價值的書在沒有必要重新裝訂裝裱時保持現(xiàn)狀、拿不準該怎么辦時的最好辦法是保持現(xiàn)狀。 還有一個可說可不說的,我個人不贊成在書上寫字留名蓋章等等,因為也許過幾年后隨著自己思想意識的改變,會發(fā)現(xiàn)當時寫的東西實在太幼稚,自己看著都別扭。還是空白為好。 1、防火。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藏書室內(nèi)絕對禁止吸煙。 ——藏書室內(nèi)不使用蠟燭、油燈,如果遇停電,只可用手電照明。 ——盡量少用電器設(shè)備,做到人走燈滅。 ——如書多并且有條件,預備滅火設(shè)施。或者預備清水一盆,放在不礙事的角落,除防火外另有用途(見后)。 2、防水。 這個在北方危險小得多,不必太在意。但是如果是平房,注意夏天漏雨的可能,最好提前在書柜頂端蒙一層塑料薄膜,有備無患。 3、防潮。 這個在南方是最頭疼的問題,北方好得多。但近幾年北京夏天大有追趕南方之勢,所以不得不小心。書籍在書柜中一般沒事,以我們的條件也不可能制造恒濕環(huán)境,那么就要注意雨季不要再去人為加大濕度。書柜不要緊靠在與衛(wèi)生間相隔的墻壁上,如果有空調(diào)要使用除濕狀態(tài)。沒有書柜而是把書放在紙箱里或摞在地上的要注意了(住樓房一層或平房的更要注意,比如象瀟湘夜雨),書的最底下一定要放塑料布然后與地面架空。我的部分書在書柜里放不下了,就用幾塊包裝箱里的泡沫塑料墊底,上面放木版,再放書。 雨季一過,馬上進行“曬書”,不是真得拿到太陽下曬,是把書重新散開放再陰涼通風處,讓夏季的潮氣散發(fā),尤其注意銅板紙彩印畫冊是否發(fā)生內(nèi)頁粘連。 還有,有些低檔的小冊子用的是鐵釘裝訂,最好在一開始就換為線裝,否則鐵釘遇潮不但自己銹蝕,還會污染其他書籍。 4、防蟲。 我們最常見書蟲是蠹魚,但近來不知為什么也比較少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經(jīng)常翻看擺弄的書是不長蟲子的。要注意那些幾個月也不翻一回的書柜、書箱,夏季里可以買一些樟腦丸放進去,要注意樟腦丸一定要用透氣的紙張包裹一下,否則樟腦揮發(fā)完后會留下污漬污染書籍。還有人說用煙草(煙絲應該也行)泡水,然后把吸水紙用煙水浸透晾干,夾在書里也能防蟲,由于我厭惡煙味,沒有試過。 最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新書對書蟲似乎有排斥作用,可能是新書中的油墨、漂白成分、塑料壓膜等對生物有害,蟲子一般都不光顧。那些舊書、古書最應加以注意。 5、防塵。 防塵目前是困擾我的最大問題。北方雖然沒有南方那么多雨水,但塵土過多也是讓人頭疼,所以書柜還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冬天或春天的干燥季節(jié),北京的風沙是出了名的,這些細微的塵土無孔不入,書柜也只能起一定的防護作用,所以還得從根本上治理。藏書室的窗戶最好做雙層,冬春季室內(nèi)陸面要經(jīng)常用水拖干凈(既可防塵也可加濕)。預備一把雞毛撣子,真是不用不知道,這東西的除塵作用目前還無可替代。 6、防曬和防干燥。 避免陽光直接照射書籍,否則彩印脫色、內(nèi)頁變黃、變脆。夏季太陽角度高,一般情況下陽光不容易進入室內(nèi),要注意冬季,陽光往往能直接照到北墻。所以屋子要有窗簾,還要給玻璃書柜加遮陽的簾子。冬春季節(jié)濕度太小對書也不好,剛才說了,經(jīng)常拖地是個加濕的辦法,還可以在室內(nèi)長期放一盆清水用于加濕(還有作用,見后)。 7、防污。 書籍的污跡一般都是人為弄上去的,這個主要是要管住自己。以下原則要注意:不要在吃飯桌上讀書,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讀書,藏書室內(nèi)不準吃東西喝飲料,書桌上不要放會污染書籍的物品(如開口的墨水),不要在廁所里讀書。 拿取書籍前手要清潔,整理藏書時要經(jīng)常洗手,否則一會兒手就會臟,再去拿書其他書又臟了。因此要放一盆水,用于洗手(這盆水的作用到此基本完了)。 給書包書皮是一個很好的保護方法,這里就包書皮的紙張多說兩句。以我的經(jīng)驗,書皮用紙以質(zhì)密、有韌性、色素、較薄為好,萬不可用掛歷那種彩印銅板紙,其缺點一是紙質(zhì)太厚,容易毀書,二是彩印摩擦掉色,不管是彩面朝里還是朝外,都會污染本書甚至其他書。 8、防借。 呵呵,這個看起來似乎很小氣,屬于吝嗇鬼了。我曾在一篇《舊書詠嘆》里說過,借錢容易借書難是讀書人難以釋懷的文化情結(jié)。別看幾千本藏書,藏書者往往能夠一一說出買書時的故事,因為這些書已經(jīng)是藏書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防借的關(guān)鍵在分清對象,能讀書者自可以隨便借,因為我知道他借去的結(jié)果,而對有些人說句不好聽的——他可能還不配看某書,這樣的情況一定不要借。 以上粗略歸納了一下家庭藏書的注意事項,列此幾點,與書友共勉。 |
|
來自: 木樁指路 > 《基礎(chǔ)學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