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小彬: 各位大學生在線聯盟的小伙伴們大家好!醫學是一門實踐學科,經驗的累積至關重要,閱讀他人醫案,就是積累間接經驗的好方法,但中醫醫案浩瀚如海,其中參差不齊。那么怎么辦呢?我們的志愿者們將為大家遴選好的有價值的醫案,我們共同討論,學習。中醫從來不是好高騖遠的希冀,而是腳踏實地的躬行。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努力。歡迎大家踴躍發言?。?! 醫案 劉xx,男,54歲?;肌?b>乙型肝炎”,然其身體平穩無所苦,最近突發腹脹,午后與夜晚必定發作。發時坐臥不安,痛苦萬分。患者一手指其腹曰:我無病可講,就是夜晚腹脹,氣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問其治療,則稱中、西藥服之無算,皆無效可言。問其大便則溏薄不成形,每日兩三行。凡大便頻數,則夜晚腹脹必加劇。小便短少,右脅作痛,控引肩背酸楚不堪。切其脈弦而緩,視其舌淡嫩而苔白滑。 思考 1、 中醫怎么辯證?又如何論治?(大一的同學們可以多想想前者) 2 、還學過哪些能夠治療腹脹的方劑? 如何去鑒別呢? 大家不妨把思考過程(理、法、方、藥)寫出來,我們好學交流學習,只有結果似乎不大能引起共鳴! 劉天夫 少陽樞機不利,兼水飲內停證。治法和解少陽,溫化水飲。柴胡桂枝干姜湯。首先考慮腹脹的位置,可能為太陰,可能為結胸,可能為少陽。太陰疼痛為虛性疼痛,不至于痛苦萬分。結胸證則水熱互節,或痰熱互結,但此人沒有熱的表現。且右脅作痛則推斷為少陽。脈弦緩,弦可為少陽,可主疼痛,而緩則為水濕,或為正常脈象,而此人表現應為水濕之邪,加之舌淡嫩而苔白滑,則可推斷為水濕之邪。傷寒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毙孛{滿,小便不利,則可推斷用柴胡桂枝湯干姜湯。 此方且為少陽樞機不利,兼水飲內停證。 儲小彬 @劉天夫14中醫7班?不知你對大便多則腹脹加重,小便少則脅肋疼痛怎么解釋? 劉天夫 少陽樞機不利,影響氣化 儲小彬 其實樞機不利的說法感覺是有些籠統的…。我感覺樞機不利這一說,雖說少陽樞機是關鍵,但本質是氣機的升降出入問題,不能一言概之。咱們中醫有時候就這樣稀里糊涂了,這也是西醫批判我們的地方,也是我們要窮源探道之處。 劉天夫 那就換個說法,肝失疏泄,影響氣化 金鵬舉 為什么小便多則腹脹加重,少則脅肋疼痛怎么解釋?大便多肚子反而漲得難受,小便多脅肋難受,好奇怪??!求解 韓雁鵬 我覺得是水濕停聚與胸脅脘腹,運化無力,所以出現大便頻數,肚子脹,小便少胸脅作痛,又因水濕為陰邪,所以夜晚加重。 儲小彬 大便頻數更傷脾氣腹脹加重,小便少,水濕更甚則脅痛。@14中醫2 韓雁鵬?你是不是這個意思。 (補充葉學謙師兄觀點:第一個腹脹我保留意見,因為患者重在夜間腹脹,這種解釋說服力不強,第二個是可以的。) 韓雁鵬 對。 劉天夫 大便那個問題,此人有太陰虛,大便頻數,提示太陰虛加重,故腹脹加重。肝失疏泄,影響氣化,水氣上沖,所以小便少。針對水氣上沖,所以柴胡桂枝干姜湯中用桂枝甘草 魏亞茹 午后和夜晚必發作何解? 劉天夫 此人有太陰虛,且陰寒盛于夜晚,所以夜晚則發作。 郭凱 凡大便頻數,則夜晚腹脹必加劇。這怎么解釋? 儲小彬 大便頻數更傷脾氣腹脹加重,小便少,水濕更甚則脅痛。@14臨床7郭凱? 郭凱 大便溏稀頻下,可以理解為是機體排出水濕的么? 儲小彬 但是瀉下傷脾胃,所以腹脹加重也可以解釋。 郭凱 大便頻數,則夜晚腹脹必加劇。說明腸道里面宿便排空……又出現了腹脹,感覺還是調氣機。 儲小彬 ?宿便應該沒有,瀉下是清稀的。 郭凱 嗯,我考慮欠佳… 劉克喬 我不認為在少陽,少陽大家解釋定位有兩點,一是弦脈二是右脅痛。 但是一痛脈必弦,二脅也是肝經巡行。我認為木乘土。用痛瀉藥方合四逆散。五臟辯證,我認為這里主要是是肝和脾。 儲小彬 是考慮厥陰肝和少陽膽的問題嗎?其實這個我也有困惑,五臟辯證和六經辯證的問題。 劉天夫 少陽是陽病,厥陰是陰病。 儲小彬 ?這是一方面,不過感覺沒這么簡單,這就又涉及到六經本質了。 劉天夫 從胡老學說來看,辯證先辨陰陽,這就可以避免少陽與厥陰的沖突。而吳雄志先生曾說:三陰關系遞進,所以厥陰當有太陰、少陰、厥陰證。就像厥陰本方烏梅丸一般。 劉克喬 六經辯證是如此遞進,但五臟辯證呢?@劉天夫14中醫7班 劉天夫 臟腑辨證沒深研究過。 儲小彬 大一不就學了,不過各臟腑之間的關系有點如環無端,至今還參不太透痛瀉要方和左金丸。@劉天夫14中醫7班? 付志文 我辯證為寒實結胸,肝寒犯胃,中焦陽虛,痰濕內停。 治法從標本兼治來看,治標:三物小白散(桔梗,貝母,巴豆),天花粉,羌活,防風,元胡,車前子 治本:吳茱萸湯(吳茱萸,人參,大棗,生姜),柴胡,理中丸(人參同,干姜,白術,炙草)。 金鵬舉 沒有感覺寒熱,就不是陰陽虛,有點脾氣虛,肝郁氣結的感覺 儲小彬 @付志文 14中醫一班?腹脹明顯未見疼痛怎么辨為結胸呢? 付志文 發時坐臥不安。。。痛苦萬分。。。。疼不疼? 儲小彬 @付志文 14中醫一班?痛苦萬分是指腹脹難受的感覺吧? 針灸療法 白川 寒凝肝郁氣滯兼脾虛? 患者本身患有肝炎,腹脹發作于午后和夜晚,夜晚尤甚,為亥時,即手少陽三焦經循行,掌管人體諸氣通往各臟腑,是為人體血氣運行的要道,也是陽氣不旺之時,可見其肝病為寒邪而導致的氣滯,而肝邪克伐脾胃日久,可使脾失健運,胃失和降,造成脾胃兩虛,脘腹脹滿,脈弦緩,大便溏薄等。既然患者說藥物無效,可用灸法。 艾灸法: 主穴:肝俞、脾俞、足三里(化膿灸)。 配穴:中脘、陰陵泉、三陰交 金鵬舉 @白川 13養生2?雖然我年齡小,但我同意你的看法 付志文 @白川 13養生2?化膿灸是一種什么灸法啊,學長 儲小彬 化膿灸是有什么獨特的功效嗎?就是要灸出疤才算成功嗎? 白川 @儲小彬 14中醫1?化膿灸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療法,是艾灸的一種,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也可用于治療陽虛頑癥,不過會給患者就下瘢痕。 儲小彬 這個知道,但是化膿灸感覺患者不太能接受,如果沒有神奇的功效,應該得不償失吧…三陰交和陰陵泉的配穴有何用意? 白川 三陰交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氣血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而陰陵泉指脾經地部流行的經水及脾土物質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積,主治腹脹,泄瀉,寒則補而灸之。 陳國雄 病名:肝炎 主訴:夜腹脹,氣聚于腹不出,憋人欲死。 病因病機:患者有肝炎病史則必有肝臟本身病變。午后、夜間腹脹加重,氣聚于腹則說明氣不運。大便頻數,小便短少是一個氣虛癥狀。右脅座痛,控引肩背,酸楚不甚,肝氣傷及膽腑而成。 病變臟腑:肝脾(見肝之病,知肝傳脾。肝病及脾欲加健脾) 證型:脾虛濕阻 治則:健脾祛濕,理氣和中 方藥:大柴胡合厚樸溫中湯(黃芩3-6g,干姜12g),或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合二陳湯加香櫞、佛手、雞內金。 儲小彬 ?這個方藥很有意思,和出來大家討論討論吧。 李同同 木不疏土,土虛木乘。柴胡桂枝干姜湯+1 陳國雄 和大家的沒有什么,大柴胡是肝病主方,厚樸溫中湯是對脾氣虛溫脾。柴胡桂枝干姜湯是柴胡湯的化裁。后邊的加減主要對肝的疏泄,健脾祛濕而成。 儲小彬 大柴胡應該有胃家實的表現,此人脾虛比較厲害,合適嗎? 劉天夫 大柴胡湯為四逆散 黃芩加生姜半夏湯 大黃(有言不加大黃)而成。減少黃芩、大黃用量,可以用在本方。 時方探索 郭凱 病人腹脹,氣聚于腹,此為中焦氣機不暢!右脅作痛,脈弦可知肝疏泄失利,查其脈弦而緩,舌淡嫩苔水滑,可知體有水濕蘊結“諸濕腫滿,皆屬于脾”,因此從肝脾論治。 因脾氣不足,運化失常,故便溏。脾氣不足,固攝無度,故便一日三兩行。 方藥如下:柴胡12g香附12g香櫞9g佛手9g枳實12g升麻6g干姜12g砂仁9g木香9g陳皮9g防風9g炒白術12g炙甘草6g 柴胡香附疏肝理氣,香櫞佛手疏肝和脾,枳實破氣,升麻升氣,一升一降,調暢中焦氣機,干姜溫振脾陽,砂仁木香醒脾降氣,引用“風藥”(一在于風能勝濕,二在于升脾陽而止瀉,與砂仁木香共奏升降之功) 付志文 你的處方是柴胡疏肝散合痛瀉藥方加減嗎? 郭凱 對的。 儲小彬 這是從時方的角度來看的,是個新思路。這個升麻用的很有意思。另外,如果是我,我會加大些除水濕的力度桂枝15茯苓10(取五苓散,真武湯之意)。 郭凱 茯苓不建議,本有腹瀉,茯苓走中間而性趨下,我比較喜歡用澤瀉,車前子,炒薏米之類。茯苓走中焦。 劉天夫 小柴胡湯加減法中,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郭凱 那此處的腹瀉的病機是什么呢? 中 西匯通 付志文 肝寒犯胃。 劉天夫 太陰虛啊 儲小彬 太陰為何而虛? 脾虛濕盛。 郭凱 補中益氣湯為何不用茯苓?我考慮到了這一點。腹瀉是因為太陰虛弱不能固攝升提么? 儲小彬 這應該還是肝的問題為主,脾虛為次。但是腹瀉的直接病機應該是脾。 劉天夫 太陰虛,運化無力,故腹瀉。 虛的原因不明,可能是前醫誤下,可能是邪傷太陰…… 付志文 不是因為之前 乙型肝炎 導致的嗎? 劉天夫 乙型肝炎的病機是什么?中醫辯證是什么? 儲小彬 ?我覺得乙型肝炎也是可以辯證的,就算現在我們不能,以后也會有的。 陳鑫 乙肝分為邪毒感染,濕熱內蘊,其中邪毒感染是發病的主要原因,脾胃失調而滋生濕熱則是發病的內在條件,邪正相搏,內外合邪是本病發生的主要機制,本病病位在肝膽脾胃,病理機制是肝膽失疏,脾胃失調,毒邪壅滯,氣滯血瘀,在內為正氣虛弱,在外有濕熱疫毒,正虛邪犯,感受濕熱疫毒之邪,蘊結肝膽,正邪交爭,并隨著正邪交爭的勝負程度和不同階段,出現相應的濕熱,氣滯,血瘀,痰結,陰陽偏盛偏虛,氣虛血虧等病理過程。若正虛邪戀,正氣不能及時有效地抗邪外出,濕熱疫毒蘊結不解,深伏血分,出現脅痛,癥瘕,積聚,日久導致臟腑陰陽氣血的失調和虛損,甚成”虛勞”之證。 劉天夫 說實話,這個解釋挺沒道理的。如果乙型肝炎僅是邪毒感染,濕熱內蘊。那么僅用某張清熱燥濕的方子,就可以治療乙肝了,絲毫不用中醫的辯證了。如茵陳蒿湯 郭凱 按照肝炎的發病機制,鑫哥這個確實是一部分乙肝的辯證機理,但是著實不能以偏概全。咱們病理書上寫的大概也是這個意思,但是寫的是:多數 陳鑫 我似乎走入了誤區. 儲小彬 感覺中西結合是條該走的路子,或者說中醫使用現代科技的成果是必經之路,但是也不應該是那么順利的,要不然中醫一下就被西醫研究清了,那還了得。 劉天夫 中西醫結合肯定是大方向,但要保持中醫原有的特色不丟,采用現代科技是必須的。畢竟科技就在那里,你不用,就是西醫的了。 陳鑫 感覺《問中醫幾度秋涼》作者的女兒走的中西醫結合的路就很好,如:中醫脈診辨西醫所述疾病,用中藥的性味歸經研究西藥…… 劉天夫 她那個女兒絕對是超強的功底 理論推導 郭凱 只是方法不同,我見過有中西醫結合治病的大夫,效果杠杠的?。∫仓佬芾^柏老先生完全不用西藥,完全看不懂西醫! 劉天夫 吳雄志先生中西醫結合的就很好。 郭凱 滿滿都是膜拜和感慨自己何時才能有他那樣的成就。 類方比較之腹脹 儲小彬 誰來說說問題二唄 劉天夫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實大于虛的腹脹 參苓白術散:脾虛生濕,濕阻氣滯腹脹 補中益氣湯:清氣在下,脾虛腹脹 平胃散:濕阻脾胃,氣機不利,腹脹 痛瀉要方:肝乘土,腹脹 枳實消痞丸:脾虛氣滯,兼有食滯 枳實導滯丸:飲食積滯、濕熱內阻 藿香正氣散:外感風寒,內傷濕滯 半夏瀉心湯:氣機不利,心下痞滿,嘔重 甘草瀉心湯:氣機不利,心下痞滿,腹瀉重 生姜瀉心湯:氣機不利,心下痞滿,水飲食滯 桂枝人參湯:脾陽不足,氣機不利,兼有表邪,寒痞。 大黃黃連瀉心湯:熱痞,氣機不利 附子瀉心湯:熱痞兼有表陽虛 旋復代赭湯:胃虛痰阻氣逆,腹脹。 五苓散:水氣內停,逆阻中焦,氣機痞塞 小柴胡湯:邪結脅下,經氣不利 大柴胡湯:少陽樞機不利,陽明腹實結聚 柴胡桂枝干姜湯:少陽樞機不利,水飲內結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邪犯少陽,彌漫三焦,表里俱病,虛實互見。 桂枝加芍藥湯:脾傷氣滯絡淤 桂枝加大黃湯:脾傷氣滯絡淤,淤滯較甚 理中丸:寒凝氣滯腹滿 枳實梔子豉湯:余熱復聚,熱郁胸膈,氣機痞塞 小陷胸湯:痰熱互結 大陷胸湯:水熱互結 大承氣湯:燥屎內結,陽明熱實 小承氣湯:熱實內結,腑氣不通,實大于熱 調胃承氣湯:燥熱內盛,腹實初結,氣滯不甚,實大于熱 三物小白散:寒實結胸 瓜蒂散:痰食阻滯胸膈,氣機不利,有上越之勢 十棗湯 暫時只想到這些方子治療腹脹的 郭凱 還有十棗湯。 儲小彬 現在公布答案:這是劉老的醫案:《劉渡舟醫案》,劉xx,男,54歲。患“乙型肝炎”,然其身體平穩無所苦,最近突發腹脹,午后與夜晚必定發作。發時坐臥不安,痛苦萬分?;颊咭皇种钙涓乖唬何覠o病可講,就是夜晚腹脹,氣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問其治療,則稱中、西藥服之無算,皆無效可言。問其大便則溏薄不成形,每日兩三行。凡大便頻數,則夜晚腹脹必加劇。小便短少,右脅作痛,控引肩背酸楚不堪。切其脈弦而緩,視其舌淡嫩而苔白滑。 劉老曰:仲景謂“太陰之為病,腹滿,食不下,自利益甚”故凡下利腹痛不渴者,屬太陰也。陰寒盛于夜晚,所以夜晚則發作。脈緩屬太陰,而脈弦而又屬肝膽。膽脈行于兩側,故見脅痛控肩背也。然太陰病之腹滿,臨床不鮮見之,而如此證之嚴重,非肝膽氣機疏泄不利,六腑升降失司所致歟?劉老深證嚴密,瞻前顧后,肝脾并治,選用《傷寒論》之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16g桂枝10g干姜12g牡蠣30g(先煎) 天花粉12g黃芩4g炙甘草10g 次方僅服一劑,則夜間腹脹減半,三劑后腹脹全消,而下利亦止。 大家分析的很到位,答案也相當準確。 郭凱 其實今天感覺最厲害的是劉天夫同志的引起腹脹方劑的總結。 劉天夫 慚愧,受教了。 溫文斌 總量總體這個病案的寒涼藥需要減量,不能按原方比例。他這個腹脹有一部分原因就去氣機升降失調。這個醫案治療是以少陽病機樞機不利為主,但證候類型不是單純的陽證,有了轉陰的跡象,所以劉老在原方的基礎上調整了桂枝干姜和柴胡黃芩的比例。用藥,在病機確定后,最主要的是把握方子整體的陰和陽特性(寒和溫比例),這是劉老的用藥特點,守原當,但又不缺乏活潑,既能經方劍走偏鋒,又能經方時方合用,兼容并蓄。 馮英會 劉立杰老師說用經方不會辨證不要減可+ 溫文斌 用經方,守原方按比例,那是學規矩,但是調整藥組的陰陽以適應個體化需求,是變通,不要太過于糾結。劉力杰老師的話是對我們這群菜鳥說的,劉老是啥水平,經方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我們不要把老師的話理解偏了。 馮英會 我們不也在學習嗎? 溫文斌 嗯,學長跟劉老師那么久,我們要多向學長學習老師的經驗。 馮英會 其實我學到都不值一提,你們都會的,我還不會。 溫文斌 那也得向學長學習,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儲小彬 學長謙虛了,咱們學中醫的都這樣嗎? 大醫成長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