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 | 育兒教育 很多孩子小的時候很乖巧,而成年之后卻成了問題少年,和你讓孩子考清華、上北大的期望背道而馳!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匯滋力乳業的育兒師就給大家分享以下幾張簡單易懂的圖,希望對家能有所幫助。 在成長的過程中,啟蒙教育是孩子更重要的階段之一。在這個時期大人的一舉一動有影響著孩子的內心,可能在本時期你并未發現孩子內心的變化,但長大以后,就開始慢慢浮現出來了。就像《寶貝計劃》里的那句“三歲定八十”一樣。 渴望被關愛,最怕被零落,卻總是被玩手機的你冷漠,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作為父母不要太嚴厲,不要總覺得讓孩子怕你是好的。最好的父母、母子關系就像是朋友一樣,無話不談!你變嚴厲,讓孩子害怕了,從而也變成了有話不敢說的害怕對象了。 有太多選擇就會產生猶豫,不要給出太多建議,給的太多就會難以取舍,反而猶猶豫豫。鼓勵贊揚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父母要學會經常給予孩子積極地鼓勵贊揚。 不要總以為孩子還小,并沒有什么自尊,那么就大錯特錯了。切切相反,他的自尊心從小就有,而且最人生中最敏感最脆弱的時期,所以不要隨便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 給孩子太多的東西并不是一件好事,要讓他自己選擇真正想要的和喜歡的東西,這樣他才能學會珍惜。 溫水煮青蛙,過的太舒服往往就會出問題,世間皆如此!孩子也是一樣,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父母可以幫助超出他能力之外事情,但不要事事都要幫助。適當的挫折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讓他學會自己去面對、解決困難,父母千萬不要事事插手。 有其父必有其子,潛移默化最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父母的行為教育其實比書本教育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要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這樣的教育方式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溝通是理解的橋梁,孩子雖然有些想法很幼稚,但也有自己邏輯,父母要懂得和孩子溝通,父學會傾聽,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這樣才能加強親子之間的感情。 理解萬歲,在你和孩子面前一定是平等的,凡事以平等的姿態交流,而不是強制性的命令,否則只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蠻橫。 ![]() 孩子的喜怒哀樂是直接流露的,不會遮遮掩掩,他的不高興不是真的生氣,只是想讓你去夸夸他、哄哄他,讓他知道你在乎他。 ![]() 最好的,就是別人!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去別人孩子比較,這樣容易產生攀比、嫉妒的心理。孩子也最怕聽到父母說自己不如別人,很傷孩子自尊。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其實都很優秀。 古語教導我們“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自己要達到相應的標準,優秀的父母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育兒不易,加油吧! |
|
來自: 昵稱cZwA4 > 《2018年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