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壺關芳岱三教堂
2018年6月16日至18日是端午節3天長假,我正好不用去單位值班,于是就約上好友想自駕出外游玩3天。無奈,好友都有事,無法與我們兩口一道游玩,于是臨時計劃跟著老婆、陪著老爸一道去山西長治和晉城游玩3天。目的地定好后,就制定了一個3天的游覽計劃。
我們3天游覽共行駛了695公里的路程,基本上走的是國道、省道和鄉道,走高速的行程最多也就100公里多一點。我們實際游覽的情況是:第一天游覽了長治壺關芳岱三教堂(省保)、長治壺關真澤二仙宮(國6)、晉城陵川南召文廟(國7)、晉城陵川崇安寺(國6)、晉城陵川西溪二仙廟(國5)、晉城陵川西溪龍王廟(市保)、晉城陵川九章普濟寺、晉城陵川郊底白玉宮(國6)、晉城陵川玉泉東岳廟(國6)、晉城陵川小會嶺二仙廟(國5)、晉城澤州高都二仙廟(省保)共11個景點;第二天游覽了晉城陽城町店戰斗紀念碑、晉城沁水湘峪古堡(國6)、晉城沁水郭壁村古建筑群(國6)、晉城沁水趙樹理故居(墓)、晉城陽城屯城東岳廟(省保)、晉城陽城砥洎城(國6)、晉城陽城潤城東岳廟(國6)、晉城陽城下交湯帝廟(國6)共8個景點;第三天游覽了晉城澤州周村東岳廟(國6)、晉城澤州葦町村八路軍兵工廠舊址、晉城澤州川底佛堂(國7)、晉城澤州史村東岳廟(國7)、晉城高平馬村三皇寶閣、長治縣文昌塔、長治縣王坊三神廟(省保)、長治縣丈八寺塔(省保)共8個景點。
我們是在6月16日早上5:30分從安陽家中出發的,沿著南林高速向西走,在林州下高速后往南到合澗鎮,隨后向西沿著省道S302穿越太行山到達山西長治,首站到達長治壺關芳岱三教堂,到達時間是8:05左右。

壺關芳岱三教堂不在我們這次游覽的計劃之列,是我們走到壺關芳岱村時,看到路旁有一個廟宇和一些磚瓦,當時猜想這一定是個古建筑,于是停車順便看看。

壺關芳岱三教堂位于山西長治壺關縣樹掌鎮芳岱村,具體建造年代不詳,清順治、乾隆、道光年間屢有修建,始呈今日規模。
三教堂門口對面有一形制古樸的圈門建筑,粉墻黛瓦,不亭不閣,玲瓏可愛。

圈門券內,有四塊石碑鑲嵌于左右墻上,是道光咸豐年間的物件,雖然已近二百年,但是文字依然清晰可辨,古碑上記載了歷史上的廟宇修繕情況。
圈門就在下幅照片中二層看樓的右側,這個院落內是戲樓、兩側的側殿和看樓。
看樓正對戲樓,造型優雅別致,據說為達官貴人與婦女所備。

看樓一層是兩根石柱子作為支撐的。

看樓二層的梁架,彩繪不知是何時繪上去的?



在看樓上看到的戲樓。三教堂正在維修,與維修的工人聊天后得知:維修人員中有好幾人都是安陽老鄉!!!

戲臺下方的石柱子。
側殿,木雕雕刻的不錯。
芳岱村扼晉豫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39年7月,長治淪陷,“抗日五專署”一部由楊獻珍率領進駐芳岱,同行的還有《黃河日報》和抗大一分校也進駐附近,此時的芳岱可謂是風云際會、群英薈萃,楊獻珍、何長工等老一輩革命家以及文化、新聞界的大師級人物趙樹理、李莊等,共同在這里戰斗、生活,這個沉寂了千年的小村莊,充滿著熱火朝天、生機蓬勃的抗日救國氣氛。《黃河日報》編輯部就設在三教堂內。
大約8:25左右,我們游覽結束,直接開車前往我們計劃中的第一個游覽景點——長治壺關真澤二仙宮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