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絲竹,一杯清茶,正想忘卻塵囂、準備品茗,忽然耳畔傳來“小心,農殘!” 這該是何等的尷尬?! 茶葉到底有沒有農殘?有多可怕?! 近幾年,對于茶,農藥殘留問題一直都是大眾最為關注的熱點。可以說大家是聞農殘而色變。不少消費者認為,茶葉只要使用農藥就會有農殘超標問題。而鐵觀音這款名揚四海的名茶,除了被活生生的貼上了“加香精”的標簽,“農殘超標”的鍋也背了好幾年。 那么喝茶究竟安全嗎?喝安溪鐵觀音究竟安全嗎? 正如人生病需要吃藥,茶樹得病也需要農藥的救治,但是需要用好藥! 茶葉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病蟲害的侵擾,為了確保茶樹的健康和有個好收成,有效除去病蟲害,噴灑農藥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環保觀念的與時俱進以及像安溪這樣的產茶大縣對農藥的強力管理。茶農已經逐漸將高毒化學農藥替換成了低毒可分解的生物農藥。不但不會對人、畜、土地構成安全危害,而且容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種土壤微生物分解,對生態環境影響很小。 用藥都會有殘留,但農殘和農殘超標是兩個概念!農殘只要保持在國家標準之內就是安全的。 世界范圍內的農作物包括茶葉使用了農藥就會有農藥殘留,但每個國家都會有使用農藥的最大限量標準。而這個限量最大值都是在充分研究論證下對人體不構成傷害的臨界值。也就是說,只要我國的農產品包括茶葉的農藥殘留沒有超過最大殘留限量,農殘超標就無從談起,對人體構成傷害更是無稽之談! 茶葉農殘一直被放大,但可笑的是茶葉農殘90%以上不溶于水。 農藥,90%以上的農藥都是脂溶性的,在水里的溶解度非常之少。茶葉現在又是飲用為主,所謂的農殘是否可以忽略不計呢? 當然,有二種飲用方式可能會造成農殘的增加:1、一杯茶一泡泡一天,長時間讓茶葉浸在熱水里。2、煮茶。 七月將在江蘇衛視每周五晚9:20播出的大型人文紀錄片《茶界中國》,攝制組就探尋到了占有安溪縣八分之一面積的安溪鐵觀音后起之秀,龍涓鄉茶園。 安溪鐵觀音茶園,茶人用良心丈量土地 就在這片茶園中,茶樹如同訓練有素的部隊一般,有序的間距與行距,而在這周圍,種植著油菜、大豆、銀杏,各種各樣的植物。在以往的茶園中,人們為了擴大產量,很少種植茶樹之外的植物,眼前的茶園,就顯得十分特別。 過去的龍涓茶葉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可是如今的龍涓鄉,卻被廣泛認為是安溪茶產業的“后起之秀”。這一切,都源自于茶人劉金龍最初的一個大膽想法。他認為,對于茶葉最重要的,是自然農耕狀態下的土地生態。 劉金龍熟知自己家鄉的土地,在茶農的認知中,他遵從生物鏈的法則,渴望打造出一片最好的土地,最好的茶園。劉金龍的茶園茶樹下不施任何化肥、農藥。反而種大豆等,吸引蟲子不上樹,因為有蟲子,鳥兒就很多,小鳥可以直接在茶樹上建起鳥窩,形成了自然的生態鏈。多年的實踐,如今,國內外知名的根系專家和植物學家都將這片土地作為優質的試驗田。 劉金龍如同養孩子一般培養著這片土地,在檢測中心,關于茶園生態的報告,各項指標均為零,這可能已經是世界上飲用安全標準最高的茶葉了。不得不說,安溪鐵觀音,生態環境是真的好。茶農用良心,不斷丈量著土地。 劉金龍的茶園鳥語花香,茶葉和土地已成為他的信仰,運作出茶葉更為廣闊的一番天地。人的希望依舊被土地孕育著,茶的味道,也從而有了更大的疆土,更大的格局。 |
|