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經過時間的洗禮,它的造型以及圖案樣式都悄然發生變化。荷包作為極具裝飾性的工藝品,人們通常會將其作為禮物贈送給他人。《舊都文物略》記載:“荷包巷所賣官樣九件,壓金刺錦,花樣萬千。”這足以證明荷包擁有精美的紋飾以及變幻多端的款式。通過紋飾可以將細膩、隱秘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荷包中的紋飾通常會用刺繡、繪染等方式表現,其中刺繡方式最為普遍。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刺繡作為一個觀賞與實用并舉的工藝形式和服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左傳有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傳統服飾的華美離不開民族特色的手工藝,而刺繡作為傳統工藝之一常常被運用其中。刺繡工藝在明清時期極為流行,也是在這個時期荷包得到了空前絕后的發展。明代以前荷包圖案多以植物花卉、動物圖案為主。到了明清時期則以吉祥圖案為主。 吉祥一詞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出現,《莊子 人間世》記載:“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可見吉祥圖案來源已久,并且對中華民族具有深遠的影響。中國人講究含蓄內斂,因此人們經常會將吉祥的紋樣繡在服飾之中,這樣既美觀,又飽含祝福的情意。在清末民初的漢族服裝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案例,并且也產生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說法。 首先,我們先從最常見的吉祥紋樣主題,即福、祿、壽、喜、財這五大類來分析一下荷包紋飾。對于這五個題材來說,人們通常會用同音或諧音的方式表達吉祥意義。 (一) 福 福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佑也”,意味著神靈保佑,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可以給人們帶來好運。 “福”主題的內容通常會繡有蝙蝠,因為蝙蝠的“蝠”同“福”,或者用牡丹、鳳凰、佛手、木蘭、金魚等寓意好運的圖案表示。甚至也可以用“福”字本身表示繡者的心意。 上圖荷包主要圖案為蝙蝠,蝙蝠的“蝠”同福,代表著美好祝福。該荷包的繡法是三藍打籽繡。打籽繡又叫“結籽”、“圈子針”、“玉繡”。打籽繡最早出現于戰國時期,漢以后較為普遍。其中大部分繡線用了不同深淺的藍色,構成了三藍繡,色調統一的藍色繡線配色與打籽繡工藝相結合,通過白色到深藍五色過渡使花卉以及蝙蝠變的栩栩如生。 除了用蝙蝠與花卉的組合表達吉祥祝福之意,蝙蝠通常還會和壽字紋同用,組成“福壽”組合。 這種'福壽'搭配的組合不僅僅在荷包上會出現,服飾之中也會應用這種組合形象。 民族服飾博物館館藏 下圖荷包造型為錢荷包,在過去方荷包、圓荷包及造型類似的荷包在民間常被稱為“錢包”。該錢荷包圖案以佛手和石榴以及蝴蝶花卉組合為主題,佛手象征著“福”,石榴象征著多子,所以荷包寓意著多福多子。除了蝙蝠形象外,表達祝福含義最多的就是佛手形象,而不同形象的佛手在荷包中也有多種體現。 (二)祿 傳說“祿星”是主管功名利祿的星官,因此“祿”有官貴、權利正義的含義。在中國傳統圖案中,“鹿”同祿,經常會用鹿圖案表示官運亨通之意,同樣也會用龍、孔雀、雞和雞冠花等等的吉祥圖案表現祿的主題。 該荷包造型為葫蘆型煙荷包。《聞見瓣香錄》中提到:“裝煙之物,名合(荷)包,以京緞羊呢位之,多葫蘆形。” “葫蘆”同“福祿”,并且葫蘆多籽,象征著子孫繁盛,葫蘆造型本身就象征著福氣亨通的美好寓意。而荷包主體為鹿造型,鹿的形象健美。在古代,鹿是帝位的象征;在民間,鹿是長壽的仙獸。據《述異記》記載:“千年為蒼,又五百年化為白,又五百年化為玄。” 并且“鹿”同“祿”,代表著成功、官運亨通之意。荷包上還有牡丹紋,還象征著富貴有祿的寓意。 民族服飾博物館館藏 (三)壽 壽,久也。通常用文字“壽”表達長壽之意。同時也會用巖石、桃子、猴子等圖案表達安康長壽。
該荷包造型為褡褳荷包。在古代“褡褳”是攜物的袋囊,布制長形,中部有口,兩端下垂,成兩袋,可盛裝物品,人們多將其搭在肩上使用。褡褳荷包就是以“褡褳”形式為造型的荷包。該荷包整體裝飾為壽字紋,壽字紋與蜘蛛造型相互融合,蜘蛛代表知足常樂,故該荷包的寓意代表著吉祥長壽。 壽字在荷包中有許多變形以及組合,壽字通常會與蝴蝶紋組合,寓意著長壽。而壽字的變形也有長壽紋,圓形壽紋以及簡體變形壽紋等等。 (四)喜 喜是“嘻”的本字,表示人們在慶祝活動中的歡笑。而由兩個喜則組成了“囍”,一個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代表了婚嫁等喜慶場合,表示喜慶與祝福。荷包中也有運用“囍”紋飾,以表示祝福。 該葫蘆型荷包由“囍”圖案以及牡丹紋組成。荷包顏色以淡雅色為主,與牡丹紋顏色相互呼應,配上“囍”圖案,整體顯得更為清新雅致。該荷包寓意著對新婚夫婦的美好祝福。 該荷包主體紋樣是“囍”圖案,在“囍”圖案周圍用“回”字形幾何紋以及“卐”字紋進行裝飾。回紋有“富貴不斷頭”的說法,而卐字四段向外延伸,又可以看作它演化成各種錦紋,卐字紋的延伸還代表著卐字不到頭,寓意天長地久。這個荷包從紋樣上可以看出大家對于新人美好祝福,希望他們的感情連綿不斷、吉利永長的吉祥寓意。 (五)財 財,人所寶也。財這個主題寓意著富裕的生活,代表著財物。在荷包上會繡有元寶、錢幣等圖案,寓意著生活富裕。 “魚”圖案也經常用來表達“財”。魚象征著“年年有余”,余同“魚”。魚形象在荷包中也多有運用。雖然魚的形象會根據刺繡者的想法而進行改變,但是魚紋所代表的美好祝福的含義卻是相同的。 其次,除了上文所提到的福祿壽禧財五大主題的吉祥寓意紋樣以外,人們也會將詩詞、具有故事情節的人物圖案繡在荷包上。收藏家楊志文先生表示在收藏荷包的過程中,除了看荷包品相外,自己會首選具有故事情節的荷包,因為這就代表了刺繡者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那么下面就從人物刺繡荷包,動物圖案荷包,以及花卉圖案荷包等方面介紹其他紋飾的荷包。 (一) 人物故事情節刺繡主題 荷包圖案如果是人物故事情節的,從側面可以看出制作者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正是因為這種修養,才能將具有趣味情節的故事繡在荷包上。例如我們熟悉的武松打虎,西游記等等…人物故事比起單單只帶有吉祥圖案的荷包來說,在內容上更加豐富,并且在寓意以及情感的表達中更加直白。除了將眾所周知的神話故事情節繡在荷包上以外,繡者還會將自己的心愿繡在荷包之中,“求子”幾乎是所有古代婦女最大的心愿。 雖然荷包上繪制了特有的故事情節圖案,但是在荷包的下部都會繡上小孩子的形象,從中寓意著希望自己的子嗣綿延不絕,同時也體現了封建社會中對于新生兒的渴望。
不論是人物故事情節的刺繡還是接下來所講的動物刺繡,這些圖案的表達都體現了繡者豐富的想象力。繡者會根據腦海中動物的形象進行繪制,有時會將動物造型與花卉相結合,從顏色搭配以及造型上讓圖案顯得更加飽滿,同時也統一色調。 上圖荷包中蝴蝶的翅膀運用花的造型,在色彩上和旁邊的花卉顏色統一,樣式上又與蝴蝶翅膀不同,顯得格外特別。刺繡技藝的高超以及豐富的想象力讓荷包圖案更加引人注目。 在動物圖案中有一類圖案最受人歡迎,那就是龍鳳組合。《孔叢子 記問》中記載:“天子布德,將至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呈祥。”后以“龍鳳呈祥”指吉慶之事。從荷包不同的龍鳳圖案中,可以看出繡者對于龍和鳳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每個形態各異的龍鳳圖案背后,都有著繡者與眾不同的審美風格。 下面的這個荷包圖案為獅子滾繡球,活潑的獅子踩在兩個繡球上,讓畫面變得生動活潑。其實獅子滾繡球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傳統活動,據《漢書禮樂志》記載,漢代民間流行舞獅,而獅子滾繡球圖案也源于此。獅子是古代漢族人民心中的瑞獸,具有極大威懾力。俗話說“獅子滾繡球,好運在后頭。”是好事連連的寓意。 (三)花卉主題 花卉主題是一個經典主題,是每個藝術品都會運用到的主題。荷包也不例外,百花齊放的紋樣在荷包中數不勝數。繡者會通過繡線不同顏色對花卉進行搭配,為了體現色彩的過渡,經常在花瓣中使用三藍繡的繡法。而對于花卉品種也經常選擇具有吉祥寓意的紋樣,例如荷花、牡丹、木蘭等等。 (四)幾何紋樣荷包 幾何紋樣也是裝飾荷包的一大特色紋樣,其中方勝圖案最為常見。方勝是漢族傳統寓意紋樣,它的基本圖形是兩個菱形壓角相疊,再由此衍生復合圖案或者連續紋樣。古時人們習慣于將異性之間的兩顆心相結合用同心結象征,而方勝因其同心相連,成雙入對的形態被世人賦予永結同心、永不分離的寓意,同時它也象征著生命不斷延續。 下面荷包中變形的方勝圖案與正方形組合成花卉造型,幾何圖案的二方連續或者四方連續的應用讓圖像再創造,增加了單一圖案的可能性。 下圖這個荷包的上端是用六邊形為框架,每個六邊形內用不同顏色的花卉以及卐字紋作為裝飾。雖然內部圖案相同,但是由于背景,圖案顏色的不同讓整體變得更加豐富、變化多端。荷包的下端則用菱形分割畫面,每個菱形也運用了大膽的配色,而菱形中造型統一但是顏色不同的小人與之相互搭配,讓圖案顯得活潑并且富有異域風情。 (六)文字題材 除了以各種生動圖案為主題以外,文字主題的荷包也相當有趣。在下面這個文字荷包中,我們可以獲取到相當多的信息。例如刺繡者姓名、何時刺繡、刺繡內容等等。我們通過文字中的信息,或許可以搜集到更多關于繡者的故事,以及那個年代的背景。 該荷包最中間的文字是: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此句出自張說《恩制賜食于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詩中的圖書府指古籍堆積之處,翰墨林則指筆墨之林,比喻文章匯集之處。在詩句旁邊寫著“耀卿繡”,制作荷包的人名為耀卿這一信息映入眼簾。還有一個信息出現在荷包的中部,在其下側用小字標注著“杏月偶出”,意思是在二月中偶然做出此荷包,也表達出繡者并沒有刻意繡制這個荷包的閑情逸致。 荷包的左側繡著蘭花圖案,并且配有文字“蘭為王者香”。在蘭花紋樣旁邊還繡有“辛未年”的時間點,1931年即為辛未年,因此可以猜測該荷包很有可能是在1931年制作而成的。 荷包的右側繡著蓮花,一旁配文“蓮乃百花鮮”。這一枚小小的荷包隱藏著眾多信息,并且荷包的紋樣與文字互相搭配,顯得更加意韻十足。 上圖荷包上文字源于王維所寫的《山居秋瞑》,荷包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體現了清新、幽靜的山中秋季之景。除了這些詩詞以外,荷包上也會繡有趣味性的文字。 荷包的紋樣主題豐富,人們一直發揮著豐富的想象力將吉祥圖案不斷排列組合,創新出更別致的圖案。而從紋樣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繡者深深的情誼。 荷包既是一種極具特色的飾物,還是一件實用性極強的生活用品。它是一個情感寄托的載體,在它的背后包含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愿望。通過了解荷包背后隱藏的內容,我們或許更加能體會到,處在封建社會中不同階級的人們對于未來的向往,同時也更加了解當時的文化背景。我們應不斷挖掘荷包所蘊含的欣賞價值以及文化價值并將其發揚光大。
編者的話:本文中荷包圖片,除標明圖片出處的以外,其余由民間荷包收藏家周文志、楊文志兩位先生提供。有賴于他們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分享,民族服博物館的圖像資料得以更加豐富,在此特別致以衷心的感謝。
參考文獻: [1]孫迎慶. 見證清代配飾風尚的荷包[J].東方收藏,2012(10):49-51. [2]張佳佳. 小物件大情感——品民間繡荷包圖案紋樣的情感內涵[J].美與時代(中),2015(06):69-70. [3]夏婷婷. 漢族民間荷包藝術研究[D].江南大學,2015. [4]夏婷婷,崔榮榮,廖春妹. 漢族民間香荷包之造型工藝與功能解析[J].絲綢,2015,52(12):65-70. [5]王金華. 圖說清代吉祥配飾[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110 [6]The Chinese Purse Embroidered Purse of TheCh’ing Dynasty[J]. Loretta H.Wang.19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