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 一個神秘而遙遠的地方 自古以來,這里都是人們 向往而難忘的一片土地 因為那里 有著靚麗的美景,珍貴的動植物 和難得一見的各類稀世寶藏! 今天 小編為您掀開 西北明珠—“巴彥淖爾”的神秘面紗 為您介紹這里的四大稀世珍寶 巴彥淖爾市地貌多樣,陰山山脈綿延東西,矗立在巴彥淖爾市中部,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陰山以北是遼闊的烏拉特草原,畜牧業(yè)悠久興盛。陰山南麓是廣闊的河套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譽。 巴彥淖爾 哈哈 第1個個故事 The first story 白 1 小雞出殼 ——中國四大奇石之一 小雞出殼為天然瑪瑙奇石,產(chǎn)自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瑪瑙湖一帶,現(xiàn)在藏于北京。 包長青攝 烏拉特后旗盛產(chǎn)奇石,尤其是靠近阿拉善左旗的幾個蘇木,一塊塊奇石散落在戈壁深處,其中,就包括我們提到的“小雞出殼”。 那片盛產(chǎn)瑪瑙石的戈壁灘上,由于常常出現(xiàn)海一樣的“海市蜃樓”景象,遠遠地望去,像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當?shù)厝私o這里取了個美麗的名字——瑪瑙湖。 烏漢畢力格攝 包永利攝 沒來過這里的人,會以為這里是一片碧綠的湖水,步入其間,才會發(fā)現(xiàn)是一片遼闊的戈壁灘。行至瑪瑙湖,請留意腳下,沒準你會發(fā)現(xiàn)令一塊價值連城的戈壁瑪瑙石。 “小雞出殼”如拳頭大小,重92克。 外形酷似一只色澤淡黃毛茸茸的小雞從蛋殼內向外張望伸頭欲出,形象逼真,色澤艷麗,也被譽為“奇石界的國寶”。 原收藏者張靖在2005年以500余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轉讓給北京市朝陽區(qū)政府收藏,現(xiàn)為中國四大奇石之一,專家估價1.3億元人民幣。 哈哈 第2個個故事 The second story 佘太玉 馬頭琴 有人曾說,對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曲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 佘太翠,是形成于18—24億年前的一種中國玉種之中的硬玉品種,產(chǎn)于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區(qū)。 當“佘太翠”遇上“馬頭琴” 會產(chǎn)生什么樣共鳴呢? 2011年起,內蒙古鑫龍玉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德明,與數(shù)位專業(yè)馬頭琴大師、技術工匠開始雕琢研發(fā),耗時6年,終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把佘太翠玉馬頭琴。2017年4月,佘太翠玉馬頭琴榮獲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佘太翠馬頭琴的聲音既保留了傳統(tǒng)木質馬頭琴深沉悠遠的原有韻味,又增添了玉石古老清脆的原生態(tài)味道,可以說別具一番風味。 馬頭琴聲響,情義綿長~ 日前,廣東電視臺推出了內蒙古紀錄片《熱土之上》,影片紀錄了巴彥淖爾市代表性的文化遺產(chǎn)和特色景區(qū)景點,其中,也包括“世上第一把佘太翠玉馬頭琴'。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轉接瀏覽器觀看紀錄片↓ 佘太翠玉馬頭琴 奏響玉石的音符,民族的旋律。 哈哈 第3個個故事 The third story 巖畫 陰山巖畫是迄今為止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巖畫中分布最為廣泛,內容最為多樣,藝術最為精湛的巖畫,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的巖畫,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巖畫之一,是我國最大的巖畫寶庫。 王克勤攝 現(xiàn)存陰山巖畫的絕大部分分布在巴市地區(qū),最大的面積達400平方米,真實地記錄了在此生活的古代北方匈奴、敕勒、柔然、鮮卑、蒙古等游牧民族的生產(chǎn)、生活歷史。 今天的學者研究認為: 陰山巖畫的創(chuàng)作歷經(jīng)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戰(zhàn)國時期、秦漢時期、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西夏時期、蒙元時期、明清時期共10個階段。 這幅五虎圖便是陰山巖畫的代表作。 老虎溝位于烏拉特后旗境內,是一個狹長的峽谷,“五虎圖”巖畫就位于山溝里的一塊大巖石上。巖石坐北朝南,光滑平整,高1.47米,長5.33米。 無可厚非,陰山巖畫是我國北方游牧民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是“舉世罕見的珍貴古代民族文物”。 哈哈 第4個個故事 The fourth story 恐龍化石 夕陽下 恐龍的故鄉(xiāng)巴音滿都呼 神奇的丹霞地貌美輪美奐 段憶河攝 巴彥淖爾是中國恐龍的故鄉(xiāng),早在18億至6億年前,這里就有了生命的記錄。 自1927年開始,這里先后出土各類古生物化石100多件。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枚已孵化尚未出殼的恐龍蛋化石和一具世界罕見的大型鴨嘴龍完整骨架化石。巴彥淖爾也由此被譽為“恐龍王國”而聞名于世。 組圖:包長青攝 現(xiàn)有資料表明,白堊紀恐龍化石的主要產(chǎn)地是內蒙古,而巴彥淖爾地質公園內的恐龍化石就是中國晚白堊化石的主要產(chǎn)地。(巴彥淖爾地質公園包括:烏拉特后旗的恐龍化石園區(qū)、烏拉特中旗的花崗巖石林園區(qū)、烏拉特前旗的烏梁素海園區(qū)、磴口縣的烏蘭布和沙漠園區(qū)和黃河三盛公園區(qū)。) 烏漢畢力格攝 1996年,恐龍化石保護區(qū)被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為重點文物保護地區(qū)。2003年,巴彥滿都呼恐龍化石地質遺跡被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為自治區(qū)自然保護區(qū)。 地質博物館是微縮的巴彥淖爾地質公園 了解遠古恐龍時代,你還可以到巴彥淖爾市地質公園。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高聳入云的陰山,浩渺如煙的沙漠、峽谷,奔騰不息的黃河,一望無垠的草原,形態(tài)多姿的石林,和典型的地質剖面等。 用四個故事 講述巴彥淖爾的傳奇珍寶 而這,才只是這片沃土的 驚鴻一瞥 這里浩瀚的大河山川 壯麗的森林原野 小橋流水的田園之樂 現(xiàn)代化的城市風光 正在等待著每一位尋寶者的到來 徐自宏攝 張蒙攝 烏漢畢力格攝 當你在步入這座城市時 這座城市也記住了你 當你在傾聽它的故事時 從此 這座城市的故事里便多了一個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