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人,空手而來,空手而回,一切都是世界的恩賜。這些恩賜沒有一樣是壞的,我們該感激。感恩,感激痛苦讓你覺醒;感激失敗讓你接近了真理;感激失去讓你懂得了珍惜;感激生命給予你能量;感激成功讓你感受了幸福。幸福是一種甜蜜的感受,只有善良的心才能感受到。修行,就是修煉一顆感恩的心。
1902.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匆匆過客,有些人與之邂逅,轉身忘記;有些人與之擦肩,必然回首。所有相遇和回眸都是緣分,當你愛上了某個背影,貪戀某個眼神,意味著你已心系一段情緣。只是緣深緣淺,任誰都無從把握,聚散無由,我們都要以平常心相待。時光如水,總是無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1903.凡事須敏于言而慎于行。在別人面前滔滔不絕,看似是展示自己,其實是你赤身裸體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下。話不在多,在于份量,有時沉默是一種自我保護,言多必失,別讓心中的那些隱私無處遁形。事前必三思,事中要堅韌,事后莫悔恨,只有眼光看遠些,腳步堅實些,人生方多些圓滿,少些遺憾。
1904.要修煉平淡的心境,拿得起,又放得下,如此便能舉重若輕,超然物外;要追求平和的心態,得之不大喜,失之不狂悲,世界還是世界,你還是你;要培養平靜的心情,挫前不慌,敗后不餒,所有的錯,都是你登高的梯。人生的風景,其實都是心靈的風景,什么都可以錯過,就是不能錯失自己的心。
1905.很多時候,人們口中認錯,行為上卻不改,其實對道理只是“知道”,而不是“明了”。當“明了”時,就看到了其中的因果、緣起和智慧,然后降服情緒,改掉習性,克服慣性,斬草除根,達到知行合一。看起來簡單,其實需要將經歷磨成經驗,然后依次經歷爭、辯、痛、思、悟、決、行。
1906.看清自己,認識自己,之后才能改變自己。放棄那些錯誤的追求,勇敢地面對困難,解決困難。你的生活才會漸漸光明。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用一種陽光的心態去看待人生的一切,去感受這個世界,直到自己有了寬慰萬物的心胸,你也許會發現自己的煩惱早已經煙消云散了。而此時,你會感覺到,生活很美好。
1907.學佛的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行為:慈、悲、喜、舍。慈:以法施使人精神解脫,超越生命的束縛。悲: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就是絕對沒有私心。喜:有所饒益,歡喜無悔。就是幫助人、利益人的,絕不后悔。舍:所作福佑,無所希望。就是施與人家的恩惠沒有任何希求,所作功德不求回報。
1908.有些事,注定會成為故事。錯過的,就讓它過去吧,不必惋惜,不必留戀,或許它是美好的,但未必是最適合你的。與其對錯過念念不忘,不如對眼前倍加珍惜。要舍得放棄,正確對待你的失去,因為失去可能是一種生活的福音,它預示著你的另一種獲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1909.寬容與諒解是佛緣。真正的慈悲不是愛你所愛的人,還要能寬恕和愛護與你對立的人,愛人如己。當別人因誤會或別的原因而對你無理相向時,要以慈悲的心去包容對方,以理智的方法去感化他。如果你一直想改變對方的話,你會很煩惱很痛苦。同樣的瓶子,為什么要裝毒藥,同樣的心里,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
1910.看起來幸福的人,心里也有難言的苦;時常微笑的人,心里也有無聲的淚;炫耀生活的人,可能遠沒表面那么風光。一個人的幸福,只有自己懂得生活的快樂。所以,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不要糾結于別人的評說,照自己舒服的感覺生活。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的幸福,不在別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
1911.貧窮不能等,因為時間久了,你就會貧窮習慣了。懶惰不能等,因為勤奮遲了,你只會成為寄生蟲。夢想不能等,因為努力晚了,人老就無能為力了。學習不能等,因為懂得少了,就沒本事夢想成真了。健康不能等,因為身體垮了,人生的一切就都沒了。孝敬不能等,因為老人走了,想孝敬也再沒機會了。生命是一場無法回放的電影,不要等到一切都面目全非了,才懂得什么叫遺憾。
1912.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沒必要攀比,風有風的自由,云有云的溫柔,沒必要模仿,你認為快樂的,就去尋找;你認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認為幸福的,就去珍惜。沒有不被評說的事,沒有不被猜測的人。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不要太盲目追求一些東西,做最真實最樸實的自己,依心而行,無憾今生。有喜有悲才是人生,
有苦有甜才是生活。 再大的傷痛,睡一覺就把它忘了, 老是背著昨天,會累壞了自己。
邊走邊忘,才能好好感受到每一個幸福。
1913.人生很多人事,不是不懂,只是無奈。一輩子,就圖個心里痛快。那些想不通頭疼,想通了心疼的人事,不如淡然視之。我們真實地活著,但不是每個人每件事都要較真到底。真實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一場心痛。開心地活著,如花自然開,自然落,不難過。花非花,霧非霧,看淡者優雅。
1914.看多了人情冷暖,讀多了聚散別離,卻懂得了人生,兜兜轉轉,不過一場歡喜鬧劇。看的人圖熱鬧,演的人為修行,散場過后,冷暖自知。人之所以不快樂,就在于自己入戲太深。明知是錯,執迷不悔,與己為敵,甘之如飴。如若每人都能以平淡之心看待萬物,那又何來悲喜,何來失去?何來相聚,何來別離?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精彩的比賽,所以,再苦,也要學會堅持,再累,也要愛自己;再煩,也別忘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語氣;再痛,也要學會忘記!
1915.清醒的認識生活,才是生命真正的造化,歷經那些生命的磨礪,能夠有勇氣和責任去承擔,活成人生一種積極樂觀的生命體現,這就是真正的生命風景,其它的可以看做云淡風輕。一件事,某個人,你若放棄,可以找到萬千理由,但你要真的放下,過后別回頭,別懊悔,別無端的折磨自己。如果放不下,那就再咬牙堅持,在絕望中尋求生機,在卑微中強健身心,潛心篤行者終嘗所愿,堅忍不拔者多能功成。要經常對自己說:我想得到,我一定行,我能撐住,我不服輸,我不后悔。
1916.生活的禪法就在于調服內心的煩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生活的日常中感受生活的喜悅,去淘洗那些煩惱的傷痛,去凝聚那些幸福的因素,完成這一場改造命運的生命過程,明白內心真正的需要,包容生活不拘任何外在形式的歷練,不渲染生活的悲情與障礙,活生命的運用,活生命的承擔。
1917.寬寬的是路,窄窄的卻是心,人世間最多的遺憾是缺少包容的心。人間多少錯,最錯還是執著。人生多少失誤,悲催還是內心耽誤。花開易落,人間走過,錯到盡頭終是回頭,苦海無邊,寬容不會錯,快樂又活過。
1918.苦是生活的原味,累是人生的本質。你走得再遠,站得再高,得到的再多,都脫離不了苦與累的糾纏。人生就是一種承受,一種壓力,讓我們在負重中前行,在逼迫中奮進。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要學會支撐自己,失敗時給自己多一些激勵,孤獨時給自己多一些溫暖,努力讓自己的心靈輕快些,讓自己的精神輕盈些。
1919.有一種東西決不能愚弄,那就是真誠;有一種東西決不能背叛,那就是真情;有一種東西決不能放縱,那就是欲望;有一種東西決不能遠離,那就是安寧;有一種東西決不能觸摸,那就是罪惡;有一種東西決不能丟失,那就是德行;有一種東西決不能欺瞞,那就是心靈;有一種東西決不能游戲,那就是人生!
1920.若是有緣時間空間都不是距離,若是無緣總是相聚也無法合意。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去強求。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過,孤獨不一定不快樂,愛是一種享受,即使痛也覺得幸福,愛是一種體會,即使心碎也覺得甜蜜,愛是一種經歷,即使破碎也覺得美麗,不要因為寂寞而錯愛,不要因為錯愛而寂寞一生。
1921.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繁華過后的淡定。人生如果樹,在風雨中成長,在陽光下開花,繁花落盡,碩果累累。花季的爛漫,雨季的憂傷,隨著年輪漸漸淡忘,沉淀于心的,一半是對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對殘缺的接納。曾經看不慣,受不了的,如今不過淡然一笑。成熟,不是看破,而是看淡。
1922.萬事萬物都有自身的生滅規律,所有的呈現都有一個時間順序。你所期待的,不一定馬上會發生。你不曾期待的,也許會在某個時間點不期而至。表面看,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注定的發生都有一個緣起,它可能是一個行為,也可能是一個語言,也許就是一念間,便擁有了種種結果。不能因為結局不完美,就否定了所有開始,畢竟人生中有太多美好的事情是沒有后來的!
1923.人生就是道場,內心就是信仰,靈魂就是圖騰。你把內心修成什么樣,你就會擁有什么樣的人生。別總說命運在上天手里,其實你一出生,上天就把一半的命運交給了你。你所說的每一句話、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積累你的生命價值,只不過,有的人是疊加,而有的人卻是在遞減。
1924.每個人都注定承擔生活的壓力,每一次思考都會帶來向前的力量,同樣展開新的旅程,人生不要寄托于外在的安慰,對生命的真正尊重,來自于對自我的鼓勵,一個人對生活認識的改變,才是人生真正嶄新的改變。
1925.人生不是一種煎熬,但也免不了風雨交加,對生活存在一種清醒客觀的態度,才是對生活真正的禮貌和謙虛,沒有人真正能替你承擔對生活思考的義務,它完全來自于自己對人生的覺醒和恒心。
1926.生命的意義,并不是去觀察命運有多少缺陷,而是努力地去規范、協調、改善自己的心態和氛圍,把平靜當做自己生活的一個習慣。正如神秀大師說過,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保存心態的寬松,簡化生活的負累,多少爭執成一笑,人生深刻在心平。
1927.平凡的生活,如煙的過往,世間聚散,起伏高低,怨天怨命不如心地平,能包容,能原諒,就是智慧。能拿起,能放下,就是大路。
1928.生命,需要一種溫度;心靈,需要一種呵護。每個人都有心累的時候,奔波勞碌總覺得委屈,不被認可總覺得不公平。壓抑的心情可以訴說,隱藏的淚水可以看透。用坦誠的胸懷,給予依靠;用真摯的情感,分擔煩憂。暖心的話不論多少,懂得足夠;知心的人不論遠近,擁有就好。陪伴于無形,是靈魂的同行;相視于無聲,是心靈的交融。最美的風景在眼里;最真的感情在心里。
1929.人到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來體驗的,每個人的財富地位或許有高低之分,但對快樂和幸福的體會并沒高低之別。當你快樂時,悲傷便在一旁窺視;而當你痛苦時,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歡樂。到了最后你會發覺,加加減減之后,那個得數將會是一樣。所以,人生真的不必太計較,也不必刻意去算計,只要用心去體驗就好。
1930.【人生貴在一個“耐”字】要承受得住:耐冷,事態炎涼,要隨遇而安,坦然處之;耐苦,面對苦難,百折不撓,終有云開日出時;耐躁,心靜如水,不為錢權利所累,笑看云卷云舒;耐煩,宰相肚里能撐船,他人氣我我不氣;耐忙,有點忙碌是個福,免得無聊;耐辱,受點誹謗也是福,免得驕傲。
1931.富而不貪是一種布施;塵而不染是一種持戒;痛而不恨是一種忍辱;累而不懈是一種精進;思而不亂是一種禪定;顯而不著是一種智慧。
1932.不要在一件別扭的事上糾纏太久。糾纏久了,你會煩,會痛,會厭,會累,會神傷,會心碎。實際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過不去,而是跟自己過不去。無論多別扭,你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1933.淡定看人生,寧靜做自我。人生充滿變數,定力如何,直接影響到人生的走向。所謂定力,就是對自己的控制力。定力好的人,謹言慎行,不隨波逐流,不放縱欲望,有所為,有所不為。因而常不被情緒左右,淡看名利得失,寧靜做自我,從容過生活。淡了,靜了,你的生活才會聽你的安排。
1934.人,是活給自己看的。做一只展翅的雄鷹,沒有人鼓掌,也要飛翔;做一棵無名的小草,沒有人心疼,也要堅強;做一朵深山里的花兒,沒有人欣賞,也要芬芳。快樂是自己給的,幸福是自己經營的,成功是自己努力的。不需要人人都理解,做事盡心盡力;不需要人人都喜歡,做人坦坦蕩蕩。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做你自己喜歡的事,哪怕別人都笑你傻,你也完全可以全身心地去做,只要你喜歡,只要做這件事會讓你快樂!只有你的快樂才是你該在乎的;別怕別人說什么,除了幫你快樂的話,你都可以不聽。這樣你的心就簡單了,事就簡單了,你的快樂就多了!
1935.人心對人心,久了你便知,人情論人情,處了你會懂;
記住:做人為人心要正,待人心要誠。莫欺人善,莫負人心;莫為小惡,莫妒他能。寧可當面小氣,勿要背后小人。做人要有道德約束,為人要問己心。容他人過錯,不縱人非為;量他人所難,不降低底線。人心需靜,待人需退;人應少欲,看淡功名。三思而行事,問心再待人。心懷良善,口有尺度;淡然豁然,不較長短。莫虛榮,虛榮害己;莫虛偽,虛偽會累。行走于塵世,做人很難,唯真誠不被世俗干擾;唯低調不被誘惑左右。
人生中,陪你走一程的人隨處可見,和你共一生的情卻是屈指可數。好好珍惜一個人,好好珍惜一份情,下輩子,不一定能遇上。
記住!把眼淚留給最疼你的人,把微笑留給傷你最深的人。
1936.生命的過程本來就是隨意的,我們日復一日地在路上走著,說不定哪天就會有故事發生。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從花開到花落,從花香濃郁到花香淡去,平和地接受生命中的每一次賜予,不必抱怨我們得到多少。美和不美的東西我們都得接受,生活就是這樣無常,當我們不求全責備時,才會感到滿足!
1937.佛之所以為佛,皆因他看透了常人看不透的局,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人之所以是人,皆因七情六欲纏身,看不透,也走不出來。若心能頓悟,你我皆可成佛。佛,不是一尊偶像,而是人生修行的碩果。不必過于焚香叩拜,佛在心中,而不在身外。
1938.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過多;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人生就是欲望和所求的不斷減少的過程;命運的深層次意義,就是要學會放棄和回歸,放棄一切浮躁喧囂,回歸內心的安寧。人生,學會沉淀。沉淀,不是消沉,是用一顆淡然的心審視浮躁,是在寧靜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1939.每個人都有一段自己該走的路,有時荊棘叢生,有時平坦無礙,人生無常,你得到的或正在失去,你失去的,或又將得到什么!珍惜你所擁有的!知足而還在努力,能得到的,便是樂!
1940.放下該放下的你,退出沒結局的劇。靜守時光,以待流年。一朵花,就是一個生命,一個輪回,一個世界。像一朵花般的綻放,享受生活,享受美麗,享受自然;像一朵花般的凋零,感知平靜,感知灑脫,感知淡然;歷練滄桑。花無語,芬芳于心;心無言,摯愛有聲;愛無悔,坦然如斯。
1941.人生的航程,不總是一帆風順。有風有雨,才能承載生命的厚重;風輕云淡,才適合靜靜領悟。給自己一個放松的理由,別讓太多承載負重了心靈;給自己一個釋然的方式,別讓太多瑣碎凌亂了平靜;以風的執念飛翔,以雨的心胸求索,在平淡中快樂,在精彩中淡然。
1942.淡淡風景里,看風輕輕拂過。是誰把光陰剪成煙花,一瞬間,看盡繁華。生活情趣,就像一首清婉小詩,入心而養心,優雅而脫俗,簡單而快樂。沒有事事順意的人生,只有隨緣自適的心靈。清者從容,靜者制勝。堅守心靈深處寧靜,是對喧囂世界最好回應;用微笑淺舞時光,緊握安然。
1943.人生似水,有容乃大。心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心聲,心清了,才能照見萬物的實性。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汲汲追求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停下來笑看風云,坐下來靜賞鮮花,定下來靜觀自在。
1944.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世間就是這樣,誰也逃不過兩樣東西,一是因果,二是無常!心量越大,煩惱越輕;心量越小,煩惱越重。靜心。靜能生慧,智者無憂,計較是疼,比較是痛,淡然是福。定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心。盡人事而順天意,隨遇而安即得幸福。正心。心術不正損人害己,意志不堅諸事難成。
1945.學佛的目的,是為了正確看待人生。透過佛教的無常觀,我們會明白,很多事情,雖美好,但不會持久。很多時候,雖然痛苦,但終究總會過去。所以,佛教的"無常"是人生最好的啟示,它讓我們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中,能升起智慧的觀照。
1946.世間有太多的東西與念想不為我們所控制,放下談何容易,所以我們需要修行。放下仇恨,放下憂愁,放下猜忌,放下嫉妒,放下痛苦。這樣我們才有空間來承載“善”的東西,快樂、寧靜、幸福,還有慈悲。
1947.人生中好的壞的我們都收下吧,然后一聲不響,繼續生活。人生太短,歲月太長。人生要用簡單的心境,對待復雜的人生,最無情的不是人,是時間;最珍貴的不是金錢,是情感;最可怕的不是失戀,是心身不全;最舒適的不是酒店,是家里;最難聽的不是臟話,是無言;最美好的不是未來,是今天。
1948.人生要為善競爭,修行是點滴的功夫。緩,可以免悔。涵養體現在緩上,言語行為皆是。走不完的前程,緩一緩漫步人生。退,可以遠禍。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舍,可以養福。物忌全得,事忌全美,人忌全盛。靜,可以益壽。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御侮。
1949.佛說: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過后,不過一捧黃沙。都說人生風雨難當,廢了許多心去思量,到頭來,高飛也是傷,低飛也是傷,就像一只受傷的蝴蝶,一場彷徨。
1950.安心,才能開心。心若水,握不住。禁錮,只會加深其向往自由的渴望;放縱,只會增加痛苦的長度。要想活得開心,先要讓自己安心。真正的安心,不是達成自己的愿望,因為欲海無邊,而是淡然。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淡然的心不計得失,懂得寬容,自然贏得一片寧靜。寧靜幸福的生活,要用寧靜的心來換取。
1951.人生的幸福,一半要爭,一半要隨。爭,不是與他人,而是與困苦。隨,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知止而后安。爭,人生少遺憾;隨,知足者常樂。最怕該爭時不爭,該止時不止,總在糾結中痛苦著。。。隨遇而安,隨緣而止。
1952.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時間久了,也就淡了。也許是棱角平了,或許是成熟穩重了,腳步越來越踏實,日子越來越平淡。人生步入另外一種境界——淡然。得與失,成和敗,聚或散,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淡然,是人生的一種成長。【失之坦然,得之淡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
1953.有緣分,不拒絕,無緣分,不奢求。來的,歡迎,去的,相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遇而安,自在安然。
1954.人生的許多變數,取決于天、地、人三才的運轉變化,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佳,則凡事自順。人的一生,小事無數,你能計較多少?人生的大事也只能盡人事以聽天命,常人豈能奈何?為小事而常介懷,不值;為大事而常悲戚,不該。所以,對于小事,要開心;對于大事,要寬心。人,活的就是心境。
1955.若歲月靜好,那就頤養身心;若時光陰暗,那就多些歷練。生命中最困惑的,不是沒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沒有放棄,怎能擁有;不守寂寞,豈見繁華。曾經再美,不過一紙空談;腳下艱難,卻是直指明天。
1956.1.佛性,最講一個“善”字;禪境,最講一個“淡”字;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2.熱鬧中以冷靜的眼光看待一切,就會省去許多煩心事;冷落時存一份熱切向上的心,就會享受到許多真樂趣。3.修行到“看一切人都是好人,一切事都是好事”時,會發現生活中喜悅無處不在,你便擁有了一個完美世界。
1957.把自己抬得過高,別人未必仰視你。把自己擺得過低,別人未必尊重你。沒有人是完美的,無須遮掩自己的缺失。做人要能抬頭,更要能低頭。一仰一俯之間,不僅是一個姿勢,更是一種態度,一種品質。逆境時抬頭是一種勇氣和信心。順境時低頭是一種冷靜和低調。有力爭上游的勇氣,更要有愿意低頭的大氣。
1958.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1959.學會接受殘缺,是人生的成熟。人無完人,缺憾是人生的常態。人生有成就有敗,有聚就有散,沒有誰能得天獨厚,一手遮天。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是人生的無奈。成熟的人,能淡然地面對一切不完美,所以不強求,不執著,凡事盡人事,隨緣而安。追求完美是美好的理想,接受殘缺是美好的心態。
1960.人生需要沉淀,寧靜才能致遠。人生需要反思,常回頭看看,才能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升華。向前看是夢想和目標。向后看是檢驗和修正。不艾,不怨,心坦然。生活,有苦樂。人生,有起落。學會揮袖從容,暖笑無殤。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樂觀,不是沒煩惱,而是懂得知足。
1961.生活是旋律,不論快慢,只要有適合的聽覺就好。生活是季節,不論春夏秋冬,只要有適合的心情就好。生活,就是實實在在的生存,只要適合自己,就是一種幸福。一個人總是仰望和羨慕著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仰望和羨慕著。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眼里。
1962.【人生十點需牢記】1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2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3才能不必傲盡,留些內涵;4鋒芒不必露盡,留些深斂;5有功不必邀盡,留些謙讓;6得理不必爭盡,留些寬容;7得寵不必恃盡,留些后路;8氣勢不必倚盡,留些厚道;9富貴不必享盡,留些福澤;10凡事不必做盡,留些余德。
1963.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喜悅之神。有所畏懼,是做人最基本的準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為先,才能次之;做事,明理為先,勤奮次之。人生要學會不抱怨,不等待,不盲從。
1964.心懷感恩,幸福才會常在。快樂屬于知足者,幸福屬于感恩者。用平常心對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對待眼前的每一個人,幸福和快樂就會不請自來。懂得感恩的人,遇到禍也可能變成福;只知抱怨的人,碰上福也可能變成禍。幸福的秘訣,不抱怨過去,不迷未來,只感恩現在。
1965.【送給自己10句話】1、用心做自己該做的事;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3、別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4、不要過于計較別人的評價;
5、不妨暫時丟開煩心事; 6、自己感覺幸福就是幸福。7、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8、木已成舟便要順其自然; 9、不必一味討好別人;
10、喜歡自己才會擁抱生活。
1966.人生如茶,靜心以對。對錯無辜,緣由前生。認得清,放下是聰明。看不透,一場夢無痕。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1967.人生不要設計得太擠。不管做什么,都要給自己留點空間,好讓自己可以從容轉身。留一點好處讓別人占,留一點道路讓別人走,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任何時候都要記得給人生留點余地,不冒進,不頹廢,不緊張,不松懈,得到時不沾沾自喜,失去時不郁郁寡歡,得失之間淡定從容。
1968.生活中的紛擾,可歸結為一個字:爭。這個世界的吵鬧、喧囂、摩擦、嫌怨、勾心斗角、爾虞我詐,都源自爭。在生活中,心胸開闊一點,爭不起來;得失看輕一點,爭不起來;目標降低一點,爭不起來;功利心淡一點,爭不起來;為他人考慮略多一點,爭不起來。不爭,才是人生至境!
1969.輪回自然界萬物最燦爛之日,為何就是委地之時?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怎麼辦?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1970.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肯定自己。膚淺的羨慕,無聊的攀比,笨拙的效仿,只會讓自己整天活在他人的影子里面。盲目的攀比,不會帶來快樂,只會帶來煩惱。不會帶來幸福,只會帶來痛苦。我們每個人都應當認清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走自己的道路,過自己的生活。——胸有平常心,幸福自然來。
1971.看清一個人何必去揭穿;討厭一個人又何必去翻臉。活著,總有看不慣的人,就如別人看不慣我們。活著,說簡單其實很簡單,笑看得失才會海闊天空;心有透明才會春暖花開。人生如此而已。有時候,生活就是要逼自己變得逆來順受,寵辱不驚。
1972.紅塵中,一個舍不得,耽誤了多少人;佛法中,一句無所得,難倒了多少人。只不過,舍亦無所舍,得亦無所得。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緣來是你,緣去是空,世間多少紛擾事,浮華落盡總隨風。
1973.幸福的人生需要三種姿態:對過去,要淡;對現在,要惜;對未來,要信。人生的答卷沒有橡皮擦,寫上去就無法再更改,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否則就是跟自己過不去。真正屬于你的,只有活生生的現在,只有握得住當下,才有可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只有相信未來,相信自己,今天的你才能成就明天的你。
1974.一片葉,落在哪里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里都是芳香。一個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顆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1975.人生中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1976.心善是根,人和是本;尊師是方,重友是法;能忍是聰,會讓是明;遇難有通,遭困有謀;小事糊涂,大事清楚;氣順可安,心平則靜;有德為幸,無病得福;技能養身,理能養心;靜能養氣,善能養性;父慈子孝,女柔男剛;一動一靜,一張一弛;愛國愛家,一生平安。
1977.真誠,是一個人的本性;善良,是一個人的天性。不管遇見任何人,真誠才能走進心里;無論碰到任何事,善良永遠不過期。美麗的外表會打動人,但真誠的內心更能感動人;強勢的語氣也許會讓人口服,但善良的行動更會讓人心服。不做作,不敷衍,不世故,就是一個人的真;懂包容,懂尊重,懂讓步,就是一個人的善。不失根本,不忘初心,一個人才能走得長遠,行得穩重。
1978.人,一輩子都在忙著,累著,奔波著,不論多苦,事,還是沒做完。人,一輩子都在省著,攢著,儲蓄著,不論多摳,錢,還是沒存夠。人,一輩子都在忍著,讓著,怕著,不論多小心,人,還是得罪的不少。我們,一輩子都在讀著,寫著,感悟著,不論多聰明,虧,還是沒少吃。人,一輩子都在覺醒中,成熟中,成長里,不論多淡定,遺憾,還是有。這就是真實人生寫照,這就是貪婪人性直白。回首看,幾多摯友于心?幾多金錢在手?幾多真情在握?除了蒼老的容顏,漸長的年齡,滿腹的心酸,還有啥真正屬于你自己。只有讀懂了生命的意義,才能活的輕松,自在,快樂……
1979.人活著,何必那么累,不要拿別人的標準,來折磨自己;不要拿別人的風光,比較自己的平凡。假如有人說你,只要不傷到你的尊嚴,就當他是在背臺詞。這世上,無聊的人有很多,若是一一計較,就會反復受傷,有些東西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聞不入心,才是對自己的愛護。好心情要靠自己的好心態,好心態來自己的好素養,篩子有孔會過濾,人有選擇能遺漏,記住別人的好,忘記他人的孬,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對自己最大的恩賜。人生要學會不抱怨。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人生要學會不抱怨,不等待,不盲從。用樂觀心態去對待生活。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可能事事都順。遇到事情時,我們要學會調整心態,不要太過執著。其實,煩惱大多來自一些無謂的小事,學會用一顆寬容、樂觀、豁達的心去對待,也就能毫發無損地過去了。日子總是在前進,好也一天,煩也一天,不如多看看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讓自己快快樂樂地生活。
1980.心累的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壓抑的時侯,換個環境深呼吸;困惑的時候,換個位置去思考;猶豫的時候,換個思路去選擇;郁悶的時候,換個環境找快樂;煩惱的時候,換個思維去排解;自卑的時候,換個想法去對待。生活中,學會換位思考,世界才會簡單,心簡單,幸福就簡單。
1981.變老的時候,一定要變好。要變到所能達到的最好,猶如瓜果成熟,焰火騰空。舒緩地釋放出最后的優美,最后的香與愛意,最后的,竭盡全力。變老的時候,需要平靜。猶如江河入海,猶如老樹腰身蒼勁。回望來路,一切已是心平氣和。一切已選擇完畢,再無長吁短嘆,雙手攤開。左手經驗叢生,右手教訓縱橫。
變老的時候,猶如名角謝幕。身子謙和,自信在心。眼角眉梢,深藏著歷練后的從容。幕帷垂落,絲竹聲遠,一切已是過眼云煙。只有尊嚴的光芒,閃耀在幕后時分。變老的時候是起身回到兒童,看起來未必鶴發童顏而內心里卻趨向坦率而純真。我們已經變老而世界依然年輕貌美,一切都是循環往復,嬰兒在啼哭。而這收留了我們笑容和淚水的人間,又一場輪回正在聲色里進行。
1982.當你感到忙、覺得累的時候,不是因為價值的迷失,而是因為欲望的過多。少計較,多寬容,知滿足,心也就閑了。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更加完美。
1983.靜靜地過自己的生活,現在的我,不埋怨誰,不嘲笑誰,也不羨慕誰。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用心甘情愿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遺憾,隨風散去,美好,留在心底,給心靈一米陽光,溫暖安放,心若向陽,無畏悲傷。
1984.一輩子真的好難,我們停停走走,走走停停。 可是卻走不出明天,停不到昨天。
不得不承認,時間改變了很多。每當別人問起自己過得好不好時,都會努力擺出微笑說“還好吧”。
其實,好不好只有自己最明白。有些事,注定只能藏在心底。 好多時候,需要振作自己,繼續生活。
除了堅強,還是堅強,別無選擇。生活就是這樣。人生苦短,我們只能笑對人生,才能堅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1985.右腳是你的人生,左腳是別人眼中你的人生。夏蟲不可語于冰,無論你怎樣與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雪,它都不會明白。所以永遠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生活,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快樂富足。永遠不要評價別人是否幸福,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孤獨無助。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樂與苦。
1986.豁達一點,看淡一些,人生沒有多少事情比快樂更重要。家,很平淡,只要每天都能看見親人的笑臉,就是幸福的展現;愛,很簡單,只要每天都會彼此掛念,就是踏實的情感。幸福并不縹緲,在于心的感受;愛情并不遙遠,在于兩心知的默契。心只有一顆,不要裝的太多;人只有一生,不要追逐的太累。
1987.人生是相互的,你愛別人,別人會愛你,你幫別人,別人會幫你。你施于別人,別人會回敬于你,你給世界幾分愛,世界會回你幾分愛。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種下寬容,收獲博愛;種下愉悅,收獲快樂;種下滿足,收獲幸福。世間萬物,都循著自己的規律,蹈矩輪回著,當生則生,當滅則滅。人生亦是如此,做人不必刻意,處世無須精心。凡事不必強求,自然的活,快樂的過,忠于真實,忠于自己,不刻意,不做作。忠于誠實,忠于善良,不欺騙,不做惡。忠于平凡,忠于平淡,不與風爭鳴,不與日爭榮。忠于淡然,忠于從容,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月明。
1988.看遠。看遠才能攬物于胸,只看眼前美景,難見山外之山;看透。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看淡。看淡不是不求進取,也不是無所作為,更不是沒有追求,而是平和與寧靜,坦然和安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離塵囂遠一點,離自然近一點,淡泊就在其中...
1989.人,貴在大氣。有些言語,只是言語,不必在乎;有些風景,只是風景,不必留戀;有些心情,也只是心情,不是一生。放下的,就要學會優雅的轉身;得到的,就要學會百般的珍惜。懂你的人,不需解釋;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釋,也不配解釋。對著陽光行走,其實沒有陰影;對著自己微笑,其實一切都在微笑。用心觸摸大海,大海就在眼前;用心觸摸世界,世界就在你的心中。
1990.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塵緣。生命只是滄海一栗,卻承載著太多的憂愁悲歡。佛說,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多,每一個轉身都是一個新的起點,每一程山水都有新的風景入簾。不必仰望別人,生命本是奇跡。每一季都會有鮮花綻放,要學會笑看花開花落
,潮漲潮汐。似水流年,靜守安然。迎風沐雨,微笑向暖。
1991.人與人之間的因緣,或恩怨,或善惡,皆是前世之因所成的果報。然而,當用忍的態度去對待一切時,即使是惡緣也能得到善解,會轉變為善緣。雖然忍是一種苦,但當你看到周圍生命因為你而變得快樂時,你會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在這幸福中,你的心靈也會更加善良和寬容,你將得到心靈真正的自由。
1992.生活再忙,也別忘了停下匆忙的腳步,理性地回顧,整理。生活再累,也別忘了用微笑來面對和迎接一切。我們可能沒有大的完美,卻可以體會平凡日子中那些細碎的感動;我們可能時有迷茫,但不能忘記最初的信仰。要讀懂,苦樂相伴才是人生,每個人都一樣。感恩生命給予我們的一切。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慈悲喜舍,念念清凈;花好月圓,無處不在!常懷感恩情,心中自安樂!
1993.人生不易,不要笑話別人。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唱的曲。再風光的人,背后也有寒涼苦楚;再幸福的人,內心也有無奈難處。誰的人生都不易,笑人等于笑己,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最窮無非討飯,不死總會出頭。誰的人生十全十美,誰的生活沒有薄涼,誰敢保證一直都是人生得意。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做人要真誠、謙和,善待別人,溫暖自己。人,是活給自己看的。別奢望人人都懂你,別要求事事都如意。苦累中,懂得安慰自己。沒人心疼,也要堅強;沒人鼓掌,也要飛翔;沒人欣賞,也要芬芳。生活,沒有模板,只需心燈一盞。煩時,找找樂,別丟了幸福;忙時,偷偷閑,別丟了健康;累時,停停手,別丟了快樂。平凡生活中,忙綠于工作,安然于家庭。不求事業多大進步,只愿生活甜美溫馨;不想生活多么富有,只愿家人健康歡欣…
1994.世界上最浪費生命的三件事:一、評論。別人不靠你活著,何況你未必了解他的全部,論人長短不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二、責怪。責怪人人都會,卻無法改變現狀。共勉之所以好過責怪,在于既提高了別人,也歡喜了大家。三、擔憂。準備不足或者無力改變時才會擔憂,前者需要行動,后者需要放下。
1995.心靜,才能聽到自己的心聲;心清,才能照見萬物的本性。死死守護的,不一定是自身擁有的;苦苦追逐的,不一定是本身需要的。幸福不是人生的商標,而是生活的品質。不依賴過人的財富,不依賴超人的才華,依賴的只是一顆平常心。
1996.花開一季人活一世,樂天隨緣一些,就會輕松自在一些。修煉好這顆心,別讓外界浮躁了自己。外境好壞并不是苦樂的根源,真正的始作俑者是自己的心。修煉,就是借完善自己抵達幸福;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想開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放下貪念看淡得失,才有閑心品嘗幸福。
1997.人生不可能一塵不染,沒有一點雜質,就像水清則無魚。人生有一點點甜,也有一點點苦,有一點點好,也有一點點壞,有一點點希望,也有一點點無奈,生活才會更生動、更美好、更韻味悠長。再好的人也不會十全十美,再美好的愛情也不可能纖塵不染,你若試著包容,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樣糟糕。
1998.微笑并不一定表示你是快樂的,有時候,它只意味著你足夠堅強去面對困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皆是過程,美與可愛有心皆懂。緣深緣淺,如此這般:無數的相遇,無數的別離,傷感良多,或許不舍,或許期待,或許無奈,終得悟,不如守拙以清心,淡然而淺笑。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緣來緣去。
1999.只要你相信自己,你就會懂得如何生活。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沉。美麗看破了,不過是軀殼。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人,擔一天憂,盡一天責,講一天涵養。打造幸福生活,從糾正自己的心態出發。逆境不抱怨命運,順境不得意忘形。
2000.“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空的杯子才可以裝水,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每一個容器的利用價值在于它的空。空是一種度量和胸懷,空是有的可能和前提,空是有的最初因緣。佛經里有“一空萬有”和“真空妙有”的禪理。人生如茶,空杯以對,才有喝不完的好茶,才有裝不完的歡喜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