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海從事算命二十余年,在浩如煙海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海洋里,數術預測為其寶貴的遺產之一。隨著千百年的歲月流逝,經過無數次的磨礪和浪淘,她以其獨有的方式、神秘東方文化的特性及強大的生命力而長盛不衰,廣為流傳,對世界文化都產生了一定的廣泛影響。 中國術數預測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推算體系與流派,根據其起源、目的及方法特性,姑且將其分為三大類別:第一個類別包括三種神式(奇門遁甲,六壬,太乙九宮占)、五種神數(紫微斗數,南極神數,北極神數,鐵板神數,邵子神數);第二個類別的應用就比較廣泛,包括有四柱八字、風水、六爻、梅花易數、擇日、測字、相學等;第三個類別屬于散落于民間祖傳的一些手抄本或者秘訣類的預測方法,像十排歌、巾箱秘術、達摩一掌經、天罡推步、一撮金、馬前課、諸葛神數、金錢卦、五格剖象姓名學等。 面對這么多的數術種類,一個人即使天賦高又異常勤奮,恐怕就一個人的精力而言,窮其一生也不可能全部將其研究透徹的。如果我們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選一個類別,或者一個類別的幾種預測方法來著重研究的話,應當是比較明智和實際的選擇。我最早接觸的數術預測,曾經選過幾種方法,但隨著深入學習和實踐,深感自己的能力太過有限,最后,我逐步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八字命理研究上。換言之,就是把自己定位于八字命理的預測上。 我為什么如此偏愛八字命理呢。這就是我本章所要敘述的主要內容。 八字命理預測方法,是由古代占星術演變而來。古人認為天地是對應的,地域九州的分配同星象也是對應的,蕓蕓眾生同星象均是對應的。構成世界上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在太陽系中正好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相對應。太陽代表陽、月亮代表陰,這樣,陰陽五行學說同星象學就自然地結合到一起。人的命運由星象的五行之氣左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星象五行之氣,所以命運不同。八字推命是由天干地支、陰陽五行、四時四方、十二宮、星宿神煞等幾部分及其他們之間關系所構成的。 中國八字命理的起源,或者說八字命理的雛形,當始于漢代,據史書記載,漢朝的司馬季主、嚴君平都是轟動一時的算命高手。漢代哲學家、文學家王充在《論衡》一書中談及命理的篇章有:《命祿第三》、《氣壽第四》、《幸偶第五》、《命義第六》、《無形第七》、《吉驗第九》、《偶會第十》、《初稟第十二》、《氣勢第十四》等九篇。三國時代的管輅、晉代的郭璞,以及南北朝的陶弘景都是以善于算命而名傳百世。晉代葛洪《抱樸子內篇.辨問》引《玉鈐經》的說法,認為人的一生吉兇,早在父母交合,得妊之初就已定下來,其原因在于天上的值日星宿。到唐代的時候,才真正確立了命理預測的體系,基中起關鍵核心作用的有李虛中、僧一行、桑道茂等人。李虛中是第一個將人出生的年月日,換算成干支表示的方法,并將五行學說吸收進來,根據年、月、日中天干與地支的五行生克關系,判斷人的一生吉兇禍福。他預測人的一生運動規律的準確度很高,當時的大文豪韓愈稱他為“百不失一二”。隨著時代的推移,李虛中發明的這種算命方法,被五代時的徐子平所繼承,并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與完善。徐子平對命理預測的最大貢獻,就是把李虛中推算年、月、日干支的辦法,進一步演進為年、月、日、時同時測算的“八字”法。這樣,僅就人生命理信息碼的個數而言,便由原來的四萬三千二百個,提高到五十一萬八千四百個,使之更加周祥完備??梢哉f,徐子平才是八字命理預測的真正創造者,后人便將八字預測方法尊稱為“子平術”。 隨著時代的變遷,八字理論與方法也不斷地得以完善和發展,在徐子平的理論基礎之上,宋代的沖虛子、僧道洪、徐子升等人,又對八字命理預測進行了改進。徐子升將徐子平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編著出版《淵海子平》一書,被崇奉為八字命理預測的大宗之法。亦自此始,八字命理預測術日趨流行,一些名家大儒也深入其中,甚至窮經皓首地追求。史料記載,在中國歷史上的許多文學巨匠、政治風云人物亦是命理高手,且有命理著作問世。在諸多命理卷帙中,其影響較大的有托名宋人京圖所著的《滴天髓》等。到了明代,軍事家劉伯溫(劉基)、命理學家張神峰等人,結合實際應用,擴大了八字命理的運用領域。明代開國功臣宋濂,曾寫了《祿命辨》一文,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命理學的歷史淵源。劉伯溫的《滴天髓原注》,張神峰的《神峰通考命理真宗》、萬育吾的《三命通會》,均為命學著作之經典。清代有沈孝瞻、俞曲園、陳素庵、任鐵樵等一班人馬,著書立說,較有名的有陳素庵的《命理約言》,任鐵樵增注的《滴天髓闡微》,影響最大的當屬沈孝瞻的《子平真詮》等著作,民初著名命理學家方重審認為:“《滴天髓》與《子平真詮》兩書最為完備精審,后之言命學者,千言萬語不能越其范圍。如江河日月,不可廢者”。 民國以后,八字命理研究趨向衰落,雖然也有幾位命理專家有著作問世,但其影響不過歷史長河中的幾朵浪花而已。新中國成立后,八字命理預測被認為是封建迷信的糟粕而加以限制,尤其是“十年動亂”,命理研究則干脆成了毒草和洪水猛獸,被掃進了歷史垃圾堆。雖然港澳臺或者海外的有識之士的華人仍然在不懈地探索八字命理,但影響力不足為道。黨的改革開放春風,喚醒了沉睡中的八字命理研究。八十年代初期,一個名叫邵偉華的湖北人率先打響了復興中國易學的第一炮,其影響力很快風靡海內外,邵偉華也不斷有命學著作問世??梢哉f邵偉華的橫空出世,代表了一個時代文明的蘇醒。到了90年代的中末期,出現了一批與傳統八字命理不同的新命理體系,其代表人物是山東人李涵辰。李涵辰的出現使中國八字命理研究界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八字命理界也轟轟烈烈地、自覺不自覺地開展了對邵李二人的譽毀參半的論戰。中國八字命理研究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雖然其后不斷有新學說、新著作、新預測大師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但其影響力仍然不足以撼動邵李二人。其命學著作仍然難以逾越《淵海子平》、《滴天髓》、《三命通會》和《子平真詮》這四部古典名著。 從八字命理預測的發展脈絡里,我們就可以得知八字命理預測的生長土壤是極其深厚的。我曾經做過一些訪問,在所有專業或者業余從事研究術數的人中間,涉及八字命理的研究者占到了四成以上。為什么呢? 一個八字排列出來,首先提供給我們的信息是固定和不變的。比如,一個比較有經驗的預測師,直接就可以從一個八字上(不含任何其它外在的信息)基本把握住其個人基本情況和發展態勢。也可以對六親的狀況有一個大略的認識。如果再知道了命主一些外在的信息、見到了命主本人之后,對八字中的信息量就會有進一步的擴充,準確率自然得到更精確的提升。相比之下,卜筮類預測術,多是在動態中進行預測的。以梅花易數為例,多是即興起卦,真正的大家是不拘泥于時間占、數字占、問話占什么的,甚至眼到之處即是卦。任何身邊的外應都可為卦。俗語說得好,動則有卦。但真正在實踐預測中,必須要學會變通,靈活運用。比如同斷一件事,其卦象可能是一人、一字、一物、一景,但在屋里和屋外斷結果不一樣,在今天斷與明天斷的結果不一樣,在跟前有人和無人斷不一樣。一加一的結果,可能等于二,也可能等于一,或者等于三,甚至等于六,這里有一個隨行就市、妙筆生花的意味。如果按照教條里的法則,從理論上的論斷是正確的,但事實的結果可能恰巧走向事物的反面。梅花易數的創始人、偉大的邵康節先生生平善于思考,喜歡動腦子。到了晚年因為用腦過度,患上了嚴重的頭疼病。而我是一個善淡之人,不喜歡太過操心,腦子也不愿受拘束,因此更愿意與八字命理親密接觸。再有一點就是,我個人認為,在所有的術數預測中,對人個人而言,八字預測的準確率還是比較高的,不僅具有比較系統和相對嚴謹的理論基礎,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