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讀人 | 蘭醬 · 主播 | 李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詩經·秦風·無衣》
無論人們對這個龐大帝國的看法如何,秦國都是中國文明的正源。可惜的是,種種原因導致了這個輝煌一時的龐大帝國如今聲名狼藉。當人們細數暴虐的君主時未必會想到始皇嬴政,但談起暴虐的王朝,秦朝必然是其中之一。 《大秦帝國·黑色裂變》在前言中就發出了這樣的的吶喊:“這是中國歷史的悲劇,也是中國文明的悲劇——一個富有正義感與歷史感的民族,竟將奠定自己文明根基的偉大帝國硬生生劃入異類而生猛撻伐。” 其實細讀歷史就會發現,秦國雖有虎狼之名,卻無虎狼之實。秦國處于一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劇烈變化時代,無能庸才會被拋棄,昏聵的國君會被殺戮,明君英主會成為最受擁戴的英雄。在這樣的土壤上生存的秦國,通過變法改革,努力建設,統一政令等一系列措施,創建起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雖然我們沒有忘記秦國,但卻淡漠了那個時代的勇氣與創造力。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無數真相被歪曲掩埋,秦國正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實例,在眾口鑠金之下,一個值得尊重與敬佩的國家就這樣背上了苛虐暴政的惡名,一個開創中華文明強勢生存精神的國家就這樣在人們的討伐聲中消散,這一切讓人不由為之嘆息。 《大秦帝國·黑色裂變》中我看到了贏渠梁放下殺父之仇而與魏國談和的胸襟,也看到了六國謀秦,秦國卻頑強抵抗的不屈,還看到了衛鞅雖死無悔決心變法的堅定。書中所寫的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漢字,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和撥開濃霧的歷史。 本書作者孫皓暉,他的老家陜西三原正是“老秦”之地,離秦國最早的國都僅有數十公里。從小便聽老人講著與秦、漢有關的典故,他下定決心開始著筆書寫秦朝的興衰歷史,想為人們呈現出與世人觀念相悖的真實的大秦帝國。 1998年孫皓暉帶著妻子隱居到海南的小屋中,開始查證秦國歷史。歷時16年,大秦系列書籍終于問世。從43歲到59歲,他人生中最美好、最年富力強的16年都義無反顧地獻給了《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黑色裂變》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一部,描繪了秦魏少梁之戰直至衛鞅被車裂這段戰國前期的歷史畫卷。本書以作者獨特的視角展現了那場轟轟烈烈的商鞅變法,詳細描述了變法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秦國廟堂的權利斗爭。縱使商鞅沒能得到善終,但秦國的變法終究為秦國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秦帝國·黑色裂變》讓我們看到的不再是書,而是活生生的歷史。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與理解本書,我從劇情發展、各國關系、人物心理三個方面來為大家進行全面解讀,以方便大家理解本書精華。 本書將通過以下四個主題帶大家共讀:
2.衛鞅變法 (第五章到第十章) 3.秦國崛起 (第十一章到第十二章) 4.若蒼天再予我二十載 (第十三章到第十五章) 歷史不像我們日常認知中那樣枯燥無味,秦國也并非是我們所熟知的秦國。書中還原了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再現了一個國家一步步實現自己夢想的悲壯歷程。書中每一行每一頁都充滿著智慧方略、陽謀政治的風骨,奮發惕厲、強勢生存的精神,充滿著來自中國原生文明時代的英雄風骨與本色靈魂。 歷史的真相不會永遠塵封,總有一雙手會為我們撥開迷霧,打開那扇通向過去的大門。身為學者的孫皓暉,在本書中卻首先摒棄了學術著作的形式。或許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說秦是中華文明的正源,沒用。得老百姓都這么說了,才算做到了。” ⊙ 作者:蘭醬,有書領讀達人,腹黑宅男一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