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傳統民居—口袋房與萬字炕1 口袋房 口袋房是指,3間房多在最東面一間南側開門或5間的在東起第二間開門。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稱做“口袋房”。開門的一間稱“外屋”、“堂屋”;西面屋又稱“上屋”,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字型大土坯炕,叫做“萬字炕”,其中西炕為滿族人家放祖宗匣子的地方,是不許坐人的?;鹂皇菨M族人家住房主要的取暖設備(宮廷內還有火地、火墻),東屋是小字輩住房。 滿族人住炕的習俗也很有特點。按民間的說法,室內“以西為尊,以南為大”,即西炕是祭祖祭神時陳設器具,擺放供物的地方,不得隨意踩踏坐臥或放置不清潔、不吉利的物品。南炕溫暖向陽,是家中的尊長寢居坐臥的地方,貴客來家,也要請到南炕上坐,如留宿亦住此炕。平日在炕上就寢時,方向和位置也有一定的規矩。無論睡南炕還是北炕,正式就寢時,頭部都在炕沿一側,身體垂直于炕沿方向,不許平行于炕沿方向睡,因為只有在室內停放死人時才順著炕沿方向放??活^的部位因距鍋灶近比較溫暖,都是家中的長者睡,如來客人也要向炕頭讓。如同一居室中住老夫妻和結婚的兒子兒媳,則有兩種住法。如室內有分隔各間的固定“軟間壁”(用木板糊紙制作),老兩口帶未婚子女住里面,小兩口住外間;如室內無固定間隔,則老兩口帶未婚子女住南炕,小兩口住北炕。住連二或連三炕的人家,如室內無固定間壁,在子女長大后為避免不便,在炕中間房梁下的位置,設有與炕面同寬的“吊搭”,一般用薄木板或厚氈布做成,晚上臨睡前放下,白天吊起,以作同一鋪炕上的間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