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外洗能達到活血、祛邪、止痛之效。中醫學認為,【足跟痛】多屬肝腎陰虛、痰濕、血熱等因所致。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筋骨失養,復感風寒濕邪或慢性勞損,便導致經絡瘀滯,氣血運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養而發病。治療上多用滋補肝腎、益氣養血、祛風除濕、蠲痹通絡等法,運用得當,均可獲效。陳寶貴經臨床實踐,將祛寒、活血、止痛之自擬【烏頭細辛湯】用于治療本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烏頭細辛湯】
【處方組成】:川烏15克,細辛10克,威靈仙30克,冰片3克,草烏15克,川芎30克,透骨草30克。水煎外洗,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
【方解】:本方川烏、草烏、威靈仙祛寒;川芎、透骨草,活血;細辛、冰片,止痛。
【加減】:風邪重者可酌加防風、羌活等;寒邪重者可酌加附子、肉桂、小茴香等;濕邪重者可酌加蒼術、薏苡仁等;瘀血重者可酌加丹參、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等。
【方歌】:烏頭細辛湯靈仙,川烏草烏與冰片,祛寒活血止疼痛,足跟疼痛洗浴痊。
【驗案】:患者楊某,女,42歲。患足跟痛月余,走路時疼痛尤甚,伴腰膝酸軟,疲乏無力,舌苔薄白,脈沉細。經X線檢查兩足跟骨未見異常,曾就診于骨科,予以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壓痛點注射醋酸強的松龍,加外用膏藥治療,效果不顯。今求中醫治療來我院門診,陳寶貴【診斷為】風寒襲絡,予以自擬【烏頭細辛湯】加減。
【處方】川烏15克,細辛10克,威靈仙30克,冰片3克(沖服),草烏15克,川芎30克,透骨草30克。14服。水煎洗之,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二診訴,疼痛減輕,繼取14劑,外洗,隨訪疼痛愈。連用三劑,足跟疼痛俱除,下地走路恢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