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閃耀,他們來自物理學圣山之巔 2018年最新最全高考物理學史總結 1、伽利略 (1)通過理想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力是維持運動的原因”的觀點 (2)推翻了亞里士多德“重的物體比輕物體下落得快”的觀點 2、開普勒:提出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定律; 3、牛頓 (1)提出了三條運動定律。 (2)發現表萬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許:利用扭秤裝置比較準確地測出了引力常量 5、愛因斯坦 (1)提出的狹義相對論(經典力學不適用于微觀粒子和高速運動物體。 ) (2)提出光子說,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規律。 (3)提出質能方程 E=mC2,為核能利用提出理論基礎 6、庫侖:利用扭秤實驗發現了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庫侖定律。 7、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獨立發現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效應的規律,稱為焦耳——楞次定律。 8、奧斯特 電流可以使周圍的磁針偏轉的效應,稱為電流的磁效應。 9、安培:研究了電流在磁場中受力的規律 10、洛侖茲:提出運動電荷產生了磁場和磁場對運動電荷有作用力(洛侖茲力)的觀點。 11、法拉第 (1)發現了由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和規律——電磁感應現象; (2)提出電荷周圍有電場,提出可用電場描述電場 12、楞次: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發現自感現象。 14、麥克斯韋: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種電磁波,為光的電磁理論奠定了基礎。 15、赫茲: (1)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并測定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 (2)證實了電磁理的存在。 16、普朗克 提出“能量量子假說”——解釋物體熱輻射(黑體輻射) 規律電磁波的發射和吸收不是連續 的,而是一份一份的 17玻爾:提出了原子結構假說,成功地解釋和預言了氫原子的輻射電磁波譜。 18、德布羅意:預言了實物粒子的波動性; 19、湯姆生 利用陰極射線管發現了電子,說明原子可分, 有復雜內部結構,并提出原子的棗糕模型 (葡 萄干布丁模型) 。 20、盧瑟福 進行了 α粒子散射實驗, 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由實驗結果估計原子核直徑數量級 為 10-15 m。 21、盧瑟福:用 α粒子轟擊氮核,第一次實現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并發現了質子。 |
|
來自: 南柯一夢j9fw0d >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