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魂鳥 《拾遺記》中記載,這是一種被誤殺的冤魂變成的鳥。相傳,皇帝部落攻殺蚩尤后,他的貂和虎誤咬一名無辜的婦女,七日七夜才斷氣死亡。皇帝感分悲哀,便厚葬了這名婦女。后來,婦女的魂魄化為一鳥,飛翔在墳上,鳥聲自呼“傷魂”。后世凡有人被冤殺而且有仇不能報,便化化為此鳥,飛集在墳頭哀鳴。 畢方鳥 畢方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是火災之兆,畢方的名字有可能來自竹子和木頭燃燒時發出的噼啪聲響。畢方的外形象丹頂鶴,但是只有一條腿(一說為只有一只翅膀),身體為藍色、有紅色的斑點,喙為白色。 《韓非子·十過》:'昔者黃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駕象車而世訊畢方,畢方并害。' 黃帝獨自乘著一輛由各種火的符號裝飾的戰車,馳向泰山。第六天時,黃帝忽然發現戰車前閃過一團黑影子它面朝戰車,向后飛行,背后的影子逐漸聚集過來,而正面的影子卻因為被風帶動,逐漸消散。 黃帝大驚失色,完全癱軟在戰車中。他看到蚩尤的影子逐漸凝結成手臂伸向自己。黃帝不知道對方想干什么,哀叫著抬起手,用袖子遮住臉,試圖阻止蚩尤的襲擊。黃帝只覺得一陣紅光閃過,象群便得了命令一樣停下了沉重的腳步。國王放下袖子再看,黑色的影子已經消散,遠處,一只紅色的大鳥越飛越遠。四周安靜了下來。 多年以后,風后才又向黃帝提起了那只紅色的鳥。他說,這只鳥名叫畢方,形態與鶴相似,習性也幾乎沒有區別,因此有時被誤認為只有一條腿。畢方的羽毛是深淺不一的紅色,喙相當寬大,黑色并帶有白色的花紋。正是這只鳥,將黃帝征討四方時殺死的敵軍封鎖在泰山之中。 青鸞 青鸞又稱蒼鸞,從古至今,青鸞被賦予了許多層涵義,最常見的一種說法為:青鸞是常伴西王母的一種神鳥,多為神仙坐騎。體表接近孔雀而體大約如雞,羽色華麗。雄鳥中尖尾羽特別長,兩翼具許多赤黃色及白色眼狀斑紋,展開時甚為顯鳳。古人視赤色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傳說中類似鳳凰一類的神鳥,是祥和、喜慶的瑞兆。也是傳說中的五鳳之一。 大鵬鳥 中國的'鵬'字,根據《說文》、《字林》等典籍,即'鳳'的古字。《說文》曰:'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朋為朋黨字。'可見'鵬'左邊的'朋'來自它群鳥之王的地位。對大鵬的正面記載毫無疑問始于《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此鳥有綠、紅雙色,不鳴叫也不進食。僅僅背上小片沒羽毛的地方就有一萬九千里寬廣,可見它體形多么龐大。 朱雀 朱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中的四大神獸之一。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是代表南方的神獸,代表的顏色是紅色,還代表了丙丁是夏季。 很多人將其認為是鳳凰或是鳳凰的一種,但實際上朱雀與鳳凰存在極大的不同,且作為天之四靈與四方星宿之一的朱雀比禮記四靈之一的鳳凰更加尊貴。亓鑫銘所著《泛亞論》稱古越國以朱雀為圖騰 三足烏 三足烏又稱三足金烏,金烏,是一種古代漢族神話中的神鳥,金烏形象原是二足西漢后期演變為三足詳見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二足金烏、傳古代人看見太陽黑子,認為是會飛的黑色的鳥--烏鴉,又因為不同于自然中的烏鴉,加一腳以辨別,三足烏是漢族神話傳說中駕馭日車的神鳥名。為日中三足烏之演化。三足烏亦稱'踆烏'。居于日中,有三足。 根據《山海經》等古籍的記述,中國遠古時代太陽神話傳說中的十日是帝俊與羲和的兒子,它們既有人與神的特征,又是金烏的化身,是長有三足的踆烏,會飛翔的太陽神鳥。《淮南子·精神篇》中說'日中有踆烏',郭璞注解說'中有三足烏',則是對太陽為金烏化身的說明和解釋。 遠古神話傳說中的十日,每天早晨輪流從東方扶桑神樹上升起,化為金烏或太陽神鳥在宇宙中由東向西飛翔,到了晚上便落在西方若木神樹上,這表達了融化于神話之中古代對日出日落現象的觀察和感受。 鳳凰 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常用來象征祥瑞,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鳳凰共有五種,即五鳳,《小學紺珠》卷十:“鳳象者五,五色而赤者鳳;黃者鹓鶵;青者鸞;紫者鸑鷟,白者鴻鵠”《大藏經》有:“嘉羽生應龍。應龍生鳳皇”,認為鳳凰是應龍后裔。 鳳凰和龍一樣,在現實世界中并不存在,是古人幻想的神鳥,與龍同為漢族民族的圖騰,類似的傳說也見于其他東亞國家的歷史中。自秦漢以來,龍逐漸成為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嬪們開始稱鳳比鳳,鳳凰的形象逐漸雌雄不分,整體被“雌”化。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個靠人多好看取勝的團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