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馬學武 國家級玉石雕刻大師,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代傳承人。2004年榮獲西北五省首位“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的榮譽稱號,2014年榮獲 “和田玉玉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的殊榮。直至2018年,馬學武已從事傳統玉雕創作45年,早年師從清代宮廷玉雕匠人韓文良,主要創作皇室重器。2007年,扎根于腦海中的創新理念已經比較成熟,故將新的創作理念形成文字體系,編撰成書——《玉道》及《大象無形》,總結并推陳出新了和田玉文化及玉雕作品 “三·七” 定律、“五大要素” 、“陰陽雕刻法” 、“線條藝術化” 以及 “陰陽動靜法” 。并創辦了新疆首家和田玉博物館,使其成為向全國展示和田玉文化的一扇窗口。
馬瑞 國際珠寶設計雕刻藝術家,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三代傳承人。國內首位作品受邀參加瑞士國際巴塞爾珠寶展的玉雕藝術家。自幼隨父學習玉石雕刻及雕塑。自創 “陰陽雕刻法” ,運用浮雕、陰雕及寶玉石切割技巧,在玉雕作品中體現世間萬物對立又相連的大自然規律,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與中國美學中的寫意風格融入其中。 Lot 4632 馬瑞 安居樂業 此件作品為新疆和田玉羊脂籽料 ,肉質細膩,雕刻如意飽滿,蝸牛憨態,佩戴貼身舒適,設計大氣簡約,寓意如蝸牛一般努力向前,就會收獲如意人生,極具匠心。 RMB: 65,000-135,000 古人云:“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其玉所指便是從古至今飽受國人喜愛的和田玉。中國自古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焉” 之說,和田玉以其溫潤高潔,美麗無瑕的特質,至今已成為中華民族美好品德的象征。和田玉雖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例如青海、韓國、俄羅斯地區所產的白玉,也被稱為和田玉。 然而,并非所有的和田玉都具有收藏價值。真正價值連城的和田玉,例如聞名天下的和氏璧,都出產于一個地方,它的名字叫做“籽料”。不同于廣義的和田玉,“籽料”只特指在新疆和田河中,經歷上千年河水沖刷,經長時間的河水漂流變得細膩晶瑩、如凝如脂,才成為著名的和田玉“籽料”。而和田河道早已被挖掘干涸,且國家明確下達《禁挖令》, 因不再生產,產量稀缺,以稀為貴。 Lot 4633 馬瑞 和和美美 此作品為新疆和田玉羊脂籽料雕刻,雕刻兩只玉蘭花朵,上部留皮巧雕蝴蝶,寓意蝴蝶飛向花朵,飛向甜蜜生活。 RMB: 80,000-150,000 Lot 4634 馬瑞 吉祥如意 作品為新疆和田玉羊脂籽料雕刻,雕刻如意用虛實線條變化,遵循三七定理,雕刻上化繁為簡,如意飽滿和旁邊的皮色相得益彰,是一件不得多的的精品。 RMB: 45,000-85,000 Lot 4636 馬學武 渾然天成掛墜 玉石有靈,如同人類的皮膚一樣,天然和田玉籽料表面,富有一層薄薄的皮。好的皮色會為籽料本身增添價值,因其證明原石的天然性,并且由于皮色分布位置不同,使得每一塊籽料都獨一無二,絕沒有兩塊一模一樣的和田玉。皮色種類繁多,棗紅皮、紅皮、虎子皮、秋梨皮等,其中 “灑金皮” 和田玉籽料最受藏家追捧,不僅由于玉質細膩,油性好,還在于皮色的獨特性。“灑金皮” 和田玉籽料的顏色為金色,以點狀或片狀分布于籽料表面,看上去就像點點金子灑在表面一般,因此得名。灑金皮是籽料中的精品,極其罕見,價值不菲。 RMB: 300,000-500,000 籽料中最為珍貴的是羊脂玉,凝如白脂,絕不反青,其油脂度級高,晶瑩潔白,細膩滋潤而少瑕疵,“白如截肪” 。在光線之下的光暈柔和不刺眼,如同凝脂一般,其特點是細膩、光亮、溫潤。上佳的羊脂白玉近于無瑕,好似剛剛割開的肥羊脂肪肉,而光澤正如凝煉的油脂,因此得名羊脂玉。本次北京保利2018年春季拍賣會中,為您呈現的十件作品,均為大師雕刻,原石為和田玉中價值最高,品質最佳的和田籽料羊脂玉。 Lot 4640 馬學武 祥云手鐲 這副手鐲,古意盎然,器型華美,可謂形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以柔和,優美,變象,捭闔,陰陽,剛柔,動靜的手法,將自己對情感的理解與表達賦 予一件手鐲,這是一次動與靜絕美藝術的碰撞。雕刻有作者姓名。本件作品將于6月15 日在馬學武先生個人作品集中呈現,并且可參加11月馬學武先生個展。 估價待詢 Lot 4641 馬學武 兩鏈章 本次拍賣會為您特別介紹此件拍品,由馬學武大師雕刻的兩鏈章。兩枚大小相連的和田籽料羊脂玉印章,由玉鏈相連,工藝復雜,巧奪天工,造型樸拙,寓意深遠。鏈章自古以來就是深受皇室喜愛的造型,這兩枚印章由一條玉鏈連成一個整體, 如此造型奇特的印章,極為罕見。 作者以泰卦的形式表現出來,根據陰陽學“天圓地方”的理念,圓章在方環之下,即上坤下干之卦象。一靜一動,靜動相宜。中間八個圓環代表天地八卦。圓章是公章,為君,另一枚是私章,為民,中間用玉鏈相連,寓意天地和諧,國泰民安,命運相連的魚水之情。 估價待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