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很少有組織壞死或化膿。丹毒的好發部位為下肢和面部。起病急,病人常有頭痛、畏寒、發熱。 局部表現為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中間較潰,邊緣清楚,并略隆起。手指輕壓可使紅色消退,但在壓力除去后,紅色即很快恢復。在紅腫向四方蔓延時,中央的紅色消退,脫屑,顏色轉為棕黃。紅腫區有時發生水泡。局部有燒灼樣痛。附近淋巴結常腫大、疼痛。足癬和血絲蟲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復發作,有時并可導致淋巴水腫,甚至發展為象皮腫。 驗方一:銀花12克,赤芍9克,黃芩6克,連翅9克,荊芥3克,山梔9克,竹葉6克,枳實4.5克,大黃4.5克,薄荷2.4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驗方二:茵陳15克,赤小豆15克,滑石15克,生苡米30克,蒼術10克,黃柏10克,苦參10克,木通10克,澤瀉10克,防已10克,佩蘭6克,生甘草3克。 用法:主治下肢丹毒。水煎服。發熱、局部紅腫者加銀花30克、蒲公英15克、地丁15克;水腫明顯者去甘草加車前子10克;硬塊疼痛者去滑石、木通、佩蘭,加桃仁10克、紅花10克、地龍10克、雞血藤30克;水腫晨輕暮重者去滑石、木通、佩蘭,加黃芪15克、柴胡10克、升麻6克。 驗方三:蒼術90克,當歸尾45克,赤芍45克,丹參45克,桃仁45克,紅花45克,川牛膝45克,木瓜45克,防已45克,黃柏30克,絲瓜絡30克,澤瀉30克,檳榔30克。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水泛為丸,每日2次,每次6~9克。主治下肢慢性丹毒。 驗方四:鹿角霜30克,麻黃5克,熟地30克,肉桂5克,白芥子3克,炮姜1.5克,川椒5克。 用法:頭2煎溫服,第3煎熏洗患處。主治慢性丹毒。局部皮色紫暗加丹皮20克、紅花6克、雞血藤30克;疼痛加乳香6克、沒藥6克。 驗方五:蒼術1000克。 用法:煎煮取汁濃縮成稠膏,另加蜂蜜250克,調勻,每日2次,每次1湯匙服下。 驗方六:商陸9克,五靈脂9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馬齒莧30克,車前草30克。 用法:水煎服。主治下肢丹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